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方案:第3章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2 第2讲 课后达标训练(含解析)

DOC
  • 阅读 5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54.0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方案:第3章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2 第2讲 课后达标训练(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方案:第3章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2 第2讲 课后达标训练(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方案:第3章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2 第2讲 课后达标训练(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方案:第3章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2 第2讲 课后达标训练(含解析) .doc,共(7)页,154.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3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后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l既可用于食品包装,也可用作建筑材料B.Al2O3既可用来冶炼金属Al,也可用作耐火材料C.明矾[KAl(SO4)2·12H2O]既可用作净水剂,也可用作消毒剂D.Al(OH)3既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也可用来制备一些

铝盐解析:选C。A项,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铝可以制成铝箔用于食品包装,金属铝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如铝合金门窗等,正确;B项,电解熔融的Al2O3可冶炼金属Al,由于Al2O3具有耐高温的性质,也可用作耐火材料,正确;C项,明矾[KAl(SO4)2·12H2O]溶

于水后,Al3+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用作净水剂,但Al(OH)3并不具有消毒作用,错误;D项,Al(OH)3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正确。2.镁、铝性质相似,下表中对两者的对比不正确的是()选项反应铝

镁A与非金属反应能被Cl2、O2氧化能与N2、O2反应B与水反应能与沸水反应反应很困难C与碱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不反应D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能与Fe2O3、MnO2、Cr2O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能在CO2中燃烧解析:选B。镁的金属性

强于铝,铝与水反应很困难,镁能与沸水反应。3.如图是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铝条点燃后,为维持继续燃烧,正确的操作是()A.铝条应始终置于集气瓶瓶口位置B.迅速将铝条插入集气瓶接近瓶底位置C.将铝条从瓶口位置慢慢伸向瓶底位置D.铝条应不断上下移动答案

:C4.多年前,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的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制银色漆颜料⑤用明矾净水⑥用明矾与苏打作食品膨松剂⑦制易拉罐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

胃舒平药品⑨包装糖果和食品A.③⑤⑧⑨B.②⑥⑧⑨C.③④⑤⑨D.③⑤⑥⑦⑧⑨解析:选D。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中的“把铝确定为食品的污染源之一”与“控制使用”。D项符合题意。5.(2018·保定高三模拟)某同学通过系统实验探究铝及其

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最终得到澄清溶液B.等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等质量的氢气C.常温下铝与浓硝酸反应制得大量的NO2D.AlCl3溶液加

热蒸干得到无水氯化铝晶体解析:选B。Al(OH)3不溶于氨水,A错误;常温下铝与浓HNO3发生“钝化”,C错误;蒸发AlCl3溶液促进AlCl3的水解得到Al(OH)3,D错误。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

入过量氨水反应的实质是Al3++3NH3·3H2O===Al(OH)3↓+3NH+4B.存在于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常用加入明矾等电解质的方法进行处理C.镁铝合金既可完全溶于过量盐酸又可完全溶于过量NaOH溶液D.依据铝热反应原理,能发生反应2Al+3MgO=====高温3M

g+Al2O3解析:选A。B项中明矾只能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不能除去重金属离子;C项中Mg不能溶于NaOH溶液;D项中Mg的金属性比Al强,故Al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7.下列曲线图(纵坐标为沉淀的物质的量,

横坐标为加入物质的体积)与对应的选项相符合的是()A.向1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AlO2、Ba(OH)2混合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稀H2SO4B.向1L浓度分别为0.1mol·L-1和0.3mo

l·L-1的AlCl3、NH4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稀NaOH溶液C.向烧碱溶液中滴加明矾溶液D.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解析:选A。A项,Ba(OH)2和NaAlO2中加入稀H2SO4,发生的反应依次为Ba2++2OH-+2H++SO2-4===

BaSO4↓+2H2O、AlO-2+H++H2O===Al(OH)3↓、Al(OH)3+3H+===Al3++3H2O,所以加入1L稀H2SO4时,Ba(OH)2反应完,再加0.5L稀H2SO4时AlO-2

反应完,再加1.5L稀H2SO4时,Al(OH)3全部溶解,正确;B项,向1L浓度分别为0.1mol·L-1和0.3mol·L-1的AlCl3、NH4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mol·L-1的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依次是Al3++3OH-=

==Al(OH)3↓、OH-+NH+4===NH3·H2O、Al(OH)3+OH-===AlO-2+2H2O,所以沉淀Al3+和溶解Al(OH)3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之比为3∶1,而图像中是1∶1,错误;C项,向烧碱溶液中滴加明矾溶液,发生的反应依次是Al3++4OH-===AlO-2+2H2

O、Al3++3AlO-2+6H2O===4Al(OH)3↓,所以无现象阶段与产生沉淀阶段所加入的明矾溶液体积之比为3∶1,错误;D项,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沉淀不会溶解,错误。8.(2018·潍坊高三模拟)将15.6gNa2O2和5.4g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

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气体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C.最

终得到7.8g沉淀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1.5mol·L-1解析:选C。n(Na2O2)=0.2mol,n(Al)=0.2mol,由2Na2O2+2H2O===4NaOH+O2↑和2Al+2NaOH+2H2O===

2NaAlO2+3H2↑可知,生成n(O2)=0.1mol,n(H2)=0.3mol,n(NaAlO2)=0.2mol,反应剩余n(NaOH)=0.4mol-0.2mol=0.2mol,通入的HCl气体为0.3mol,0.2molHCl与N

aOH反应,0.1molHCl与NaAlO2反应生成0.1molAl(OH)3沉淀,反应后溶液中含0.1molNaAlO2。A项,反应过程中得到8.96L气体;B项,最终得到的溶液中还有0.1molNaAlO2;D项,最终

得到的溶液中c(Na+)=2mol·L-1。9.(2018·保定质检)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A.试剂X可以为氨水,沉淀中含有铁的化合物B.CO2可以用H2SO4溶液或稀盐酸代替C.反应Ⅱ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

-2+2H2O===Al(OH)3↓+HCO-3D.工业上还可采用Fe还原Al2O3的方法制Al,成本更低解析:选C。A项,试剂X应为强碱溶液,使Al2O3溶解;B项,若用强酸代替CO2,强酸过量时,Al(OH)3会溶解,不能保证生成Al(OH)3沉淀;D项

,因Al比Fe活泼,不能用Fe置换Al。二、非选择题10.(2016·高考海南卷)KAl(SO4)2·12H2O(明矾)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制备明矾的

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易拉罐――――→试剂①微热,过滤滤液A―――→NH4HCO3沉淀B――――→稀H2SO4K2SO4产物(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①应选用(填标号)。a.HCl溶液b.H2SO4溶液c.氨水d.NaOH溶液(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Al,含有少量的Fe、Mg杂质,试剂①

的作用是将Al溶解并除去Fe、Mg杂质,HCl溶液和H2SO4溶液可溶解Al及Fe、Mg杂质,会引入Fe2+、Mg2+,氨水不溶解Al;NaOH溶液可溶解Al,但不溶解Fe、Mg杂质,故d项符合。(2)选用NaOH溶液溶解易拉罐,主要发生反应2Al+2

OH-+2H2O===2AlO-2+3H2↑。(3)滤液A中铝元素以AlO-2形式存在,与溶液中HCO-3发生复分解反应:AlO-2+HCO-3+H2O===Al(OH)3↓+CO2-3,故沉淀B为Al(OH)3;明矾溶于水时,KAl(SO4)2===

K++Al3++2SO2-4,Al3++3H2OAl(OH)3+3H+,使溶液呈弱酸性。答案:(1)d(2)2Al+2NaOH+2H2O===2NaAlO2+3H2↑(3)Al(OH)3Al3+水解,使溶液中H+浓度增大

11.一位同学在复习时遇到这样一道习题: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3,加入铝粉后,只产生H2,问该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几种离子。(1)加入铝粉产生H2,说明铝具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2)该同学分析:若H+大量存在,则NO-3就不能大量存在。设计实验证实如下:

装置现象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ⅲ.试管变热,溶液沸腾①盐酸溶解Al2O3薄膜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现象ⅱ,推测溶液中产生了NO,为进一步确认,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内容现象实验1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置于空气

中未变蓝实验2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浅棕色气体试纸变蓝a.浅棕色气体是。b.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实验1、2说明反应生成了NO,将生成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Al+NO-3+===Al3++NO↑+(3)再假设:若OH-大量存在,NO-3也可能不能大量存在。重新设计实验证实如下:装置现象ⅰ.实验初始,未见明显现象ⅱ.过一会儿,出现气泡,有刺激性气味为确认“刺

激性气味”气体,进行如下实验: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未变蓝;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①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②产生该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

,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加入铝粉产生H2,Al失去电子

,H得到电子,则Al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2)①盐酸与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离子反应为6H++Al2O3===2Al3++3H2O。②液面上方呈浅棕色,一定不是氢气,为氮的氧化物,由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置于空气中未变蓝,说明KI在空气中不能被氧化,而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

检验浅棕色气体试纸变蓝,则KI被氧化,即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再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a.由上述分析可知,浅棕色气体是NO2;b.实验1的目的是做对比实验;c.Al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

成Al(NO3)3、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NO-3+4H+===Al3++NO↑+2H2O。(3)①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未变蓝;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NH3。②由上述分析可知,碱性条件下Al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氨气,离子方程式为8Al+3NO-3+5

OH-+2H2O===3NH3↑+8AlO-2。(4)NaOH溶液中加入铝粉,结果只检验出有H2生成,即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答案:(1)还原性(2)①6H++Al2O3===2Al3

++3H2O②a.NO2b.做对比实验,排除氧气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可能c.14H+112H2O(3)①NH3②8Al+3NO-3+5OH-+2H2O===3NH3↑+8AlO-2(4)2Al+2NaOH+

2H2O===2NaAlO2+3H2↑12.铝镁合金已成为轮船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根据他们的设

计回答有关问题。[探究一]实验方案:铝镁合金---------→NaOH溶液测定剩余固体质量。问题讨论:(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实验中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mL2.0mol/L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NaOH溶液的体积V≥mL。(3)实

验中,当铝镁合金充分反应后,在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前,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按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实验方

案:称量xg的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问题讨论:(4)欲计算Mg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假设实验中测出该数据为yg,则原铝镁合金粉末中镁的质量分数为(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解析:(1

)注意镁与NaOH溶液不反应。(2)5.4g铝镁合金中铝的最大质量为5.4g×97%,根据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求出与铝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的最大值为5.4g×97%÷27g/mol=0

.194mol,体积为0.194mol÷2.0mol/L=0.097L,即97mL。(5)设xg铝镁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是amol、bmol,则灼烧生成amolMgO、b2molAl2O3,则24a+27b=x,40a

+51b=y,解得a=17x-9y48,镁的质量为17x-9y2g,镁的质量分数为17x-9y2x。答案:(1)2Al+2OH-+2H2O===2AlO-2+3H2↑(2)97(3)过滤、洗涤、干燥(4)灼烧后固

体的质量(5)17x-9y2x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