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检测35《生态环境的保护 》(含解析)

DOC
  • 阅读 3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143.000 KB
  • 2022-11-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检测35《生态环境的保护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检测35《生态环境的保护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检测35《生态环境的保护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课时跟踪检测35《生态环境的保护 》(含解析).doc,共(8)页,143.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91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五)生态环境的保护一、选择题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调节我国的人口组成,使我国经济能健康长期增长。以下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的一面B.人口增长率比人口的年龄组成更加适合于对短

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我国人口总量就会保持稳定解析:选D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不同;人口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长时间内人口的变化趋势,而人口增长率可对短期人口

变化进行精确地计算;医疗水平提高可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人口出生率会增加,但考虑到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等因素,死亡率不一定增加,因此,短期内人口还可能增加。2.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

是()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解析:选B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

用,可提高作物产量,但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环境;开荒辟地,围湖造田会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途径③和④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3.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漠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

原的黄鼠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解析:选C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会导致侵入地或引种地区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不能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对

危害农、林、牧业的害虫或鼠类,从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出发,应加强灭害工作,但不应彻底消灭,而是把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属于物种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之一,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是为了增强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野生动物的

数量,目的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4.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B.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C.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

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D.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选C生物多样性不仅仅包括物种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地方进行保护属于易地保护;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

样性的间接价值。5.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C.从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解析:

选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等;从

金鸡纳树中提取奎宁用来治疗疟疾,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这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6.(2018·邯郸一模)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

有效措施之一B.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C.温室效应是由于地球生物对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D.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非洲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解析:选B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降低;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有

利于水域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繁殖和进化,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对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了过多的CO2导致的;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会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大降低,进而破坏生态平衡。7.(2018·郴州质检)

研究发现,浮萍不但能分解水中的有机污染,净化水质,还能分泌有关物质促进水中藻类叶绿素的分解,并覆盖在水体表面,使藻类处于被遮光状态,从而减少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错误的是()A.浮萍能分解有机污染,所以浮萍既是分解者又是生产者B.浮萍可以通过影响藻类的生理功能来

抑制其生长C.浮萍与藻类之间属于竞争关系而非互利共生关系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解析:选D浮萍能分解有机污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既是分解者又是生产者;浮萍分泌的有关物质能促进水中藻类叶绿素的分解,说明浮萍可以通过影响藻类的生理

功能来抑制其生长;浮萍与藻类之间争夺阳光等环境资源,属于竞争关系而非互利共生关系;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间接价值。8.(2018·西宁一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江源时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应、生态效益相统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B.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提高三江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D.保护三江源

生物多样性的最大成效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选D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大于其直接价值。9.下图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水体中好氧性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曲线是()A.ⅠB.Ⅱ

C.ⅢD.Ⅳ解析:选D污染开始时,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较高,好氧性微生物大量增加,达到一定限度后,随有机物含量和水中溶解氧的减少,水中好氧微生物数量又逐渐减少。10.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藻类暴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

,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B.藻类刚暴发时,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甲组C.更多水

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D.藻类刚暴发时,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将有利于生态修复解析:选B由于藻类暴发,浮在水面上遮挡了阳光,导致沉水植物缺少阳光而死亡;藻类刚暴发时,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水中的CO2浓度下午较早晨低,故水体

pH在早晨较低;水体污染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投放的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可通过捕食限制藻类数量,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可通过竞争阳光等资源抑制藻类生长。11.如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其中,甲和乙为生产者,

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人工湿地受到轻微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若没有丙,该人工湿地易产生水华等生态危害C.在水域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去污效率会更高D.该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解析:选D人

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丙为消费者,可摄食浮游植物等生物,若没有丙,该人工湿地易产生水华等生态危害;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很多分解者属于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在水域中增设一些搅拌装置可增加污水的溶氧量,去污效率会更高;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能量之和。1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验证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B.甲、丙对照可验证

生活污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C.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D.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因素解析:选D由图示信息可以看出,甲与

乙、甲与丙、乙与丙的自变量分别为N、P等矿质元素、生活污水和污染物的种类,所以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从而引起水体富营养

化。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都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二、非选择题13.1859年,托马斯·奥斯汀从欧洲带了24只野兔来到澳大利亚。一个世纪之后,野兔的数量已经蹿升至6亿只,造成了严

重的生态灾难。为了消灭兔子,澳大利亚引进了兔子的天敌——狐狸,但是狐狸更喜欢吃行动相对迟缓的本地有袋类动物。最后又引进了黏液瘤病毒,才有效地控制了野兔的数量。回答下列问题:(1)在野兔的原产地欧洲,野兔与其天敌的数量

都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引入黏液瘤病毒之前,澳大利亚政府也曾采用播撒毒药的方法

进行过兔灾的防治,但是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其原因是毒药对兔群具有________作用,使兔群中________不断升高,进而使兔群发生进化。(3)在野兔入侵的过程中,澳大利亚一些特有的动物,如小袋鼠、袋狸、鼠袋鼠等生物都纷纷灭绝或濒临灭绝,这说明生物入侵会破坏当地

的____________,应果断采取建立动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________的措施,为这些行将灭绝的动物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解析:(1)生态系统中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负反馈调

节机制。(2)毒药对兔群具有选择作用,在毒药的选择作用下,兔群中具有抗药性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进而使兔群发生进化。(3)由题意可知,外来物种入侵后导致原有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灭绝,说明生物入侵会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而对于这些濒临灭绝的生物可以采取易地保护的措施,即建立动

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进行保护。答案:(1)一定的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机制(2)选择抗药基因频率(3)生物多样性易地保护14.如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能通过捕食的方式被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因此,实际操作中需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人工湿地中有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但没有捕食食虫鸟的生物,两者同化能量的共有流向可用以下模式表示,该模式中甲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4)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解析:(1)分析题干及图中信息可知,流入该生

态系统的能量包括植物(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前者可以通过草食性动物取食而被利用,后者主要流向分解者,可见,通过捕食的方式被利用的只有植物(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基于此特点,流入该人工湿地的生活污水的速率不能过快,一旦

超出其调节能力范围,该生态系统将会崩溃。(3)每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而这部分能量还可以流向分解者或下一营养级。由于该人工湿地的食虫鸟没有天敌,所以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共有的能量流向模式中甲指的是呼吸作用散

失的热能,丁指的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4)湿地的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1)植物(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生活污水中的化学能植物(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控制流入该人工湿地的生活污水的速率(合理即可)(3)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流向分解者的能量(4)间接15.高等植物凤眼莲可

用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蓝藻暴发程度对凤眼莲的治理效果会造成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细胞的结构特点来看,蓝藻与凤眼莲的主要不同是蓝藻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凤眼莲能够治理水体富营养化这一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2)分析图1可知,蓝藻聚集后,导致凤眼莲根区______________,会抑制凤眼莲根细胞的____

__________,造成根系发黑、发臭,老根大量脱落。(3)蓝藻聚集造成的环境变化对凤眼莲有不利影响,但分析图2实验数据发现60g/L蓝藻实验组凤眼莲根系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图1推测其原因是凤眼莲对逆境产生了抗逆性。120g/L蓝藻实验组凤眼

莲根系活力的变化情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在利用凤眼莲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要尽量避免___________

_________,以充分发挥凤眼莲的生态净化功能。解析:(1)蓝藻是原核生物,凤眼莲是真核生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蓝藻细胞中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凤眼莲能够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分析图1

可知,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凤眼莲根区溶解氧含量低。氧气含量下降会抑制细胞的有氧呼吸。(3)分析图2可知,60g/L蓝藻实验组凤眼莲根系活力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对照组,结合图1推测凤眼莲对逆境产生了抗逆性。120g/L蓝藻实验组凤眼莲根系活力先上升一段后呈下降趋势并最终低于对照组,说明蓝藻浓度过高

,会影响凤眼莲的根系活力,即凤眼莲的抗逆性是有一定限度的。(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利用凤眼莲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时,要尽量避免蓝藻浓度过高,以充分发挥凤眼莲的生态净化功能。答案:(1)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间接(2)溶解氧含量低有氧呼吸(3)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对照组蓝藻浓度过高,会影响凤眼莲的

根系活力(或凤眼莲的抗逆性是有一定限度的)(合理即可)(4)蓝藻浓度过高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