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5《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含解析)

DOC
  • 阅读 6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95.5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5《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5《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5《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5《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含解析).doc,共(7)页,195.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5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C.蛇处于第四和第五营养级D.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解析:选A构成捕食食物链的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和分解者。2.(2018·无锡学测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草食昆虫属于初级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D.该生态系

统中的第一营养级是太阳能解析:选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因此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太阳能属于非生物的能量。3.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粮食产业向绿色

优质转型。有关农作物生产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虫,以免种内斗争加剧导致减产B.喷洒农药防治农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D.松土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

吸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避免温室效应解析:选C农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虫,可以降低作物与杂草之间的种间竞争,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喷洒农药防治农田害虫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生产者

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原有的食物链,从而使作物增产;松土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增加农作物周围CO2的浓度,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4.(2019·南通二模)如图是某个海

岛上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显示了5个生物种群组成的4条食物链B.碳在图中生物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流动C.信息传递在图中生物之间可以双向进行D.图中生物的能量可流向分解者,但分解者的能量不能流向这些生物解析:选C图中的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种植物属于不同的种群,其他生物

也类似于植物,都有多个种群,因此图中的种群数量远远多于5个;碳在图中生物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顺着食物链单向流动,不能循环流动;信息传递在图中生物之间可以双向进行,如鼬根据兔留下的气味捕食兔,而兔根据鼬留下的气味躲避鼬的捕食;当图中的生物以分解者为食物时,能量就从分解者流向图中所

示的生物。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可大大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B.处于稳定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稳定C.生态系统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流动渠道解析:选A物质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

用效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6.某玉米地内的玉米、甲、乙昆虫分别处于不同的营养级。如图是两种昆虫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昆虫甲、乙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B.调查昆虫甲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是标志重捕法C.乙与甲的数

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合理控制昆虫甲、乙的数量,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解析:选D由图中曲线可知昆虫甲、乙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且乙为捕食者(数量少),甲为被捕食者;植株上的昆虫甲活动能力弱,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比值,

而不是生物个体数量的比值。7.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推测这种甲虫()A.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B.属于次级消费者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解析:选C由题目可知该甲虫营腐生生活,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植物之间不

是捕食关系,不属于消费者;位于能量金字塔底部的是生产者。8.(2019·南通一模)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其中a~d代表能量值。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各种生物成分组成一条食物链B.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C.能量c可代表生产

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在生态系统中,b的值不可能超过d的10倍解析:选C图中的各种生物可能构成多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三、第四营养级;能量c可代表生产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但也可能低于10%,

因此b的值有可能超过d的10倍。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细菌都

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D.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都是直接联系的,消费者可有可无解析:选A生产者大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少数是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蓝藻、硝化细菌等);动物并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是

分解者;细菌可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不一定都是直接联系的,有时候生产者和分解者需要靠消费者来间接联系。1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

连接形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D.鹰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解析:选C食物网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捕

食关系形成的营养结构,其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是由于多种消费者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本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植物,从生产者→最高营养级,共有8条食物链,蛇与鼠之间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之间是竞争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除组成食物网的生产者、消费者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在食物链中,消费者等级+1=营养级级别。11.下面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

.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解析:选A题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第

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100(摄入量)-20(粪便中的能量)=80,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倒推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题图仅表示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并不能得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因此无法计算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次

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并不等同于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2.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右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是原来的()A.1.375倍B.1.875

倍C.1.273倍D.0.575倍解析:选A由于生产者没有改变所以流向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没有变化,设丙原来的能量为a,则需要甲提供的能量为1/2a×10×10+1/2a×10;改变食物比例后的丙的能量设为b,则需要甲提供的能量为2/3b×1

0+1/3b×10×10,根据题意可得:1/2a×10×10+1/2a×10=2/3b×10+1/3b×10×10,b/a=1.375。13.(多选)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细菌可以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

物的物质和能量解析:选ABC不同种类的细菌,其代谢类型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也就存在差异。如硝化细菌为自养型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肺炎双球菌属于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乳酸菌属于分解者。14.(多选)如图表示某生

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解析:选BCD该系统中

有6条食物链;野兔、鹿及昆虫均以植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狼和云豹均是第三营养级;由于富集效应,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污染物浓度最高。15.(2019·海门模拟,多选)如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

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鹰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占有两个营养级B.Q与(Q1+Q2+Q3)的差值为牧草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D.保护鹰和食虫鸟,利

于人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更多的能量解析:选ACD题图显示:在牧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鹰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在牧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处于第四营养级,属于三级消费者,即图中鹰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占

有两个营养级;Q所示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去路是:①用于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即(Q1+Q2+Q3),③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因此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

传递;保护鹰和食虫鸟,能够控制昆虫和鼠的数量,利于人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更多的能量。二、非选择题16.(2018·苏州一模)某兴趣小组调查发现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1。图2为鲢鱼所摄入能量的去向(图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有____

____条食物链,鲇与黄鳝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2)为了调查该池塘中成年乌鳢的数量,第一次捕获15条乌鳢。其中成年乌鳢8条,全部标记后放回。再次捕捞时,捕获18条乌鳢,其中9条成年乌鳢中具有标记物的有2条,据此推测该池塘中成年乌鳢数量大约________条。研究

发现被标记个体不易于被捕获,则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3)图2中,E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表示的能量值为1.2×108kJ,乌鳢同化的能量为4.2×107kJ,则理

论上该生态系统中从鲢鱼到乌鳢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4)调查发现,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密度显著提高,进一步调查发现棒花鱼数量显著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为了有效修复该生态系统,应该通过________措施调节鲢鱼的密度,从而有效控制浮游植物密度。解析:(1)食物链的起点是浮游植物或底层植物,终点有乌鳢、鲇,共7条食物链。鲇与黄鳝的种间关系是捕食与竞争

。(2)假设种群数量是N,则N/第二次捕获的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数量/第二次捕获并标记的数量,即N/9=8/2,N=36。因为被标记个体不易于被捕获,所以第二次捕获的乌鳢中标记的值偏低,导致计算结果偏

高。(3)图2中,B是鲢鱼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E),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C)。乌鳢同化的能量为4.2×107kJ,则理论上该生态系统中从鲢鱼到乌鳢的能量传递效率为(4.

2×107kJ)÷(1.5×109kJ)×100%=2.8%。(4)因为棒花鱼的食物是底层植物,而水体富营养化后浮游植物密度显著提高,底层植物接受的光照减少,影响了生长和繁殖,导致棒花鱼食物来源减少。鲢鱼的食物是浮游植物,放养鲢鱼可以调节浮游植物的密

度。答案:(1)7捕食与竞争(2)36偏高(3)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2.8%(4)浮游植物密度显著提高,使底层植物因光照下降而减少(导致棒花鱼食物来源减少)放养鲢鱼17.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中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着不同的牧草,

这体现出群落的________结构。(2)图中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相关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是________,图中未标明的能量流动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

们合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若图中表示农田生态系统,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农民为达成上述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解析:(1)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草原中因不同区域土壤湿度不同而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出群落的水平结构。(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流经每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散失、流

向分解者和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因此图中未标明的能量流动去向是因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3)研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可采用除草、治虫等措施。答案:(1)水平(2)生产者固定

的太阳能叶绿体因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3)调整能量流动关系(确定载畜量)人工除草、除虫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