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综合测试题二(含答案).doc,共(6)页,180.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523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均只有一个正确,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一种分子变成了另一种分子C.分子的间隔变小D.一种物质的分子运动到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中间2.(上
海中考)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B)A.分子种类B.分子间距C.原子大小D.原子种类3.用水壶烧开水时,壶盖被顶开。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C)A.水分子同时向上运动,撞开壶盖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
.水汽化时,分子间空隙变大,体积膨胀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4.(泰州中考)科学家最近研发出用铝镓合金制备氧气的新工艺。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相对原子质量为70。则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A.31B.39C.70D.10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相对
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C.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态分子小而液态分子大D.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微粒6.(上海中考)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B)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7.如图为某
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8.某元素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具有与Ne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该粒子为阳离子B.该粒子原子序数为10C.该粒子可表示为O2-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9.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10.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氧元素只能形成一种纯净物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C.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D.C、N、O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11.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C)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
子之间没有间隔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1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此图不能说明的是(D)A.图中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再分13.(威海中考)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①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③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④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1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15.下列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肯定不相同的是(C)①中子数②质子数③电子层数④电子总数⑤最外层电子
数⑥核电荷数A.①②③④B.②③⑥C.②④⑥D.②⑥16.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131,53)I,)和127,53)
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B.都属于碘元素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17.(广东中考)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部分信息见下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x=
2B.锗原子的电子数为32C.人体中锗是常量元素D.锗原子的中子数为4118.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D)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C.氯化钠是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的D.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D.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
于同一种元素20.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C)A.A-x+2B.A+x+2C.A-x-2D.A+x-2二、填空题(共40分)21.(6分)(1)用适当的数
字和化学符号填空:①两个氧原子__2O__;②三个氢氧根离子__3OH-__;③三个氩原子__3Ar__;④两个镁离子__2Mg2+__。(2)写出符号中“2”的含义:①2S__两个硫原子__;②Ca2+__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
电荷__。22.(5分)铁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56,则构成铁原子的粒子共有__82__个,其中质子有__26__个,中子有__30__个,电子有__26__个,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__原子中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中子不
显电性__。23.(4分)(株洲中考)若1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1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bkg。请计算:(1)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b。(2)1个碳12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24.(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
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分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填字母)。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3)如图是氧、硫、氯三
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7。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相同。25.(10分)如图A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气态水蒸气的示意图,图B是水通电
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1)图A中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__分子间隔__发生了变化,但__分子本身__没有发生变化,故上述变化属于__物理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本身__发生__(填
“发生”或“不发生”)变化。故水通电的变化属于__化学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b)中所得粒子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3)图B中所得物质(b)属于__混合物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理由是__由不同分子构成的__;所得物质(d)属于__纯净物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理由是__由同种分子构成的__。26.(4分)含氟物质的合成,对推动科技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1)如图1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画出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图1图2(2)氟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图2中的D微粒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字母序号)27.(5分)下表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电子层数相同;该周期中,原子核
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从1排到8。(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至右金属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的阴离子符号:Cl-(或S2-)。(填化学
符号)三、简答题(符号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28.(桂林中考)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阿伏加德罗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完善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
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2)“醋酸糖甜”是因为物质不同,分子不同,性质不同。(3)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空气是混合物,氧气是纯净物。(4)原子内部含有带电荷的质子和电子,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质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与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
相等。29.下图可用于表示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过程。(1)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H2+O2H2O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化合反应__。(2)从上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写三条):第一条:__氢气
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__。第二条:__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__。第三条:__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_
_。四、实验探究题(第30小题第3个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0分)30.肖红同学在研究分子的性质时,做如图所示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放半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烧杯。(1)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都变成红色__。(2)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
_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__。(3)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粒子运动与温度有关,简要地说明实验步骤:__取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加到两只烧杯中,然后用药匙取一样多的品红,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变红的快慢__。31.如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
0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__A烧杯中液体变红__,该实验说明__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__。一些同学对上述
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第一种: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完成填空)实验内容、方法现象结论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不变色水__不能
__使酚酞变色(填“能”或“不能”,下同)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酚酞不变色氨气__不能__使酚酞变色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溶液变液的蒸馏水中成__红__色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__能__使酚酞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