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精品教案.doc,共(4)页,57.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24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并学会书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练习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2.过程与方法:(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并利用设计好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2)通过对二氧化碳制取的方案探究,提高学生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动机。(2)养成互相交流,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学习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选择。【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引言:你还记得实验室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吗?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吗?今天咱们将再学习一种新的气体的制取——二氧化碳。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研究解读,如果学生解读不准确或不到位,教师再进行补充。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提出问题:想一想,凡是能生成二氧化碳的
化学反应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吗?找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并说明原因。讨论交流:学生讨论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归纳总结:自学课本P113,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知识模块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1.通过分析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阅读课本P114,找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并说明原因。2.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注意事项:1.固体药品应事先直接加入锥形瓶中;2.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加入液体药品;3.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入反应液面以下(液封);4.锥形瓶中的导气管不应
伸入反应液面以下,以刚露出胶塞为宜;5.伸入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口以位于集气瓶底部,而不是位于集气瓶口。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
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及时总结所学知识,养成梳理知识的习惯,受益终身。知识模块三总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操作步骤小组内交流并进行实验: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检验和验满方
法。药品:石灰石(大理石)与稀盐酸。实验装置:如教材P115图6-12所示。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操作步骤:参考过氧化氢制氧气。检验方法: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验满
方法: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2.小组之间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请同学们将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同排)进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交流展示生成新知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
发言)检测反馈达成目标一、当堂检测二、课后提升三、家庭作业《精英新课堂》完成学生用书的“夯基础分点练”部分完成学生用书的“生能力整合练”部分巩固知识:记忆《速记宝典》中的本课知识《名师测控》完成学生用书的“基础
闯关”部分完成学生用书的“能力提升”部分巩固知识:记忆《提分宝典》中的本课知识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药品及反应原理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二
、装置的确定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收集装置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向下排空气排水法成功之处本堂课通过对制取氧气的复习,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联系
已有的知识,独立解决实验中的具体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不足之处有些学生对实验的装置不敢大胆的猜想和设计,需教师帮助和鼓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