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11讲《化学反应速率》课时作业(含解析)

DOC
  • 阅读 7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268.0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11讲《化学反应速率》课时作业(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11讲《化学反应速率》课时作业(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11讲《化学反应速率》课时作业(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11讲《化学反应速率》课时作业(含解析).doc,共(8)页,268.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2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后作业11化学反应速率(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对“改变反应条件,导致化学反应速率改变”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活化分

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B.增大气体反应体系的压强,单位体积中活化分子数增多,气体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反应的温度,分子间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D.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路径,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增大答案A解析增大反应物的

浓度或增大气体反应体系的压强,均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但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A项错误,B项正确;升高反应的温度,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使分子间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

,反应速率增大,C项正确;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路径,使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降低,使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分子间有效碰撞的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D项正确。2.CO(g)+H2O(g)H2(g)+CO2(g)Δ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ΔH也随之改变B.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答案D解析A项,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的途径,但是反应的焓变不会变化;升高温度

,正、逆反应都增大,但是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放出的热量会发生变化,B、C错误。3.100mL浓度为2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增大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6mol·L-1

的盐酸B.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C.加热D.加入少量金属钠答案C解析加入适量的6mol·L-1的盐酸,反应速率增大,生成氢气增多,A错误;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生成醋酸,氢离子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减小,B错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生成氢气的总量不变,C正确;加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的总

量增多,D错误。4.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1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

.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mol·L-1·min-1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mol·L-1·min-1C.反应至6min时,c(H2O2)=0.30mol·L-1D.反应至6min时,H2O2分解了50%答案C解析0~6min内,

产生n(O2)=1×10-3mol,消耗n(H2O2)=2×10-3mol,则v(H2O2)=≈3.3×1mol·L-1·min-1,A正确;按照A项解题步骤,可知B项正确;反应至6min时,消耗n(H2O2)为2×10

-3mol,剩余c(H2O2)==0.2mol·L-1,C不正确;反应至6min时,消耗n(H2O2)为2×10-3mol,占起始物质的量的50%,D正确。5.某反应的ΔH=100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100kJ·mol-1答案C解析某反应的ΔH=100kJ·mol-1,则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10

0kJ·mol-1,无法确定正反应活化能的大小,即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1,D错误;无法确定逆反应活化能的大小,故A、B错误;可以确定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1,C正确

。6.对于反应N2(g)+3H2(g)2NH3(g)ΔH=-92kJ·mol-1,若只改变下列一个条件,一定能增大正反应速率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升高温度B.增大容器体积C.降低c(NH3)D.将三种物质浓度均增大到原来的2倍答案D解析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

应,故平衡逆向移动,A项错误;增大容器体积(减压过程),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B项错误;降低NH3的浓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项错误;三种物质的浓度均增大相同的倍数(等同于加压),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D项正确。7.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

SO3完全消耗就会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

5℃间溶液变蓝所用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

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mol·L-1·s-1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答案B解析应读懂题干,当溶液变蓝时亚硫酸氢钠恰好完全反应,然后根据选项逐一进行分析。A项,由图像可知,40℃之前温度越高溶液变蓝所需要

的时间越短,40℃之后温度越高溶液变蓝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其变化趋势相反;B项,b、c两点的温度不同,所以反应速率不相等;C项,当溶液变蓝时发生反应I+5I-+6H+3I2+3H2O,此时反应3HS+I3S+I-+3H+恰好结束,即溶液变蓝时NaHS

O3恰好完全反应,v(NaHSO3)==5.0×1mol·L-1·s-1;D项,温度高于40℃时,淀粉易糊化,故淀粉不宜在高于40℃的条件下作指示剂。8.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体积不变)充入1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

+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min前v(正)>v(逆),3min后v(正)<v(逆)B.进行到3min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C.10min后容器中各物质浓度不再改变D.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

,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答案C9.500℃、20MPa时,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20min,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

5mol·L-1·min-1B.从曲线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10min至20min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C.从曲线可以看出,反应进行至25min时,增加了0.1mol氨气D.在25min时平衡正向移动,但达到新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小答案D解析在2

0min时,N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4-0.25)mol=0.15mol,v(N2)==0.00375mol·L-1·min-1,A项错误;10min末已经接近平衡,加入催化剂不会使平衡移动,B项错误;在25min时,移走NH3,平衡正

向移动,N2和H2的量减少,C项错误;依据平衡移动原理知,25min时,移走NH3,平衡虽正向移动,但是不能削弱这种改变,所以NH3的含量仍减小,D项正确。10.可逆反应mA(g)+nB(g)pC(g)+qD(g)的v-t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

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像如图乙所示。①a1=a2②a1<a2③b1=b2④b1<b2⑤t1>t2⑥t1=t2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⑧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以上所述正确的为()A.②④⑤⑦B

.②④⑥⑧C.②③⑤⑦D.②③⑥⑧答案A解析使用催化剂仅仅是增大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故②④⑤⑦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0分)11.(14分)在一个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g)+bB(g)pC(g)ΔH。反应情况记录如下表(a、b、

p为最简整数):时间c(A)/(mol·L-1)c(B)/(mol·L-1)c(C)/(mol·L-1)0min130第2min0.82.60.4第4min0.41.81.2第6min0.41.81.2第8min0.12.01.8第9min0.051.90.3请根据表中数据

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第2min到第4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mol·L-1·min-1。(2)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在第4min到第6min时处于平衡状态,若在第2min、第6min、第8min时分别改变了某一反应条件,则改

变的条件分别可能是:①第2min或;②第6min;③第8min。(3)若从反应开始到第4min建立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5.92kJ,则该反应的ΔH=。答案(1)0.2(2)①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②增加B的浓度③减小C的浓度(3)-196.6kJ·mol-1解析(1)v

(A)==0.2mol·L-1·min-1。(2)①从2~4min来看,A、B、C的浓度变化量比前2min大,说明反应速率增大了,故2min时改变的条件可能为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②第6min改变条件后,达到第8min时,作为反应物,A的浓度减少而B的浓度增加,可知改

变的条件为增加B的浓度。③从0~2min来看,A、B、C的浓度变化量分别为:0.2mol·L-1、0.4mol·L-1、0.4mol·L-1,可知a、b、p分别为1、2、2。从第8min到第9min的数据来看,C的浓度大幅度减小,而A、B

浓度也减小,且减小量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可知第8min改变的条件为减小C的浓度。(3)从反应开始到第4min消耗A1.2mol,共放出热量235.92kJ,故每消耗1molA放出热量:=196.6kJ·mol-1。由(2)的分析可知A的化学计

量数为1,故该反应的ΔH=-196.6kJ·mol-1。12.(18分)尿素(H2NCONH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氮化肥,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反应如下:2NH3(l)+CO2(g)H2O(l)+H2NCONH2(l)ΔH=-103.7kJ·mol-1。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

措施中有利于提高尿素的产率的是。A.采用高温B.采用高压C.寻找更高效的催化剂(2)合成尿素的反应在进行时分为如下两步:第一步:2NH3(l)+CO2(g)H2NCOONH4(氨基甲酸铵)(l)ΔH1第二步:H2NCOONH4(l)H2O(l)+H2NCON

H2(l)ΔH2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合成尿素的条件,在一体积为0.5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4mol氨和1mol二氧化碳,实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Ⅰ所示:图Ⅰ①已知总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决定,则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步反应决定,总反应进行到min时到达平衡。②

反应进行到10min时测得CO2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用CO2表示的第一步反应的速率图Ⅱv(CO2)=。③第二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如图Ⅱ所示,则ΔH20(填“>”“<”或“=”)。答案(1)B(2)①二55②0.148mol·L-1·min-1③>解析(2)①由图中看出氨基甲酸铵的增

加速度、氨气的减小速度非常快,而尿素的增加速度却较小。②10min内CO2的物质的量由1mol减小到0.26mol,故其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48mol·L-1·min-1。③由图像看出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则反应为吸热反应

。13.(18分)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0.05mol·L-1Fe2(SO4)3溶液更为合理,其理由是。(2

)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生成40mL气体,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3)加入0.10molMnO2粉末于50mL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m

L。③A、B、C、D各点反应速率大小的顺序为>>>。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④H2O2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是(请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产生气泡的快慢消除阴离子不同对实验的干扰(2)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时间(3)①2H2O22H2O+O2↑②60③DCBA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浓度减

小,反应速率减小④0.11mol·L-1解析(3)④n(H2O2)=2n(O2)=2×,c(H2O2)==0.11mol·L-1。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