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课题1第2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精品教案.doc,共(3)页,56.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24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高温时的化学活动性(可燃性和还原性)。2.过程与方法:会对演示或展示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得出实验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发展的眼光
看待碳单质;树立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学习重点】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学习难点】碳的还原性及还原反应。【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名师测控》
: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引言: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思考:碳在常温下为什么具有稳定性?你能否从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得到结论?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研究解读,如果学生解读不准确或不到位,教师再进行补充。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古
代书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为什么能完好地保存至今仍不褪色呢?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归纳总结1.稳定性: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4个电子,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比较困难,所以常温下碳单质很稳定,受日光照射或与
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起变化。所以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经久不褪色。2.可燃性: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可以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1)O2充足时,完全燃烧:C+O2=====点燃CO2(2)O2不充足时,不完全燃烧:2C+O2=====点燃2CO由此证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产物也不同
。3.还原性:探究实验:做课本P110~P111实验6-2。课堂讨论1.火焰上罩网罩的作用是什么?2.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先从石灰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交流展示生成新知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检测反馈达成目标一、当堂检
测二、课后提升三、家庭作业《精英新课堂》完成学生用书的“夯基础分点练”部分完成学生用书的“生能力整合练”部分巩固知识:记忆《速记宝典》中的本课知识《名师测控》完成学生用书的“基础闯关”部分完成学生用书的“能力提升”部分巩固知识:记忆《提分宝典》
中的本课知识第2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2.可燃性:(1)O2充足时,完全燃烧:C+O2=====点燃CO2;(2)O2不充足时,不完全燃烧:2C+O2=====点燃2CO。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CO2+C=====高温2CO成功之处本堂课在教学中尽
可能多地结合实例,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讲练结合。教学中注重对学法的指导,能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足之处教材中对碳的用途资料偏少,缺少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