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2节 海水“晒盐” 同步测试(含答案).doc,共(9)页,301.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2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海水“晒盐”第1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01知识管理1.海水晒盐方法:__盐田法__,也称太阳能蒸发法。原理:先将海水(或海边地下卤水)引入__蒸发__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__结晶__池,继续日晒,海
水就会成为食盐的__饱和__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流程:条件:需要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地区选择大片平坦的海边滩涂,构筑盐田。2.饱和溶液人判断方法:(1)在某温度下的溶液中加该溶液的溶质看是否能够溶解,若不能继
续溶解,则说明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2)在某温度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3)相互转化:3.结晶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__饱和__溶液里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海水晒盐的过程称为__蒸发结晶__。02基础题考点1海水晒盐的原理和过
程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D)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2.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
质量分数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3.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开发
前景广阔。请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淡化:世界上已采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20多种,目前普遍采用__多级闪急蒸馏__法。(2)海水“晒盐”:海水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其过程如下:图中的①是__蒸发__池,②是__结晶__池,图中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饱和__(填“饱
和”或“不饱和”)溶液。考点2蒸发结晶4.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A)A.结晶法B.过滤法C.溶解法D.蒸馏法5.我国的海岸线幅员辽阔,有充足的海水资源。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
分蒸发获得粗盐。在此过程中(B)A.溶剂的质量不变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D.氯化钠的溶液质量保持不变6.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中应用了结晶方法的是
(D)A.除去水中的泥沙B.分离豆浆和豆渣C.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铁粉D.用海水晒盐7.根据课本中“活动天地——蒸发结晶”实验填空:(1)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表面吹热风,目的是__加快水分蒸发__,从微观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是__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__。(2)此结晶方法被称作__蒸发结晶__
。(3)将不饱和氯化钠溶液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自然放置在空气中,__能__(填“能”或“不能”)得到食盐晶体。03中档题8.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风吹日晒蒸发海水中的水分,使氯化钠晶体析出。下图能正确表示海水晒盐过程中,海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A%)
与蒸发时间(t)的关系是(C)9.海水晒盐过程中,析出粗盐后剩余的溶液成为“苦卤”,关于苦卤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苦卤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B.苦卤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的大C.苦卤通电可以制得金属镁D.苦卤也是一
种重要的化工原料10.下列是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从海水制备精盐的流程图:此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实验方法是(D)A.蒸发B.结晶C.过滤D.蒸馏11.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经过第①步操作,海水中
的成分基本不变B.蒸发池中,氯化钠溶液逐渐变浓C.经过第③步的操作,进入结晶池后,继续蒸发水,有④发生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12.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
中,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__不变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在蒸发池中,经过风吹日晒使水分部分蒸发,蒸发的水分子组成__不变__(填“不变”或“改变”)。(3)在结晶池中,继续风吹日晒,海水就会变为食盐的__饱和溶液__。(4)析出粗盐
后,母液中氯化钠的浓度__改变__(填“不变”或“改变”)。(5)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__17.5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04拓展题13.1
L海水在逐渐浓缩过程中析出盐的种类和质量(单位:g)的关系如表所示:(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普通海水的密度小于__1.13__g/mL。(2)在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卤水的密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__1.21__g·mL-1~1.26__g·mL-1范围
内__。为什么?原因是__在这个范围内,氯化钠析出量较大,且杂质析出量较小__。第2课时溶解度01知识管理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__100__g溶剂里达到__饱和__状态
时所溶解的质量。影响因素:物质本身的性质、溶剂的__种类__、__温度__。方法点拨: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②标准:在__100__克溶剂里;③状态:达到__饱和__状态;④单位:“克(g
)”。易混点拨:溶解度和溶解性不一样。物质的溶解度是对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性决定溶解度的大小,溶解度反映物质的溶解性。2.气体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压强、一定温度下1体积水最多溶解气体的体积数。影响因素:气体本身的性质、__温
度__、__压强__。变化规律:在一定压强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__小__;在一定的温度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__大__。3.溶解度曲线点:(1)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某一温度时的__溶解度__。(2)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某
一温度时的__溶解度相等__,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线: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增大__,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2)少
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很小__,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NaCl;(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减小__,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面:(1)曲线及曲线上面所表示的溶液为__饱和__溶液。(2)曲线下面所
表示的溶液为__不饱和__溶液。降温结晶: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可采用__冷却热饱和溶液__的方法,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02基础题考点1溶解性1.如果进行蔗糖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则必须控制的条件是(D)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溶质质量④溶剂质量⑤溶剂种类A.①
②B.①⑤C.②③④D.①④⑤考点2溶解度的概念与意义2.下列加速物质溶解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A)A.加热B.水量C.振荡与搅拌D.把固体研细3.下列对“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D)A.20℃时,31
.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B.20℃时,10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C.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4.若要增加汽水中的二氧化碳,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D)A.增加水量B.持续通二氧化碳C.升温D.加压5.20℃时,50g水最多可溶解5gA物质;40℃时,100g水最多可溶解10gB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是(D)A.A>BB.B>AC.A=BD.无法比较6.(2018·贵港)下表是NaCl和Na2CO3在不
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30℃B.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C.40℃时,5gNaCl中加10g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26.3%的溶液D.40℃时
,9gNa2C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10℃,析出固体的质量为7g考点3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7.(2018·德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40℃时,乙的饱和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8.(2017·聊城)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c_
_。(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b__的相等。(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不饱和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A
__(填字母序号)。A.a>bB.a=bC.a<bD.不能确定03中档题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而变化的是(C)A.夏季,鱼塘中的鱼常常会浮在水面呼吸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冒
出D.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产生10.(2018·枣庄)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图中给出了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6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硫酸铵B.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t℃时,将30g氯化铵加入
50g水中,最终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D.80℃时,等质量的氯化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少的是氯化铵溶液11.已知: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温度/℃溶解度/g物质1020304050
607080NaCl35.836.036.336.637.037.337.838.4KNO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1)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大的是_
_硝酸钾(或KNO3)__;T℃时,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T介于__20__℃~30__℃__之间(从上表温度中选取最近的两个数值)。(2)80℃时,将氯化钠和硝酸钾各100g的混合物,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的物质是__NaCl__;将所得溶液冷却
到10℃时,溶液的质量是__156.7__g。12.(2017·达州)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__降温结晶__的方法提纯X。(2)t2℃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Y>X=Z__。(3)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20%__。(4)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液质量没有变化的是_
_Z__。04拓展题13.(2017·泰安)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烧杯①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烧杯①的
溶液是硝酸钾溶液C.烧杯②的溶液升温到t2℃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D.若烧杯①和烧杯②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第3课时粗盐的提纯01知识管理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目的:除去粗盐中的杂质。步骤:(1)__溶解__:将
粗盐加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里溶解。(2)__过滤__:过滤时遵循“一贴、二低、三靠”。(3)__蒸发结晶__:把所得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温馨提示:玻璃棒的作用有:①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食盐的溶解;②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③
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2.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方法:应向食盐水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BaCl2)除去溶液中的__硫酸根__离子,然后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NaOH)除去溶液中的_
_镁__离子,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Na2CO3)除去溶液中的钙离子和过量的__钡__离子,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加入适量的__盐酸__,将溶液的pH调为7,除去多余的CO2-3、OH-,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结晶即得精盐。原理
:Na2SO4+BaCl2===__BaSO4↓+2NaCl__;MgCl2+2NaOH===__2NaCl+Mg(OH)2↓__;Na2CO3+CaCl2===__CaCO3↓+2NaCl____;Na2CO3+2HCl===__2NaCl+H2O+CO2↑__;NaOH+HCl==
=__NaCl+H2O__。温馨提示:Na2CO3必须放在BaCl2之后,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3.结晶降温结晶: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可采用__降温结晶__的方法得到硝酸钾。蒸发结晶: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可采用__蒸发结晶__的方法得到氯化钠。02基础题考
点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1.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A)A.捣碎研细B.搅拌溶解C.引流浊液D.搅拌防溅2.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地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D.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考点2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3.(2018·崇左)粗盐含有少
量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①NaOH;②Na2CO3;③BaCl2溶液,过滤,再加入④稀盐酸使溶液的pH=7,将最后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②
④4.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某班同学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_过滤__,该操作的目的是__除去难溶性杂质__。(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
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MgCl2+2NaOH===Mg(OH)2↓+2NaCl__;步骤⑥的作用是__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__。(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_在实验
过程中有氯化钠生成__。考点3结晶5.从混有少量NaCl的KNO3中分离NaCl有如下的操作:①过滤;②降温;③在高温下加适量的水溶解;④用少量水洗涤;⑤蒸干。顺序正确的是(C)A.①③②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④②⑤03中档题6.(2017·青岛)为除去粗盐中含有
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B.操作⑥
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7.工业上用海水获取粗盐以及实验室用粗盐制得精盐都包含许多化学实验知识,分析以下过程后填写下列空白:海水―→粗盐――→操作
Ⅰ甲――→操作Ⅱ乙――→蒸发精盐(1)操作Ⅰ的名称是__溶解__;(2)海水晒盐与上述操作中__蒸发__的原理相同;(3)上述操作可能用到下列装置,装置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漏斗__,用甲制取淡水可选
用装置__B__(填序号)。8.(2017·德阳)实验室中有一包由KCl、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和CaCl2,得到纯净的KCl,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X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__Ba(OH)2+MgSO4===BaSO4↓+Mg(OH)2↓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复分解反应__。(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K2CO3__。(3)该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__除去滤液Ⅱ中的KOH和多余的K2CO3__。9.(2018·济宁)海水晒制粗盐的主要成分为N
aCl,还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MgSO4、泥沙等杂质。下面是由粗盐获取较纯净精盐的一种方法:请分析上面流程图示,回答:(1)为除去MgCl2、CaCl2、MgSO4可溶性杂质,操作Ⅰ中依次加
入的物质(过量)和顺序,合理的是__AD__;A.NaOH、BaCl2、Na2CO3B.Ba(NO3)2、Na2CO3、NaOHC.Na2CO3、BaCl2、NaOHD.BaCl2、NaOH、Na2CO3(2)操作Ⅰ过量加入各物质的目的是__使欲除去的物质完全反应__;(3)为获取较纯净
精盐,操作Ⅰ的具体方法是__边加入除杂试剂边用玻璃棒搅拌__。04拓展题10.(2017·德阳)实验室有一包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硝酸钾。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操作。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D)A
.操作Ⅰ~操作Ⅲ分别是溶解、加热蒸发、过滤B.操作Ⅰ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溶液中分离除去C.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D.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