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考政治一轮优化复习课件3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含答案).ppt,共(27)页,781.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7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32课时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3-一二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b·理解·重点)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4-一二2.联系的特点(1)联系是普遍的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这两种联系都具有客观性。(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
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5-一二3.联系的特点对应的方法论:①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③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
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6-一二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考点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
系及其意义(c·运用·重点)-7-一二-8-一二考点3系统的基本特征(a·识记);系统优化的方法及其要求(b·理解)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其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
.系统优化的方法及其要求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9-一二一、全面理解联系的三个特征1.联系的基本特征-10-一
二-11-一二2.正确理解联系的特点(1)正确理解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任何具体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
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3)明确两个不等于。A.普遍联系≠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
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B.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建立联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是说人们无法建立联系。在实践中人们可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要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而不是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12-一二(3)区
分联系的三个特征: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13-一二【重点过关1】(2017浙江4月选考)全球升温将使冰川
融化,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已经由科学问题变成综合环境、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战略问题。这表明()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必然的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自然界总
是处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④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题干反映全球升温与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人口生存之间,全
球气候变化这一科学问题与综合环境、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战略问题之间的关系,既体现出地理环境是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也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②④符合题意。事物的联系有必然的也有偶然的,①说法绝对。题干没有反映自然界由低级向
高级发展,③不符合题意。答案解析关闭D-14-一二二、全面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5-一二-16-一二2.易混易错提示(1)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部分的功能
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发展,不一定会推动整体的发展。(3)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17-一二【重点过关2】(2018浙江4月学考)小煤矿关闭后,马家村部分村民逐渐返贫,赌博、酗酒等不良现象死灰复燃。为改变面貌,村两委带领村民以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统领重振乡村;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年度“最美村民”“最美家庭”评选等,形成文明乡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聘请专家设计整体开发方案,配套利用旧矿、老宅、果蔬田园等资源,开发展示当
地民俗民风的民宿、农家乐、特色小吃一条街等,形成观赏游乐、体验休闲旅游综合体。如今,马家村成了闻名遐迩的“生态民俗文化村”。游客多了,乡风美了,村民腰包鼓了,心里乐了。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马家村坚持整体开发获得成功的原
因。-18-一二答案:整体是事物的全局,统率着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应当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马家村立足整体科学设计,统筹全局确定方案,统一开发全村多种资源,形成综合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成功实现了
乡村振兴。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将整体和部分的知识与材料中的具体内容对应:马家村的整体设计、综合优势都属于整体;旧矿、老宅、果蔬田园等属于部分。然后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分析材料,做到材料与知识点相结合。-19-易失分点1易失分点2易失
分点3易失分点1对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概念区分。【试练1】清朝有一首钓鱼歌诀:“钓鱼钓鱼,心神专一。春钓浅滩,夏钓树荫,秋钓坑潭,冬钓朝阳。春钓深,冬钓清,夏池秋水黑阴阴。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深水钓鱼,浅水钓渊,雨季鱼靠边…
…”这强调了()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B.要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条件C.事物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本质的、必然的D.认识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材料中清朝的这首钓鱼歌谣强调了不同季节钓鱼有不同的技巧和方法,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要
善于分析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条件,B符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但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A说法错误;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本质联系和现象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C说法错误;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D说法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20-易失分点1易失分点2易失分点3【试练2】大数据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大数据技术允许中小学和大学分析从学生的学习行为、考试分数到职业规划等所有重要的信息,这对革新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教育政
策制定的方式与方法具有深刻影响。材料说明()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因“人化”而是主观的②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普遍联系③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④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①表述错误,不管是自在
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②表述错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不意味着任何事物都有联系。材料说明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③④符合题意。答案解析关闭D-21-
易失分点1易失分点2易失分点3易失分点2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解有误。【试练1】整体功能有时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当部分以不合理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时,整体功能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对整体与部分功能的比较不能轻易下结论,要先判断部分以怎样的形
式组合成整体。如果以有序的形式组合成整体,那么整体功能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反之则不会。答案解析关闭T-22-易失分点1易失分点2易失分点3【试练2】所谓“厨师效应”,讲的是厨师把几种原料混在一起炒出来的菜
,非常美妙,但这种美妙的味道,是任何一种原料所不具备的。“厨师效应”告诉我们()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B.要善于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C.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D.整体的状态及变化会影响部
分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厨师把几种原料混在一起,炒出来的菜非常美味,但这种美妙的味道,是任何一种原料所不具备的,这告诉我们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故C符合
题意;整体功能可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也可能等于或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故A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和整体对部分的影响,故B、D不符合题意。答案解析关闭C-23-易失分点1易失分点2易失分点3易失分点3对系统优化法内容的理解。【试练1】田忌赛马的故事中,田忌通过调整马匹出场的顺序赢了齐威
王,在这一故事中田忌能够取胜主要在于他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这个故事中田忌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才取得了胜利。区分有序性与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关键在于,前者强调时间先后顺序,后者强调空间结构的优化组合。答案解析关闭F-24-易失分点1易失分点2易失分点3
【试练2】江浙人容易致富,因为他们不信自己是最聪明、最强大的,但是深信合伙抱团协作的力量是最大的;一些人生意做不大,容易失败,因为他们往往深信自己是天生骄子,个人力量最大,反正赚了全是自己的,亏了就自认倒霉。这说明()①关键部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②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决
定着整体的功能③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A.③④B.①③C.①②D.①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江浙人深信合伙抱团协作的力量是最大的,他们容易致富,而一些生意人往往深信自己是天生骄子,个人力
量最大,往往容易失败。这说明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故③④入选。①表述与题意无关。②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25-一二一、命题透析-26-一二二、热点演练【猜题】“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美国学者芮乐伟·韩森在《丝绸之路新史》一书中这样评价:“这条路(古代的丝绸之路
)不仅传播了货物,还传播了思想、技术、图案。”今天,这条古代的“丝路”正在重新成长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并已写入了联合国决议。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这一决议的支持,中国积极同各国和区域组织进行发
展规划的对接协调,通过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新的机遇之窗,以期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结合材料和《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题:运用“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识,简述各国应如何利用此次机遇以获得最佳效果。-27-一二答案: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首先要着眼于事
物的整体性,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开放发展;其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明确自己的特长,实现优势互补;最后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做好对接协调,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解析:本题设问要求用“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的知
识回答。学生解答时,首先要明确系统优化的方法的三个方面的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然后,找到材料中三个方面对应的信息:“积极同各国和区域组织进行发展规划的对接协调”“优势互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最后,要将知识点和材料信息进行对应分析,
有序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