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6《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解析)

DOC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297.0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6《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6《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6《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6《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含解析).doc,共(8)页,297.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5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六)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347页)一、选择题(2018·冀州中学期末检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如图)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图,回答1~2题。1.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2.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1.D2.C[第1题,青藏高原是我国第一级阶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并没有经过此地;此外,也没经过阴山和寒带地区。第2题,二线工程

是从中亚土库曼斯坦运输油气,不会加快新疆天然气的开采;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不在该工程的显著影响范围内;天然气为清洁能源,输入能源短缺的珠江三角洲,既可以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短缺,还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降低珠江三角洲环境污染;管道运输并不能带动人口流动,对于促进各国人民社会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微弱。](2018·湖北四校联考)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3~5题。3.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A.开发水能,提

供电力B.保障城乡用水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D.提高通航能力4.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占用耕地B.缩短输水路线C.减少渗漏和蒸发D.减轻土壤盐碱化5.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B.含

沙量呈下降趋势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3.B4.C5.C[第3题,海河流域属半湿润地区,且下游地区人口多、城市面积大,缺水严重,故上游地区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城乡用水。第4题,京津地区气候

较干旱,蒸发旺盛,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第5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使海河引水量减小,故春季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径流深度主要取决于流域内的降水量、植被状况;含沙量是由流域内的土壤性质、植被状况、水

的流速等自然因素和人类破坏植被的程度决定的;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不会使海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升高,地下水补给量不会有明显变化。](2018·江苏四市联考)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于2015年1月获

国家发改委核准。工程起点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魏家峁镇。工程建成后,年送电量约400亿千瓦时。下图为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途经的省级行政区是()A.晋、冀B.晋

、京C.秦、冀D.秦、京7.建设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可促进蒙西地区开发的优势新能源主要有()A.沼气B.核能C.地热D.风能6.A7.D[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蒙西—天津南10

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途经的省级行政区是山西和河北,简称分别是晋、冀。第7题,蒙西地区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风能资源丰富,故可促进蒙西地区开发的优势新能源主要有风能。]郑国渠系公元前246年,秦王采纳韩国

人郑国的建议,并由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124千米,可灌溉田地2.8万余顷。读下图,回答8~9题。【导学号:21490161】8.该线路选取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①地势高低②工程量大

小③建成后的灌溉面积④沿线城镇的数量和规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下列对该工程所产生效益的分析,正确的是()A.增大了洛水枯水期的流量B.提高农田泥沙的淤积速度C.改善沿线城市的生态环境D.补充

地下水8.A9.D[第8题,郑国渠选建在山地向平原过渡的地带,可最大限度地减小工程量和控制灌溉面积;地势西高东低,渠水可实现全线自流。第9题,该工程的修建主要是为了灌溉农田,沿线城市数量很小;洛水枯水期在冬季,冬季泾水流量也很小,故该工程对洛水枯

水期流量影响很小;该工程的修建减轻了水土流失,降低了农田泥沙的淤积速度,但补充了地下水。]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

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据此回答10~11题。年份“水银行”买入“水银行”卖出价格(美元/m3)水量(亿m3)价格(美元/m3)水量(亿m3)19910.101

0.120.148.1519920.042.340.061.9719930019940.042.720.062.0910.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1

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10.B11.D[第10题,由图可知加利福尼亚州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第11题,产业结构调整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不会使“水银行”的运作仅停止一年,故A、B错误。由表可知,多年“水银行”卖出价格相差不到0.1美元,C错。可能因为该年份气候异常导致降水量增加,使水资源充足

,进而无需买入水资源,“水银行”没有运作。]二、非选择题12.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管道总长2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

20亿立方米。读川气东送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分析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2)简述川气东送工程对乙地区发展的影响。(3)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工业的地理优势有哪些?[解析]第(

1)题,从线路图可以看出,川气东送工程线路沿着城市分布,说明了影响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主要从能源生产和能源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甲经济区位于西部内陆,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小;乙经济区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区内能源相对贫乏,但经济发达,对能源的

需求量大。第(2)题,川气东送工程对乙地区发展的影响主要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改善大气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甲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可从能源、土地、劳动力价格、政策、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

)城市分布(消费市场)。乙经济区能源相对贫乏,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甲经济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小,对能源的需求量小,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2)缓解乙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优化该地区能

源消费结构,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减轻乙地区的环境污染。(3)甲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价格较低;矿产、能源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经济发展潜力大;政策支持;市场广阔。13.(2018·保定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汉江为长江最大支流,为了治理与开发汉江,流域内建成大中小型

水库2700余座,其中最著名的是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已于2014年末正式通水。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区西北部的秦岭南麓,主要流经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土石山区(河谷两侧有土状堆积物分布),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于

丹江口水库。干流全长390千米,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7300平方千米,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10%。多年平均流量17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01米。下图为汉江流域地形图。(1)简要说明丹江的含沙量特征并分析成因。(2)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之后一直受到泥沙淤积问题的困扰,而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较少,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3)“引江济汉”工程是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兴

隆河段的大型输水工程,每年将从长江引100亿立方米水到汉江。简析建设“引江济汉”工程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河流的含沙量受到流域植被状况、流域物质状态、流域气候、地形以及河流的冲刷力等的影响。丹江流域为亚热

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由材料可知,丹江流经土石山区,河谷两侧有土状堆积物分布,加上人类活动对地表的破坏,以及河流落差大,雨季容易遭受流水侵蚀,河流的含沙量大、季节变化大。第(2)题,水库泥沙淤积主要与流域植

被状况以及水库本身的排沙能力等因素有关。三门峡上游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加上水库运行不当,排沙效果不佳。丹江口水库流域内植被状况较好,河流含沙量相对较小;各支流上游水库的修建,减少了丹江口水库的入沙量。第(3)题,“引江济汉”工程主要是为了缓解

南水北调对湖北中部、汉江沿线广大地区的生产生活和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答案](1)特征:丹江含沙量大,季节变化大(洪水期水量大、含沙量大,枯水期水量小、含沙量小)。原因:丹江落差大,流域内有

土状堆积物,再加上人类活动对地表的破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雨季地表短时流量很大,侵蚀作用强,带入河道的泥沙多。)(2)三门峡水库:上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含沙量大;三门峡水库建成导致水流变缓,泥沙淤积严重;水库运行不当,排沙效果不佳。丹江口水库:流域内植被较好,河流含沙

量相对较小;各支流上游水库的修建,减少了丹江口水库的入沙量。(3)南水北调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之后,汉江中下游水量大幅减少,对湖北中部、汉江沿线广大地区的生产生活和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带来重大的不利影响,给汉江补水就是

为了缓解这些不利影响。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