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10《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解析)

DOC
  • 阅读 7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362.000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10《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10《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10《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10《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含解析) .doc,共(7)页,362.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56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讲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时冲关十(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河北质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

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有关专业人员探索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取得良好效果。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指的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建设前后水文

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下图示意一般城市和海绵城市雨水排放系统。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城市建设,属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一部分的是()A.拓宽下水道、增加主干道坡度B.路面铺设透水材料,绿色屋顶蓄

水C.裁弯取直河道,改变河流流向D.道路旁修建水渠、校园操场塑胶化2.与一般城市相比,海绵城市的水体排放量占比较低主要是由于()A.雨季回灌,地下水储量增加B.枯枝落叶积存,地表径流缓慢C.热岛效应缓解,降水强度降低D.洼地增多、土地硬化面积减少解析:1.B2.D[第

1题,由材料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含义,可判断增加路面透水性和植被的措施,属于该系统组成部分。第2题,海绵城市降水后,水体能更多地进入到地下或储存在地表低洼处,则排放到域外的水体较少,即D正确。](2019·山西六校联考)苏木吉林湖是我国的一个湖泊,其位于低洼

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读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图(图Ⅰ)及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图Ⅱ),完成3~5题。3.苏木吉林湖()A.位于青藏高原B.处于湿润地区C.湖盆呈

漏斗状D.湖面海拔1180m4.苏木吉林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A.邻湖湖水B.大气降水C.高山冰雪融水D.地下水5.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①淡水湖泊,含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②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③周围地势高,导

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④离冬季风发源地远,沿湖地区植被茂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3.C4.D5.B[第3题,图示等水位线,外围海拔高处较稀疏、湖盆部海拔低且密集,说明湖盆形状口大底小,呈漏斗状,则C正确。材

料显示“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说明位于沙漠地区,则B错误;图示离湖泊最近的等水位线为1180米,湖面要低于该高程,且湖面应不断变化,则D错误。第4题,图示总补给量冬春较少,夏秋较多,常年变化不大,与地下水补给特点一致,则可能是地下水补给。第5题,该地气候干旱、海

拔高,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温低;处于被沙山包围的低洼区域,周围沙山也对风起到阻挡作用而风速较小;故②③说法正确。沙漠地区湖泊多为咸水湖,湖泊周边为沙山而植被稀疏,则①④错误。](2019·江西九江模拟)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

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完成6~7题。6.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7.芦苇是淡水植物。对L湖东、西两岸

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主导风向B.湖水含盐量高低C.沿岸坡度陡缓D.土壤肥沃程度解析:6.D7.A[第6题,芦苇是淡水植物。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甲河流入L湖,乙河流出L湖;则该湖西侧有甲河补

给淡水、又有乙河起到排盐作用,而使西侧湖水为淡水,适宜芦苇生长;东侧盐度高而不适宜芦苇生长。第7题,芦苇是淡水浅水域生长的植物,其生长受水面深浅、盐度高低和土壤肥力影响,与风向无关。]下图分别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图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

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b)。读图完成8~9题。8.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9.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河道淤积B.河谷变宽C.湖泊分

流D.湖水补给量减小解析:8.D9.C[第8题,可以根据洪峰出现的早晚和河流上下游关系来判断暴雨发生的位置。甲水文站先出现洪峰,且甲水文站在上游,乙水文站在下游,说明此次局地暴雨发生在甲水文站上游,即图a中的④地。第9题,可以根据湖泊的位置和河流上下游关系推

断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的原因。甲、乙水文站之间河道淤积和河谷变宽分别会导致乙水文站水位升高和降低,但不会对乙水文站观测到的流量产生影响;湖水补给发生在河流枯水期,而此时是河流丰水期;从图a可知,甲、乙水文站之间的湖泊

恰好分流了干流的部分洪水,才使湖泊下游的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变小。]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有深厚的砂砾堆积层,下图为该区域某地平行于海岸线的一段剖面图,其中实线为该区域地表海拔高度,虚线表示潜水埋藏深度。读图,完成10~11题。10.最可能出现海水入侵,地下水变成咸水的是()A.甲B.乙C.丙D.

丁1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下述说法最可信的是()A.甲为湿地B.丙处地下水质最差C.地下水从丙流向乙D.丙为城市区域解析:10.D11.A[第10题,根据潜水埋藏深度绘出潜水水位线(见下图),可知丁处地下水位异常偏低,为地下水漏斗区;而当地位于沿海,地下水漏

斗容易导致海水入侵,从而使地下水变咸。第11题,由图可知,甲处地下水出露地表,最可能为湿地。地下水流向应该是从水位高处向低处流,由乙流向丙;城市区域因为开采或者地面硬化影响下渗使得地下水位偏低,丁为城市区域,且可能有海水

入侵而水质最差。]二、非选择题(共46分)12.(2019·河南安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全长1659千米,流域面积76.6万平方千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下图是朱

巴河流域示意图。(1)描述朱巴河的水系特征。(8分)(2)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8分)(3)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于两岸地面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即可。第(2)题,可从河流补给减少和支出增加角度分析。第(3)题,运用“地上河

”知识分析,即自然原因是“泥沙+堆积”。答案:(1)总体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大;上游支流多,中下游支流少;河流上游落差大等。(2)下游流域由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降水逐渐减少;蒸发旺盛,下渗增加;下游部分河段出现地上河现象,无支流

汇入。(3)上游山区落差较大,水蚀作用强,河流携带大量沙石;卢格以下部分河段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升;在人为筑堤束水情况下导致河床高出两岸地面。13.(2019·太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西海固是宁夏南部西吉、海原、固原等7个国家级贫困

县市的统称。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将“西海固”确定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清水河是“西海固”地区的主要河流,该河河水苦涩,矿化度高,一般不能直接引用。下图示意清水河水系分布,下表是清水河主要水利工程统计资料。

中型水库小型水库塘坝机井水窖数量7643873183748蓄水量(万m3)411430174171858265(1)概括西海固地区的水资源特点。(8分)(2)推测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6分)(3)该地区家家户户在院

落里面建有水窖,用来蓄积各种淡水,供人畜饮用。分析夏冬季节水窖淡水的补给来源。(8分)解析:第(1)题,特征描述类题目。在答题过程中需先总体概括再具体描述,同时还要注意结合材料指出水质的特点。第(2)题,考生结合文字材料与图表展开分析即可。第(3)题,西海固地区夏季降水较多,可蓄积雨水;冬季温度

低,可蓄积冰块与积雪。注意此处为“水窖”,而非“水井”,主要用来储藏从别处运来的淡水。答案:(1)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少(匮乏);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不均,季节(和年际)变化大;矿化度高,水质差。(2

)干旱地区盲目扩大耕地灌溉面积,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引用河水灌溉和只灌不排,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大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3)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可以蓄积雨水(地表径流);冬季河流结冰,可开凿河冰,放入冰窖,冰块融化后使用;也可蓄积少量的积雪。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