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16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含解析

DOC
  • 阅读 7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216.5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16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16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16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16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16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含解析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顶层设计配餐作业:16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含解析.doc,共(13)页,216.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2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配餐作业(十六)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见学生用书P3871.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解析非金

属性B<C,则酸性H3BO3<H2CO3,A项错误;金属性Mg>Be,则碱性Mg(OH)2>Be(OH)2,B项正确;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C、N、O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项错误;原子序数M>R,D项错误。答案B2.同主族中常见的三种元素X、Y

、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的顺序为HXO4<HYO4<HZO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Y单质可以从海水中提取B.离子半径:X->Y-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ZD.单质的氧化性:Y>Z解析

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知,三种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为+7价,故为第ⅦA族元素,由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知,非金属性:X<Y<Z,由于氟元素无正价,则X、Y、Z分别为碘元素、溴

元素、氯元素。从海水中可提取单质Br2,A项正确;离子半径:I->Br-,B项正确;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I<HCl,C项正确;氧化性:Cl2>Br2,D项错误。答案D3.在短周期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A.9种B.10种C.12种D.13种

解析稀有气体归属于非金属元素,因此,短周期内共有非金属元素13种。答案D4.(2018·四川成都四中)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还原性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熔点D.原子半径解析据图可知,碱金属的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或升高。随核电荷数增大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还原性逐渐增强,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A、B、D符合图象关系,随核电荷数增大,碱金属的熔点逐渐降低,C不符合图象关系。答案C5.(2018·北京顺义区月考)下列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性:K>Na

>LiB.热稳定性:HI>HCl>HFC.非金属性:F>O>ND.碱性:NaOH>Mg(OH)2>Al(OH)3解析A中为同主族元素,金属性:K>Na>Li;B中非金属性F>Cl>I,故稳定性HI<HCl<HF;C中为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F>O>N;D中金属性

Na>Mg>Al,故碱性NaOH>Mg(OH)2>Al(OH)3。答案B6.(2018·厦门质检)短周期元素T、Q、R、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组成物质可进行下列转化:金属单质A与气体单质B加热反应生成M,M具有硬度高、耐高温

等特点,易与常见液体D反应,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不溶于碱溶液但可与E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物M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氮化铝B.Q元素组成的单

质常温下较稳定C.R元素组成的单质A又称作“国防金属”D.A与E反应中,每生成0.1molM可得气态产物3.36L(标准状况)解析由已知各物质的组成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E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得E为NH3;金属单质A与气体单质B

加热反应生成具有硬度高、耐高温等特点的M,A不溶于碱溶液,M与常见液体D反应生成了E(NH3),所以D为H2O,M为Mg3N2,A为金属Mg,B为N2;因为短周期元素T、Q、R、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T为H元素、Q为N元素、R为O元素、W为Mg元素。由前面的推理可得,M为Mg3N2,故A项错误

;Q为N元素,N2中两个N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NN键能大,所以N2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故B项正确;R为O元素,其单质为非金属单质,故C项错误;A为金属Mg,E为NH3,M为Mg3N2,A与E反应为3Mg+2NH3=====△Mg3N2+3H2,所以每生成0.1molMg3N2可得气态产物0.3m

ol,体积为6.72L(标准状况),故D项错误。答案B7.(2018·河南郑州质检一)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Z>Y>X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R>W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XD.Y

、Z、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相互反应解析由题图可推知,X、Y、Z、W、R分别是O、Na、Al、S、Cl。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Na>Al>S>Cl>O,A项错误;S、Cl对应氧化物的水化物均既有强酸又有弱酸,故无

法比较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大小,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B项错误;非金属性:O>S,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C项错误;Na、Al、S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NaOH、Al(OH)3、H2SO4

,三者两两之间均能相互反应,D项正确。答案D8.(2018·安徽高三阶段性测试)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四种元素的电子层数之和为10,且它们分别属于连续的四个主族。四种元素中X原子的半径最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元素中有两种元素在第二周期B.W所在主族元素的原子次外层电子数可能为2或8,不可能为18C.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反应D.工业上获得X、Y单质的方法主要是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解析由

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X、Y、Z的电子层之和为10,可推断W、X在第二周期Y、Z在第三周期或W在第一周期,X、Y、Z在第三周期;由四种元素分别属于连续四个主族,原子半径最大的是X原子可知,W在第一周期,X

、Y、Z在第三周期、综上所述,W为H,X为Mg,Y为Al、Z为Si。四种元素中没有元素在第二周期,A项错误;H为第ⅠA族元素,第ⅠA族元素中锂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除H、Li外的其他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不可能

为18,B项正确;Mg、Al、Si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Mg(OH)2、Al(OH)3、H2SiO3,Al(OH)3与Mg(OH)2、H2SiO3不能反应,C项错误;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获得单质铝,D项错误。答案B9.(2018·山

东省部分重点中学调研)如图所示,X、Y、Z为短周期元素,且X、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Y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中,Z元素原子半径最小B.X、Y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相互反应C.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

A族D.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是N;Y是S;Z是F。同一周期的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越大,原子半径越大,因此三种元素中,Z元素原子半径最小,A项正确;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显碱性,而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显酸性,二者能够发生反应形成盐,B项正确;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ⅦA族,C项错误;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H2S有强还原性,而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NO3有强氧化性,因此能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答案C【素养立意】元素推断与元素周期律是高考的命题热点,以“残缺的元素周期表”形式给予信息是高考的命题形式之一。该类题的考查重点是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比较、元素对应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强弱的比较、元素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或碱性强弱比较、元素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及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注意:氢化物的酸性强弱不能作为对应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0.(2018·佛山市高三考试)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

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金属元素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C.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D.庚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解析根

据信息可以推断戊为N,己为O,所以庚为F,丁为C,丙为Al,乙为Mg,甲为Li或H。答案B11.(2018·邯郸质检)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周期表中,E位于

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2)A、B能组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3)在E、F的气态氢化物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还原性较强的是

______________。(4)A、C、D、E组成两种酸式盐X、Y,将X、Y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常用(BA4)2E2C8检验废水中的Mn2+,若观察到

无色溶液变紫红色,可判断废水中含Mn2+,还原产物与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写出无色溶液变紫红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图可知,A、B、C、D、E、F分别为H、N、O

、Na、S、Cl等六种短周期元素。(1)在元素周期表中,E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2)A、B能组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为N2H4,其电子式为。(3)S、Cl的非金属性相比,S<Cl,所以其气态氢化物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HCl,还原性较

强的是H2S。(4)A、C、D、E组成两种酸式盐为硫酸氢钠和亚硫酸氢钠,将两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HSO-3+H+===SO2↑+H2O。(5)常用(NH4)2S2O8检验废水中的Mn2+,若观察到无色溶液变紫红色

,可判断废水中含Mn2+,还原产物与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则S2O2-8被还原为SO2-4、Mn2+被氧化为Mn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2O2-8+2Mn2++8H2O===10SO2-4+2MnO-4+16H+。

答案(1)三ⅥA(2)(3)HClH2S(4)HSO-3+H+===SO2↑+H2O(5)5S2O2-8+2Mn2++8H2O===10SO2-4+2MnO-4+16H+1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

部分:(1)阴影部分元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根据元素周期律,请你预测,H3AsO4、H3PO4的酸性强弱:H3AsO4________H3PO4(填“>”“

<”或“=”)。(2)根据NaH的存在,有人提议可把氢元素放在第ⅦA族,那么根据其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又可把氢元素放在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族。(3)元素甲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该元素的

离子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4)周期表中有10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有一种被誉为“生命元素”的主族元素R,对延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4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RO3,则R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硫B.砷C.硒D.硅解析(2)由NaH知,氢元素最低负价为-1价,而氢元素的最高正价为+1价,因此与第ⅣA族元素的化合价特点相似,可将氢元素放在第ⅣA族。(3)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金属元素是铝,Al3+可与NH3·H2O反应产生Al(OH)3沉淀

,且沉淀不溶于氨水。(4)根据R元素的原子结构(电子层数)和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依据题给元素周期表可推知R元素为硒。答案(1)二ⅤA<(2)ⅣA(3)Al3++3NH3·H2O===Al(OH)3↓+3NH+4(

4)C1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0.1mol·L-1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慢。(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

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4)实验室中现有药

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

Si,则A中加________、B中加Na2CO3、C中加________,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4)由题中所给药品可知,可用Na2S与氯气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非金属性强弱,因为无加热装置,所以只能选择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5)由B中药品Na2CO

3可知,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所以A中加入硫酸,B、C装置中加入相应的盐。答案Ⅰ.(1)钾铝(2)不合理,用碱性强弱比较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NH3·H2O不是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Ⅱ.(3

)分液漏斗防止倒吸(4)浓盐酸KMnO4Na2SS2-+Cl2===S↓+2Cl-(5)稀硫酸Na2SiO3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14.(2018·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调研)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作答:(1

)⑤⑥⑦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2)⑧⑨⑩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3)写出⑥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产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4)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下图中的反应,其中B、C、G是单质,B为黄

绿色气体,D溶液显碱性。①写出D溶液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混合物X中的某物质不溶于水,但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请写出它在碱性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5)已知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元素②与元素⑦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砷(As)

的化合物可用于杀虫及医疗。①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Y由④⑥⑩三种元素组成,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As可与Y的水溶液反应,产物有As的最高价含氧

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⑤号元素是F,⑥号元

素是Na,⑦号元素是Al,它们的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所以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a+>Al3+。(2)⑧⑨⑩三种元素分别是P、S、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S>P

,所以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为HClO4>H2SO4>H3PO4。(3)⑥号元素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电子式是Na+[··O······O······]2-Na+。(4)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可知:A是NaCl;B是Cl2;C是H2;D是

NaOH;G是Al;F是NaAlO2。①D溶液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②混合物X中的某物质不溶于水,但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则这种物质是Al(OH

)3,它在碱性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Al(OH)3AlO-2+H++H2O。(5)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元素②是Be,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e(OH)2+2OH-===BeO2-2+2H2O。(6)①33号元

素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②Y由④⑥⑩三种元素组成,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则该物质是NaClO。As可与Y的水溶液反应,产物有As的最高价含氧酸,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NaClO+2As+3H2O===2H3AsO4+5NaCl。答案(1)F->Na+>Al3+(2)

HClO4>H2SO4>H3PO4(3)Na+[··O······O······]2-Na+(4)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②Al(OH)3AlO-2+H++H2O(5)Be(OH)

2+2OH-===BeO2-2+2H2O(6)①②5NaClO+2As+3H2O===2H3AsO4+5NaCl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