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中考化学一轮精选练习01《物质的分类》(含答案) .doc,共(3)页,72.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63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精选练习01《物质的分类》1.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A.盐:AgCl、NaH2PO4、Mg(NO3)2B.氧化物:NO、K2O2、CH3OHC.碱:KOH、Fe(OH)2、Cu2(OH)2CO3D.酸:HCl、H2CO3、K2CO32.下列对有关物
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3.对下面几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①CH4②P2O5③MgO④BaCl2⑤HNO3⑥NH4HCO3A.②③⑤属于氧化物B.⑤⑥属于酸C.④⑥属于盐D.①⑥属于有机物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
化物B.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C.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D.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银、氧化铜、铁锈B.硫、氯化铁、粗盐C.氨气、氧化钙、海水D.钢、氧化铝、碘酒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白酒
B.碘盐C.液氧D.食醋7.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着B.浓
氨水和浓盐酸都易挥发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D.酸、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示不同颜色8.学完“原子的构成”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C.原子核
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9.有C、Al、C2H6、H2SO4、NaOH、NaNO3六种物质。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它们进行如下分类:(1)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2)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H2SO
4、________________。(3)含有钠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5)参照上述模式,写出另一种分类标准,并列出符合该标准的物质(从上面六种物质中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1)现有①铁屑;②牛奶;③波尔多液;④二氧化硫;⑤过氧化钠;⑥清澈的湖水;⑦红磷;⑧人体呼出的气体,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
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①其中能表示纯净物
的是__________。②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11.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其中0<y≤8。请回答:(1)若该粒子为原子时,则x与y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2)若x=y,则该粒子符号为__________。(3)若该粒子为原子,且x=3y时,则该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4)若该粒子为阳离子时,则x-2_______(填“>”“<”或“=”)y。12.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如图1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①x的数值为__________。②“1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_________(填离子符号)。(2)如图2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①在
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是_______(填标号)。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有关。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为:A;2.答案为:D;3.答案为:C;4..答案为:D;5.答案为:A;6.答案为:C;7.答案为:C;8.答案为:C;9.答案为:(1)C2H6;(2)NaOH、Na
NO3(3)NaOH、NaNO3;(4)Al(5)属于酸的是H2SO4(或属于盐的是NaNO3等)(合理即可)10.答案为:(1)①⑦④⑤④⑤②③⑥⑧(2)①C②B11.答案为:(1)x=2+y(2)O2-(3)金属(4)>;12.答案为:(1)①8;②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③Na+;(2)①
BC;②分子种类;③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