中考化学一轮精选练习14《常见的碱 中和反应》(含答案)

DOC
  • 阅读 5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39.000 KB
  • 2022-11-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化学一轮精选练习14《常见的碱 中和反应》(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化学一轮精选练习14《常见的碱 中和反应》(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化学一轮精选练习14《常见的碱 中和反应》(含答案) .doc,共(5)页,239.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4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精选练习14《常见的碱中和反应》1.“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A.1种B.2种C.3种D.4种2.下列实际应用中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

残余硫酸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D.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3.向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4.向含HCl、

CuCl2和MgCl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随着pH增大,Cu2+、Mg2+依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溶液中析出固体质量与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pH小于4.2的范围内,无化学反应发生B.a点处析出的固体是Cu(OH)2和Mg(OH)

2C.pH在6.7~8.6范围内,溶液中有3种溶质D.若m2=2m1,则原溶液中氯化铜和氯化镁的质量相等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6.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

,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由b

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7.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碱溶液的pH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NaOH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稀硫酸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Na

OH和KOH都是强碱,故两者都能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pH=2的稀盐酸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C.向含

有盐酸的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D.向一定量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9.硫酸厂的废水中因含H2SO4而显酸性,需要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第一步:验证废水酸性。往废水中滴加石蕊溶液

,石蕊变__________,说明废水呈酸性。第二步:处理废水。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用BaCl2处理废水,

观察到废水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10.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NaOH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主要因为

NaOH有__________性。如果不慎将其沾到皮肤上,应先__________________,再涂__________________。(2)氢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_____、熟石灰,熟石灰可由生石灰

与水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鉴别NaOH溶液和Ca(OH)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4)用熟

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制“黑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为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活动。【实验探究】【表达交流】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判断实验A中

的酸碱能发生化学反应。小明根据实验B中现象得出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组同学用同样的思路进行实验C,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反思与改进】经过观察与思考,小东对实验C及得出的结论

提出质疑,转变探究思路,通过实验D得出正确结论。在实验D中使用的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小组同学继续探究实验A、B、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实验与分析】小组同学将实验A与实验B反应后的滤

液混合,根据现象,小广认为可正确判断实验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经过讨论,小组同学继续向实验E的烧杯中倒入实验D反应后的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确定实验D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指示剂)。【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发现,探究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思路不同:实验A、实验B的探究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D的探究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A、B、D三个实

验可归纳出酸与碱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比较,我们既能认识到酸、碱两类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又能认识这两类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12.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案,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甲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个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90mL的液体(分别是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饱和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步骤二: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90mL的液体注入各自烧

瓶中,关闭活塞。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像情况(如乙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1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1与曲线2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导致曲线3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不改变装置和药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E点的

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序号)。①CO2能与水发生反应②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③检验CO2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④吸收CO2用NaOH

溶液较合适答案解析1.答案为:B;2.答案为:D;3.答案为:C;4.答案为:C;5.答案为:C;6.答案为:D;解析: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

溶质是K2SO4和KOH;由图像可知,pH是从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不断加入的是酸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钾溶液中;由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

稀硫酸的过程,该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7.答案为:D;8.答案为:B;9.答案为:红Ca(OH)2+H2SO4===CaSO4+2H2O白色沉淀(或浑浊)盐酸[解析]第一步: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往废水中滴加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说明废水呈酸性;

第二步:方案一中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方案二中由于废水中含H2SO4,故用BaCl2处理废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

2HCl,故可观察到废水中出现白色浑浊;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生成物中有HCl,所以处理的废水中还含有较多的盐酸。10.答案为:(1)吸水用大量的水冲洗(稀)硼酸溶液(2)消石灰CaO+H2O===Ca(OH)2

(3)分别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Ca(OH)2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OH溶液(4)Ca(OH)2+K2CO3===CaCO3↓+2KOH11.答案为:【表达交流】红褐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Ba(OH)2+H2SO4=

==BaSO4↓+2H2O【反思与改进】无色酚酞溶液【实验与分析】A、BCaCl2(或氯化钙)【归纳与总结】有其他物质生成反应物被耗尽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共同的性质特殊的性质12.答案为:(1)2NaOH+CO2===Na2CO3+H

2O饱和石灰水浓度太低(或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2)振荡烧瓶使烧瓶内物质冷却;(3)①③;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