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月相》教案 (2)

DOC
  • 阅读 9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500.794 KB
  • 2022-11-2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月相》教案 (2)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月相》教案 (2)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月相》教案 (2).docx,共(5)页,500.79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5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4.4《月相》教学设计王坛镇中胡佳渭【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第四章第四节,属“地球和宇宙”领域。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探究并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教材中“月相”这一节内容这既是地球绕日转动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月食知识

的基础,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延续性和逻辑性。同时,教材对钱江潮进行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三班的学生。知识层面:学生在六年级下时学习过月相变化,知

道月球是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月球在绕着地球自西向东转动等,但是对月相的成因无法做具体解释。能力层面:该班学生初步具备了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分析能力。思维发展层面,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

象思维转化的过渡期,且宇宙空间思维较弱,需要以更直观的方式如实验、影像等途径,使学生加深对于月相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的理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月相的概念2、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3、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了解月相与生活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

利用模型进行模拟实验与生活经验结合,认识月相的成因及变化规律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能力、交流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观察月相等天文现象的兴趣,形成坚持记录的习惯和合作意识。2、树立科学探究

的态度和精神四、科学、技术、社会、环节知道月相规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懂得将知识运用与实践结合。【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描述月相变化规律;知道农历和月相的关系。教学难点:解释月相变化成因【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破本节课的教

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采用学生合作学习和讨论探究为主,教师讲授、教具模拟演示为辅的方法,在活动1中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回顾旧知,画出月相。活动2中,通过模拟实验,总结月相变化规律,并探究月相变化的成因,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总结月相

变化和农历的关系,以此突破“知道农历和月相的关系”这一教学重点,同时也验证先前的模拟实验的结论。【教学准备】一半涂黑的乒乓球(安装手柄,二人一组,每组一个),并组织学生每组确定记录员、发言人等。画有不同月相的圆纸、吸铁石。【教

学过程设计】一、课前热身,问题导入1、你知道月球的形状吗?你知道月球发光吗?你知道月球透明吗?(球体;不发光;不透明)2、月球本身不发光,但为什么能看见呢?(反射太阳光)3、月球被太阳照亮的范围有多大?(半个球)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月

球的特点吗?生:月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过渡:关于月球,自古以来吸引许多人对其观察与研究,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一句千古绝唱,大家知道知道是哪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二、新课教学1、月相的概念这里所描述的阴晴圆缺就是我们所说的——月相。师:同学们见过哪些月相?请同学来画一画生:

画图追问:还可以补充吗?生:可以师归纳:月相有很多种形态,并不固定。2、月相形成的原因讨论1:月球的圆缺形态有规律的变化是如何形成?说说你的想法生:。。。。。。(预设:日地月三者位置在一月中有规律的变化)师:对于假设最好的检验方法是什么?生:观察和实验师:直接观察方

便吗?怎么办?生:直接观察不方便,利用模拟实验观察师:如何模拟?生:灯的灯光模拟阳光,乒乓球模拟月球,篮球模拟地球师:不透明不发光的乒乓球模拟月球,在光照下有何特点?生:一半照亮。师:因此我们选用的乒乓球哪种合适?生:一半涂黑,一半不

涂。讨论2:如何用月球模拟月球绕地球运动?师:如何模拟月球绕地球运动?生:自西向东转动师:那亮面的朝向呢?生:朝向灯的方向固定不动。活动1:(1)画出A--H八个位置照亮的部分(2)分组活动,2人一组,一人手持模拟月球,

从A--B--C-----H转动(注意亮面朝太阳),另一同学观察记录看到的“月相”。完成后交换任务。(3)表达交流画图(利用教学助手投射功能进行交流)ABCEFHGD太阳光(4)请不同小组评价纠正错误(5)老师讲述不同月相名称活动2:在四个空圆中,用铅笔画出

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生:画图,交流表达师:对于不同意见,引导大家分析评价达成共识:要以地球上的观察者的角度来观察活动3:根据上述观察,请总结填表总结1:师:你能总结月相形成的原因吗?生:(1)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2)月球、地

球、太阳,三者位置在一个月内有规律的变化。3、月相变化规律与农历的关系师: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可寻?生:从新月到上弦月,再到满月,再到下弦月,再到新月为一周期总结2:我们把这一周期成为朔望月,周期为29.53天。我国古代劳

动人民极富智慧,根据月相的变化创造了计时制度——农历。规定新月为农历初一;上弦月为初七、初八;十五十六为满月;二十二、二十三为下弦月;再到初一为新月。月相日、地、月位置关系视觉形状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下弦月4、自主阅读(1)我是

浙江人: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观潮最佳在农历________;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力潮最大;此时日地月位置______;月相为_______.(2)我是历法家我知道这些节日事根据农历来确定的,他们的农历和月相分别是: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3)我是科学家:月面虽有圆缺变化,

但月面面貌本身却没有太多的变化,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孔对着在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我的解释是_______5、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了什么,尝试进行概念图的绘制。2、板书设计(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2)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本

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是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的相对运动而造成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3)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初一)上弦月(初七、初八)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满月(十五、十六)新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上弦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月相变化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满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居

中下弦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周期(29.53)天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0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