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 11.1化学与能源开发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共(11)页,105.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60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1化学与能源开发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煤C.天然气D.乙醇2.目前,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从物质转化角度看,循环经济是化学物质循环流动性经济,即“资源
——产品——再生资源”;而传统的工业生产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氢气是未来理想的能源,水是未来氢气之源。理想的氢元素循环如右图所示。氢气是高效清洁的新能源,但近来有研究表明,氢气的大量使用可能会大面积破坏臭氧层。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能
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B.化学反应不仅能为人类提供有用的物质,而且能够消除对人类有害的物质C.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废物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D.在“资源——产品——废物”的生产过程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变化表
现为吸收热量的是()A.镁和盐酸反应B.氢气燃烧C.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D.氢氧化钠固体投入水中4.胡锦涛在2009年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上特别强调:“„„要注意开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特
别是青少年的节能环保意识„„”。下列做法符合上述要求的是()A.用流水漂洗衣物B.在实验中,按任意量取用药品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5.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nH2O.下列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燃冰”不是冰,是化合物B.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
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C.“可燃冰”是混合物D.“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6.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石油D.煤7.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石油C.
风能D.地热8.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约能源.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A.电解水:2H202H2↑+O2↑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H2+CO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2OCO+3H2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煤油燃烧产生火焰和黑烟,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B.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能量D.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二、填空题(共4题;共15分)10.现有下列能源:化石燃料、太阳能、煤气、汽油、沼气、氢能、生物燃料、水能、电能.请根据
能源的类型填空:能源类型定义实例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________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的能源________可再生能源不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利用而减少的能源________非再生能源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利用而减少的能源_____
___11.电池是一种将________能直接转化成________的装置,在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物质发生________变化,将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12.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它具有①资源丰富②产热高③燃烧产物是水,
不污染环境这三大优点,从社会进步和发展要求的角度,你认为它作为一种能源和现有其它能源物质比较,最大的一条优点是________(填序号).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正致力于研发氢气的获得技术,我们知道电解水可产生氢气,但此法不宜大面积使用,理由是________,你认为科学家们目前主要研究点在哪里?__
______.13.化学为交通运输做出很多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2)飞机外壳用的主要材料是硬铝,它属于________(填序号);A.合成材料B.金属材料C.复合材料(3)载人航天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
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达到高温,引起高氯酸铵发生分解,产生空气中含量第一、第二的两种气体、一种常见的液态氧化物和氯气.写出高氯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三、综合题(共
2题;共9分)14.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石油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天然气是一种燃烧放出热量大且产物污染小.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_______;(3)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4)“低碳经济”是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
念的是________(填序号)。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C.通过提高电价,从而减少居民用电量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15.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
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2)我们的家庭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人们正在选择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常见的
新能源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四、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4分)16.北京市为了控制汽车尾气给空气造成的污染,在燃料的使用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使用天然气、氢动力、乙醇汽油等作为燃料.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物质乙醇氧气XY反应前质量(g)304800反应后质量
(g)7044m(1)汽车使用氢动力的优点有________(至少答两点);(2)以色列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其制取氢气的原理是:硼(B)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3)在5.6g混有少量镁粉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A.大于0.2gB.等于0.2gC.小于0.2g(4)在密闭容器中,将乙醇(C2H5OH)放人氧气中燃烧,若生成物均为化合物,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确定未
知物Y反应后的质量m为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石油的形成过程判断.B、根据煤的形成过程判断.C、根据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判断.D、根据乙醇的制取方法判断.【解答】A、石油是古代海洋生物的遗体
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错误.B、煤是古代植物的遗体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错误.C、天然气常与石油伴生,也是古代海洋生物的遗体经若干年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错误.D、乙醇是用高粱、玉米等植物的种子经发酵和
蒸馏后制得的,是可再生能源,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在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特别是氢能的分类、优点、制取方法、方案评价、技术困难和前景等.2.【答案】D【解析】【解答】A.根
据题中信息,推行循环经济能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说法正确;B.化学反应既能为人类提供有用的物质,也能够消除对人类有害的物质,说法正确;C.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废物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可以化废为宝,
说法正确.D、在“资源--产品--废物”的生产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说法错误;故选D.【分析】根据信息及日常生活知识【解答】我国能源危机要发展新能源,化学反应是一把双刃剑,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信
息题的阅读量较大,但落点较低,能根据信息进行提炼加工并解答有关问题是本题得分关健.3.【答案】C【解析】【解答】解: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B、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
选项错误.C、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故选项正确.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个别的化合
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只有持续加热才反应的,一般为吸热反应;反之,一般为放热反应.也可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来判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否则吸热反应.结合
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4.【答案】D【解析】【分析】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考虑.【解答】解;A、用流水漂洗衣物会污染水源.故A不适合;B、在实验中,按任意量取用药品,会
造成浪费.故B不适合;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故C不适合;D、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故D适合.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
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5.【答案】C【解析】【解答】解:A、可燃冰”不是冰,是化合物,冰是固态的水.故A叙述正确;B、可燃冰因其外观象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故B叙述正确;C、可燃冰”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叙述不正确;D、“
可燃冰”有可燃性,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故D叙述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可燃冰的组成、分类、性质及应用分析回答.6.【答案】B【解析】【解答】解: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
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太阳能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煤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B.【分析】
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连续利用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7.【答案】B【解析】【解答】解: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太阳能、风能
、地热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B.【分析】本题属于有关能源的问题,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8.【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电解水:2H2O2H2↑+O2↑制取氢气,要消耗电能.
故A错误;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H2+CO制取氢气,要消耗燃料提供高温.故B错误;C、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取氢气是最节能的,不消耗我们的能源.故C正确;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2OCO+3
H2制取氢气,要消耗燃料提供高温.故D错误;故选C.【分析】为了现“低碳经济”,我们在制取氢气的过程中要考虑节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取氢气是最节能的,不消耗我们的能源.而电解水:2H2O2H2↑+O2↑制取氢气,要消耗电能,不是最节能的.9.【答案】C【解析】A.燃料
燃烧放热发光,化学能变为热能和光能,正确;B.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正确;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储存能量,故错误;D.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0.【答案】化石燃料、太阳能、水能、生物燃料;煤气、氢能、电能、汽油、沼气;太阳能、生物能、水能;化石燃料、煤
气、汽油【解析】【解答】解: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化石燃料、太阳能、水能、生物燃料;由一次性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而来的能源:煤气、氢能、电能、汽油、沼气;不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利用而减少的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随其本身的转化
或被人类利用而减少的能源:化石燃料、煤气、汽油;故答案为:一次能源:化石燃料、太阳能、水能、生物燃料;二次能源:煤气、氢能、电能、汽油、沼气;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水能;分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煤气、汽油;【分析】此题是关于能
源类型的判断的一道题型,解题时允许答案的重复性,但是不能误选.11.【答案】化学;电能;化学;化学;电能【解析】【解答】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分析】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能量转化效率高,废弃电池
如果乱扔乱放,会造成环境污染。12.【答案】③;耗能太大;廉价成本制氢【解析】【解答】解:根据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可以看出,最大的优点是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但是使用电解水的方法生产氢气,消耗的能源太大,科学家目前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廉价的制取氢气,即降低制氢成本.故填:
③,耗能太大,廉价成本制氢.【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气燃烧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空气,但是使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氢气时,消耗的能源太大,一旦降低生产氢气的成本,氢气会成为普遍使用的能源.13.【答案】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2NH4ClO4N2↑+
2O2↑+4H2O+Cl2↑【解析】【解答】解:(1)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填: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硬铝是铝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3)高氯酸铵分解生成氮气、氧气、水和氯气
,化学方程式为:2NH4ClO4N2↑+2O2↑+4H2O+Cl2↑;答案:(1)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B(3)2NH4ClO4N2↑+2O2↑+4H2O+Cl2↑;【分析】(1)根
据能量转化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硬铝是铝的合金进行解答;(3)根据高氯酸铵分解生成氮气、氧气、水和氯气进行解答.三、综合题14.【答案】(1)不可再生(2)CH4+2O22H2O+CO2(3)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或石油)的着
火点以下(4)B,D【解析】【解答】解:(1)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CH4+2O22H2O+CO2;(3)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或石油)的着火点以下;(4)“低碳经济”理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
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符合这一理念的是:BD。故答案为:不可再生;CH4+2O22H2O+CO2;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或石油)的着火点以下;BD。【分
析】物质的通途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得到的灭火原理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15.【答案】(1)石油(2)CH4+2O22H2O+CO2(3)风能、太阳能、核能等【解析】【解答】(1)常见
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3)新能源是不产生污染物的能源,常见的新能源有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故答案
为:石油;CH4+2O22H2O+CO2;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能源的分类,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四、实验探究题16.【答案】(1)无污染,放热多,资源丰富(2)2B+6H2O2B(OH)3+3H2(3)A(4)27【解析】【解答】解:(1
)用水来制取氢气所以氢资源丰富,氢气中只有氢元素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在这三大优点中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最大的优点;(2)反应物为硼(B)与水蒸气,生成物为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利用
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3)假设5.6g全部是铁,通过计算可知生成氢气正好为0.2g,又因为等质量的镁和等质量的铁与足量酸反应时,镁产生的氢气多,所以混有少量镁粉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大于0.2g;(4)反应后质量多了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少了属于反应物,质量不变看成催
化剂:乙醇属于反应物消耗了23g,氧气属于反应物消耗了48g,X是生成物,生成了4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还缺少27g的生成物,所以Y是生成物,并且生成了27g.故答案为:(1)无污染,放热多,资源丰富
;(2)2B+6H2O2B(OH)3+3H2(3)A;(4)27.【分析】(1)根据氢气的特点:制取氢气的资源丰富,燃烧产物无污染,反应放热情况考虑;(2)根据写方程式的注意事项考虑: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3)先假设5.6g全部是铁,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再比较等质量的镁和等
质量的铁产生氢气的多少进行进一步分析;(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考虑本题: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