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9《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含解析)

DOC
  • 阅读 7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11.0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9《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9《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9《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含解析) .doc,共(5)页,211.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4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后限时集训(十九)(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21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A.甲、丁B.乙、丁C.乙、丙D.甲、丙2.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A.甲B.

乙C.丙D.丁1.D2.A[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图中显示了四国城市人口的比重及其比重的变化情况,由图可以看出,21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甲国,也是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城市化速度

发展最快的是丙国。](2019·台州模拟)下图中,图甲示意世界某国主要城市分布,图乙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主要城镇分布。读图,回答3~4题。甲乙3.关于图中城市(镇)分布及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B.图乙中城镇

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水运便利C.图甲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D.图乙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热量充足4.图甲中所示国家和我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化速度快C.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D.出现逆

城市化现象3.D4.B[第3题,图甲是墨西哥,主要城市分布在高原地区,因为高原地区气候相对凉爽,而同纬度的平原地区,闷热潮湿。图乙是我国的西藏地区,城镇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充足。第4题,墨西哥和我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都较快。

](2018·江淮十校联考)下图表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情况。读图,完成5~6题。5.据图可推断()A.目前北美洲平均城市化速度最慢B.亚洲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级阶段C.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正相关D.非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6.城市化可能会导致()A.生物多样性

增多B.雨季地表径流减少C.土地的质量改善D.城市热岛现象出现5.A6.D[第5题,读图中曲线可知,北美洲城市化速度最慢;亚洲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从图中可知欧洲和北美洲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但现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

;非洲地区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处于城市化发展阶段。第6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植被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能力差,大面积地面硬化,地表水不易下渗补给地下水,雨季地表径流增多;城市化过程必然是伴随着强烈的人类活动,这些活动对土地

的质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土壤侵蚀,打破养分平衡,导致生态功能下降,土地质量下降;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结构及下垫面特性的综合影响,易产生热岛效应。](2019·南阳模拟)

城镇化率指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

化水平。读我国城市化进程表,完成7~9题。2002年2012年年均增长城镇化率(%)30.0952.573.07%户籍人口比率(%)27.8935.292.38%举家迁移比率(%)22.3820.66-0.80%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千米)25973455655.7

8%7.2002~2012年,我国()A.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B.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C.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8.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A.环境污染逐步加剧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城镇人口增长过快D.城镇土地扩张过快9.为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下列

措施可行的是()A.兴建卫星城镇,增加城市人口容量B.扩大城市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C.调整行政区划,提高城市人口比重D.加快产业发展,繁荣区域社会经济7.A8.D9.D[第7题,从表中看我国户籍人口比率大于举家迁移比率,说明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A正确;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

只有52.57%,处于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第8题,表中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率大于城镇化率,说明城镇土地扩张过快,D正确。第9题,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阶段,提高城市化水平应加快产业发展,繁荣区域经济,D正确。](2019·蚌埠模拟)图1示意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

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2所示)。据此回答10~11题。图1图210.图1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A.防止人为践踏B.美化城市环境C.阻挡雨水杂物D.减少建设成本11.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A.热岛

问题B.内涝问题C.拥堵问题D.大气污染问题10.A11.B[第10题,路缘石狭窄且明显高于路面,是为了防止人为践踏种植池。第11题,图2中种植池低于路面,有利于路面排水和下渗。]二、非选择题12.(2019·青岛模拟)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5年工作和历史性变革时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我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含预测)。材料二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时

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平均气温差/℃5.26.05.46.05.5(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

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第(2)题,城乡一体化的地理意义需要从对城市和农村的影响方

面回答,其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第(3)题,城市中心区与郊区存在着热力环流,所以要合理规划城市,避免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环境受到热力环流的影响。[答案](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

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

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13.(2018·东莞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城市化是现

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下图为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含预测)。(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扩大。(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现以及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借鉴意义。(4)试说明我国城市化的主要

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问题。[解析]第(1)题,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是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是衡量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第(2)题,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有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迅速上升、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等。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第(3)题,英国和美国都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会因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出现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公共设施不足、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增大、资源短缺等问题;鉴于此,我国在城市化

发展中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注重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4)题,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可能产生的问题有环境质量下降、就业困难、用地紧张等。[答案](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城市

用地规模(2)表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动力:工业化、经济的发展。(3)问题: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公共卫生设施不足;空气及水污染严重,环境恶劣;人口就业压力

过大;犯罪率上升;疾病蔓延;资源短缺等。借鉴意义: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4)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原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迅速增长,大量农

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问题:绿地面积缩小,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用地紧张,耕地减少。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