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7章第3节 探索更小的微粒 教学案.doc,共(3)页,52.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74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个人复备第七章第三节探索更小的微粒【教学时间】________【教者】【教学目标】1.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2.通过阅读教材,感知丰富的微观世界,了解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奥秘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知道这种探究还将继续进行下去;3.对
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4.了解加速器在探索微观粒子中所起的作用,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知道在对粒子世界的探索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与加速器技术的革新和进步是分不开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学:二、目标定学:三、预习探学:1.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
福建立了类似____________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构成的,且正负电荷相等,位于原子的中心,受原子核的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2.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和构
成的,后来国,人们发现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_______带正电荷,_______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统称为,它们都是由被称为的更小微粒构成的。3.请你从原子开始,将你所知道的组成
物质的微粒按照直径从大到小的顺序大致排列出来。四、合作互学和交流助学:(一)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提出问题:原子是可分的,那么,电子和原子核是如何分布的?原子核是物质、、(带电)(带电)(带电)(不带电)个人复备否可以再分?2
.交流:【预习探学】第1题。3.读一读: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摩擦起电思考:(1)摩擦为什么能够起电?(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二)科学家探索物质微观粒子的进展1.交流:【预习探学】第2题。2.整理物质的微观构成,完成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3.阅读课本“图7-18粒子世界概貌”,请将组成物质的微粒
按照直径从大到小的顺序大致排列出来。(三)生活·物理·社会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交流下列问题:1.什么是加速器?它有什么作用?2.我国在加速器方面有什么贡献?3.加速器在科学技术中有什么重大作用?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五、总结提
学:1.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____________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构成的,且正负电荷相等,位于原子的中心,受原子核的吸引,绕核做高速运动。2.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和构成的
,后来国,人们发现原子核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_______带正电荷,_______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统称为,它们都是由被称为的更小微粒构成的。3.构成物质微粒的尺度从大到小的大致顺序为:。六、达标检学:【板书设计】【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