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 功与滑轮组(含答案)

DOC
  • 阅读 5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222.5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 功与滑轮组(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 功与滑轮组(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 功与滑轮组(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5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 功与滑轮组(含答案).doc,共(8)页,222.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3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功与滑轮题一: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题二: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滑轮组的绕线。题三: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的高度/m绳端的拉力/N绳端移动

的距离/m机械效率140.101.80.3260.102.50.3360.152.5(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二次实验中,2s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m,则它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3

)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4)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W1有_______W2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______η2(两空均选填“>”“=”或“<”)。由此可知,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题四: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序号动滑物重G动/N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m绳端受到的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η/%10.510.10.60.355.620.520.11.00.366.730.540.10.3(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2)实验中,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在测量绳端所受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____(选填“保

持静止”或“匀速上升”)。(3)第三次试验时,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①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要提高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题五:图示为某健身器械结构示意图,其中每个小滑

轮质量为1kg,重物质量为20kg。(不计摩擦、空气阻力和绳子重力。g取10N/kg)(1)图中滑轮A属于___________(选填“动滑轮”或“定滑轮”);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匀速拉动绳子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比他不拉绳子时要_

_______(选填“大”或“小”);(2)使重物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施加的拉力至少是多大?(3)若每分钟将重物提起15次,每次匀速提起的高度为60cm,求人做功的平均功率。题六:健身用的拉力器结构如图所示,在拉杆处用力

往下拉,能把配重提起从而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1)该拉力器中滑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拉力器的配重是由许多块金属块组成,其中每一块金属块的质量为5千克,底面积为250厘米2,求一块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3)小明用250牛的

拉力向下拉动拉杆,使配重块匀速升高40厘米,一分钟小明连续做了30次,求小明锻炼时功率为多少?题七: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是125N,在10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动滑轮重是50NB.物体重是375NC.拉力F的功率是25WD.拉力F做的功是750J题八: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50N,用这个滑轮组把质量为45kg的重物在2s内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125NB.在2s内拉力的功率为500WC.该套装置的机械效率为60%D.若所挂物体越重,该滑轮组机械效率越小题九:如图甲所示为小科设计的滑轮组装置,其中滑块A置于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水平面上,重物B的重力GB可改变(动滑轮重不计)。小

科在某次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记录了一些数据,并绘制成曲线,即重物B的重力GB、滑块A运动速度v,滑块A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s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分别如图乙、丙、丁所示。若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跨过滑轮的绳或竖直或水平,A距水

平面上的定滑轮、B距水平面均足够远。(1)由图丙可知,重物B在哪个时间段内匀速下降?(2)求出在4~6s内,水平绳对A的拉力做的功;(3)求出在2~4s内,重力GB做功的功率;(4)求出在2~4s内,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题十: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200N,体积为5×10﹣3m3的重物A提升到高处,小芳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芳同学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拉力F竖直向下拉绳时,重物的移动速度v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丁所示,求:(1)在0~2s内

,拉力F做的功W;(2)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P;(3)如果重物A浸没在水中,用同样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A,拉力F=62.5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不计水对A的阻力,重物A在运动过程中未露出水面,g取10N/kg)参考答案题一:如图所示。详解:由分

析可知,动滑轮上承重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根据题意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是绳子股数最多,即五股绕线的方法。题二:如图所示详解:当n为偶数时,承担物重的有4段绳子;n为奇数时,承担物重的有3段绳子,同时还会有一个

动滑轮没法利用,因此n=4时最省力,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将绳子的固定端连在定滑轮上,如上图所示。题三:(1)匀速(2)0.05(3)0.4580%(4)<<增加物重详解:(1)实验中应该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

测力计,以保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2)钩码运动的速度为:v=ht=0.1m2s=0.05m/s;(3)由图示可知,滑轮组承重绳子有效股数n=3,第3次测量中,绳端移动的距离s=nh=3×0.15m=0.4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3=总=WGhWF

s有=6N0.15m2.5N0.45m×100%=80%;(4)根据第1次和第2次数据可知,有用功分别为:W有1=G1h1=4N×0.1m=0.4J;W有2=G2h2=6N×0.1m=0.6J;总功分别为:W总1=F1s

1=1.8N×0.3m=0.54J;W总2=F2s2=2.5N×0.3m=0.75J;机械效率分别为:η1=总1WW有1=0.4J0.54J×100%≈74%;η2=总2WW有2=0.6J0.75J×

100%=80%;两次所用滑轮组相同,但第二次物重大于第1次物重,机械效率也大于第一次的机械效率,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题四:(1)如图(2)匀速上升(3)1.874.1(4)①变大克服摩擦做功更多②增加提起的物重或减轻动滑轮重详解:(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钩码上升高度h的3倍,说明由三段绳子承担物重,故滑轮组的绕线情况如图所示;(2)在缓慢提升物体时,还需克服机械摩擦做功,所以为了测量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需在缓慢匀速提升时读数;(3)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

所以拉力F=1.8N,第三次试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总=WGhWFs有=4N0.1m1.8N0.3m×100%≈74.1%;(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①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绳子间的摩擦力做的功;随着物重的增大,动滑轮的重力

不变,物重越大,摩擦力越大,所以额外功变大;②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可以增大提升的物重、换用轻质的动滑轮、减小摩擦等。题五:(1)动滑轮小(2)410N(3)30.75W详解:(1)图中滑轮A随物体一块移动,所以它是动滑轮

;站在水平地面上的人匀速拉动绳子时,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绳子对人也有一个向上的拉力,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根据p=FS可知,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力减小,压强也会减小;(2)人对绳子施加的拉力:F=2G物+G动=2m物g+m动g

=2×20kg×10N/kg+1kg×10N/kg=410N;(3)拉力移动距离s=12h=12×0.6m=0.3m,拉一次做的功:W=Fs=410N×0.3m=123J,拉15次做的总功:W总=15W=15×123J=1845

J,拉力的功率P=总Wt=1845J60s=30.75W。题六:(1)改变力的方向(2)2×103Pa(3)50W详解:(1)该拉力器中滑轮A是定滑轮,因为有定滑轮所以能改变力的方向,向上提重物通过定滑轮改变力方向,向下拉绳子即可把重物提上去。(2)F=G=mg=5kg×10N/k

g=50N,S=250cm2=2.5×10﹣2m2,压强为;p=FS=2250N2.510m=2×103Pa;(3)拉动拉杆一次做功W=Fs=250N×0.4m=100J,则做了30次所做的功W总=W×30=100J×30=3000J,∴功率P=总Wt=

3000J60s=50W。题七:D详解:由图知,s=3h=3×2m=6m,拉力做功:W总=Fs=125N×6m=750J,故D正确;拉力做功功率:P=总Wt=750J10s=75W,故C错;∵η=总WW有,∴W有=W总×η=750J×80%=600J,∵W有=

Gh,∴提升的物体重:G=Wh有=600J2m=300N,故B错;∵W总=W有+W额,∴W额=W总﹣W有=750J﹣600J=150J,又∵不计绳重和摩擦,W额=G轮h,∴动滑轮重:G轮=额Wh=150J2m=75N,故A错。故选D。题八:B详解:物体受到的

重力为G=mg=45kg×10N/kg=450N;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有3段,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G+G动)=13×(450N+50N)≈167N,故A错误;在2s内拉力的功率:P=总Wt=F

st=500N32m32s=500W,故B正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总WW有×100%=GhFs×100%=3GF×100%=450N5003N3×100%=90%,故C错误;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重力一定,滑轮组提起的物重越大,有用功越多,但额外功不变,所以机械效率越高,故D错误。故选

B。题九:(1)4~6s(2)600J(3)250W(4)15N详解:(1)根据图丙可知,在4~6s内,重物B匀速下降;(2)根据图乙可知,在4~6s内,GB=30N,A和B均做匀速运动,A向左滑行的距离:s=vt

=20m/s×(6s﹣4s)=40m,A受水平绳的拉力:F=12(GB+G)=12×30N=15N,水平绳对A的拉力做的功:W=Fs=15N×40m=600J;(3)根据图乙可知,在2~4s内,重力GB=50N;根据图丁可知,A向左滑行的距离s′=20m,B下降的距离h=s′=×20

m=10m,WGB′=GB′h′=50N×10m=500J,功率:P=GBWt=500J2s=250W。(4)在4~6s内,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的平衡条件:f=F=15N因为物体A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均不变,因此A在2~4s内所

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即A在2~4s内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也为15N。题十:(1)202.5J(2)360W(3)80%详解:(1)由图丁可知,在0~1s内,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做功为零;在1~2s内,拉力F1=90N,

重物上升高度h1=0.75m,因为从动滑轮上直接引出的绳子股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距离s1=3h1=3×0.75m=2.25m,拉力做的功:W=F1s1=90N×2.25m=202.5J;(2)由图可知在2~3s内

,重物做匀速运动,v=1.50m/s,拉力F2=80N,所以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速度v′=3v=3×1.50m/s=4.5m/s,由P=WFstt=Fv可得,拉力做功功率:P=F2v′=80N×4.5m/s=360W;(3)如果重物A浸没在水中,重

物A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物=1.0×103kg/m3×10N/kg×5×10﹣3m3=50N,此时滑轮组提升的重力:G′=G﹣F浮=200N﹣50N=150N,根据η=总=WGhWFs有=GhnFh=GnF可得,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3GF=150N362.5N=80%。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