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8章 第2节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教案

DOC
  • 阅读 6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12.5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8章 第2节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8章 第2节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第18章 第2节 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 教案.doc,共(3)页,112.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6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知道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知道交流发电机的简单结构、工作原理,知道产生的是交流电。4.会进行相关的探

究活动,培养探究技能。教学重点:1.电磁感应现象。2.发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教具准备U形磁铁、闭合线圈、开关、灵敏电流计、支架、手摇式发电机、交流发电

机挂图、模型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820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生磁”,那么能不能实现“磁生电”呢?最终,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解决了这个问题。法拉第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呢?最后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这个结论又有什么应用呢?这就是这节课要研究

的问题。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让学生自学课本,观察实验装置图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和设计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教师指导学生做相应实验:1.闭合开关,让导体在U形磁铁的磁场中运动,观察在什么情况下电路中有电流产生,

要注意观察导体的运动方向,记下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2.设法改变电路中产生的电流方向,将所用的方法记录下来。3.探究改变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程度的方法。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得出: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而且电路必须是闭合时,才能产生感应电流。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发现: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探究点二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教师归纳: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

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应用:动圈式话筒、发电机等。探究点三发电机的原理1.发电机的构造出示发电机模型。教师: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构成。定子是磁场,转子是线圈。2.发电机的工作过程发电机发的是交流电,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三、板书设计第二节科学探究:怎样

产生感应电流1.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条件:①闭合回路的部分导体;②切割磁感线。(2)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导体的运动方向有关。2.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

运动时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2)应用。3.发电机。(1)构造。(2)工作原理。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疑问引入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法拉第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我说交代的实验,在实验中,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总结实验结论。充分发

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之后再对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一个粗略的讲解,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更能接受和理解。五、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同步练习部分,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