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12《 抛体运动》(含解析)

DOC
  • 阅读 7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48.5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12《 抛体运动》(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12《 抛体运动》(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12《 抛体运动》(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检测12《 抛体运动》(含解析).doc,共(7)页,148.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4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抛体运动对点训练:抛体运动的基本规律1.(2018·杭州模拟)农历12月11日是千祥镇的交流会,程老师和他七岁的儿子在逛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游戏“套圈游戏”,套中啥,就可以拿走那样东西

,两元一次,程老师试了一次,套中了一个距离起点水平距离为2m的“熊大”雕像,他儿子看了,也心痒痒,想把距离起点相等水平距离的“光头强”雕像也套中。假设他们套圈的时候圈的运动是平抛运动,程老师抛圈的速度为2m/s,试问他儿子要将像套中,应怎么办()A

.大于2m/s的速度抛出B.等于2m/s的速度抛出C.小于2m/s的速度抛出D.无法判断解析:选A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可知,竖直方向h=12gt2,水平方向的位移x=vt=v2hg;由于程老师抛圈的速度为2m/s能够套住,他儿子的身高要低于他,要想套住必须增加水

平速度;所以A正确,B、C、D错误。2.(2018·佛山模拟)2016年起,我国空军出动“战神”轰-6K等战机赴南海战斗巡航。某次战备投弹训练,飞机在水平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投下一颗模拟弹。飞机飞行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在飞行员看来模拟弹做平抛运动B.模拟弹下落到海平面的时间为2hgC.在飞行员看来模拟弹做自由落体运动D.若战斗机做加速向下的俯冲运动,此时飞行员一定处于失重状态解析:选B模拟弹相对于地面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且水平速度与刚被投下时飞机的速度相同。由

于飞机做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增大,所以在飞行员看来模拟弹做的不是平抛运动,也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A、C错误。模拟弹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12gt2得t=2hg,故B正确。若战斗机做加速向下的俯冲运动,若飞机斜向下做

加速运动时,具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此时飞行员处于失重状态;若飞机斜向下做加速曲线运动时,有斜向上的向心加速度,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此时飞行员处于超重状态,故D错误。3.(2018·呼伦贝尔一模)如图所示,在同一平台上的O点水平抛出的三个物体,分别落到a、b、c

三点,则三个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a、vb、vc和运动的时间ta、tb、tc的关系分别是()A.va>vb>vcta>tb>tcB.va<vb<vcta=tb=tcC.va<vb<vcta>tb>tcD.va>vb>vcta<t

b<tc解析:选C三个物体落地的高度ha>hb>hc,根据h=12gt2,知ta>tb>tc,根据xa<xb<xc,x=vt知,a的水平位移最短,时间最长,则速度最小;c的水平位移最长,时间最短,则速度最大,所以有va<vb<vc。故C

正确,A、B、D错误。4.(2018·盐城一模)如图所示,从A点由静止释放一弹性小球,一段时间后与固定斜面上B点发生碰撞,碰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方向,又经过相同的时间落在地面上C点,已知地面上D点位于

B点正下方,B、D间距离为h,则()A.A、B两点间距离为h2B.A、B两点间距离为h4C.C、D两点间距离为2hD.C、D两点间距离为233h解析:选C小球在AB段自由下落,小球在BC段做平抛运动,两段过程运动时间相同,所以A、B两点间距离与B、D两点间距离相等

,均为h,故A、B错误;BC段平抛初速度v=2gh,运动的时间t=2hg,所以C、D两点间距离x=vt=2h,故C正确,D错误。5.[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0水平抛出,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大小变为2v0,不计

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1+22v0B.运动位移的大小为5v022gC.速度大小变为2v0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v0D.运动时间为v02g解析:选BC根据题述,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大小变为2v0,将该速度分解可得竖直速度等于v0,重力的

瞬时功率为P=mgv0,选项C正确;由v0=gt,解得运动时间为t=v0g,选项D错误;水平位移为x1=v0t=v02g,竖直位移y=12gt2=v022g,运动位移的大小为x=x12+y2=5v022g,选项B正确;该

过程平均速度大小为v=xt=5v02,选项A错误。对点训练:平抛运动与斜面的结合6.如图所示,斜面ABC放在水平面上,斜边BC长为l,倾角为30°,在斜面的上端B点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结果小球刚好落在斜面下端C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初速度v0的值为()A.12glB.122glC.1

23glD.125gl解析:选C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x=lcosθ=v0t,竖直方向的位移y=lsinθ=12gt2,联立可得v0=123gl,C正确。7.(2018·邯郸一中调研)如图,斜面A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为α,在A点正上方与C等高处水平抛出一小球,其速度垂直于斜面落到D点,则CD与DA的比为()A.1tanαB.12tanαC.1tan2αD.12tan2α解析:选D设小球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0,将D点的速度进行分解,水平方向的速度等于平抛运动的初速度,通过几何关系求解,得

竖直方向的末速度为v2=v0tanα,设该过程用时为t,则DA间水平距离为v0t,故DA=v0tcosα;CD间竖直距离为v2t2,故CD=v2t2sinα,得CDDA=12tan2α,故选D。8.(2018·淄博实验中学月考)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平抛一小球,经t

1时间落到斜面上B点处,若在A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水平抛出,经t2时间落到斜面上的C点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B∶AC=2∶1B.AB∶AC=4∶1C.t1∶t2=4∶1D.t1∶t2=2∶1解析:选B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的

位移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关系为tanθ=yx=12gt2v0t=gt2v0,则t=2v0tanθg,可知运动的时间与初速度成正比,所以t1∶t2=2∶1。竖直方向上下落的高度h=12gt2,可得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之比为4∶1。斜面上的距离s=hsinθ,知AB∶AC=4∶1。故选B。9.

[多选]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倾角为θ,将小球A从斜面顶端以速率v0水平向右抛出,击中了斜面上的P点。将小球B从空中某点以相同速率v0水平向左抛出,恰好垂直斜面击中Q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球A在击中P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为

φ,则tanθ=2tanφB.若小球A在击中P点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为φ,则tanφ=2tanθC.小球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tan2θ∶1D.小球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tan2θ∶1解析:选BC对于小球A,有ta

nθ=yx=12gt2v0t=gt2v0,得t=2v0tanθg,tanφ=vyv0=gtv0,则有tanφ=2tanθ,故A错误,B正确;对于小球B,tanθ=v0vy′=v0gt′,得t′=v0gtanθ,所以小球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

为t∶t′=2tan2θ∶1,故C正确,D错误。10.(2018·郑州模拟)如图所示,斜面体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高AB为2m,倾角为θ=37°,且D是斜面的中点,在A点和D点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

小球,结果两个小球恰能落在地面上的同一点,则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A.34mB.23mC.22mD.43m解析:选D设AB高为h,则从A点抛出的小球运动的时间t1=2hg,从D点抛出的小球运动的时间t2=2×h2g=hg,在水平方向上有:v0t1-v0t2=h2

tanθ,x=v0t1-htanθ代入数据得,x=43m,故D正确,A、B、C错误。考点综合训练11.(2018·连云港一检)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半径为R的圆柱体的正上方的P点将一个小球以水平速度v0沿垂直于圆柱体的轴线方

向抛出,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从圆柱体的Q点沿切线飞过,测得O、Q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小球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A.t=v0gtanθB.t=gtanθv0C.t=Rsinθv0D.t=Rcosθv0解析:选C小

球做平抛运动,tanθ=vyv0=gtv0,则时间t=v0tanθg,选项A、B错误;在水平方向上有Rsinθ=v0t,则t=Rsinθv0,选项C正确,D错误。12.[多选]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为H=45m处,有

一小球A以初速度v0=10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方向滑出,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A、B均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A落地时间为3sB.物块B运

动时间为3sC.物块B运动12.5m后停止D.A球落地时,A、B相距17.5m解析:选ACD根据H=12gt2得,t=2Hg=2×4510s=3s,故A正确;物块B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μg=0.4×10m/s2=4

m/s2,则B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v0a=104s=2.5s,滑行的距离x=v02t0=102×2.5m=12.5m,故B错误,C正确;A落地时,A的水平位移xA=v0t=10×3m=30m,B的位移xB=x=12.5m,则A、B相距Δ

x=(30-12.5)m=17.5m,故D正确。13.(2018·资阳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的底端有一质量m=1kg的凹形小滑块,小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现让小滑块以某一初速度v从斜面底端上滑,同时在斜面底端正上方有一小球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过0.4s

,小球恰好垂直斜面方向落入凹槽,此时,小滑块还在上滑过程中。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求:(1)小球水平抛出的速度v0;(2)小滑块的初速度v。解析:(1)设小球落入

凹槽时竖直速度为vy,则有:vy=gt=10×0.4m/s=4m/s因此有:v0=vytan37°=3m/s。(2)小球落入凹槽时的水平位移:x=v0t=3×0.4m=1.2m。则滑块的位移为:s=xcos37°=1.20.8m

=1.5m,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滑块上滑的加速度为:a=gsin37°+μgcos37°=8m/s2根据公式:s=vt-12at2v=5.35m/s。答案:(1)3m/s(2)5.35m/s14.(2018·宿迁模拟)如图所示

,练习雪道由倾斜部分AB段和水平部分BC段组成,其中倾斜雪道的倾角θ=45°,A处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5m。运动员每次练习时在A处都沿水平方向飞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1)求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tm。(2)运动员要落在AB

段,求其在A处飞出时的最大速度vm大小。(3)运动员在A处飞出的速度为v,当其落到BC段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试通过计算在图2中画出tanα-v图像。解析:(1)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对应运动员下落的高度H=5m,根据H=12gt2得,tm=2H

g=2×510s=1s。(2)若运动员落在斜面上,速度最大时恰好落在B点,由于θ=45°,则运动员的水平位移:x=H=5m则运动员在A处飞出时的最大初速度:vm=xt=51m/s=5m/s。(3)运动员到达BC段时,下落的时间是1s,则落地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gtm=10×1m/s=

10m/s运动员到达BC段的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不变,到达B点的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5m/s,所以到达B点时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满足:tanα=vmvy=510=12在BC段:tanα=vvy=110v所以画出tanα-v图像如图所示。答案:(1)1s(2)5m/s(3)见解析图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