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3).docx,共(2)页,154.20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33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一课时)秦山中学张虹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感知,归纳出物体的发声需要振动。2、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操作,明确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振动产生声音。3、通过实验感知,理解物体的传播需要介质,并能作简单的分析和应用。4、能理解科学学习中的一些方法。二、教
学过程引入:播放音频,听声音。我们能听到敲门声,涓涓流水,凉风阵阵,你知道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吗?新课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产生的条件活动1: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套,一把尺,试着使它们发出声音。活动2:(体验
)每个同学用自己的手指按住自己的喉部,齐声朗读: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小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发声时物体都在振动。橡皮筋振动发声、尺振动发声、空气振动发声、门振动发声、流水振动发声、声带振动发声¨活动3:体验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思考:发声的尺振动明显,但是有些物体发声时振动不
明显。发声的音叉振动不明显,那么你有什么办法使音叉的振动更加明显吗?活动4:用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水面,观察现象。(体验“放大法”:将实验中的一些能看到,但不容易观察的现象放大再进行观察
研究)思考:敲击音叉后,如何及时让其停止发声?物体的发声需要振动,振动停止了,发声也停止。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有:固体、液体、气体。思考:我们前面提到的哪些物体是声源呢?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空气能够传播声音视频:电铃将一只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钟罩内
,接通电源。逐渐抽取钟罩内的空气,感受声音变化,这说明了什么?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小结: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应用:①、月球上______(有、没有)空气,宇航员们面对面大喊也听不见声音,他们只能通过_______设备进行交流。②、许多科幻电影都有太空中战争的场面。你认为在太空中能
听到爆炸的声音吗?2、液体能够传播声音演示实验:将一只手机密封后置于盛有水的玻璃水槽中,用另一只手机拨通该手机,你能否听到声音?声音通过什么传播到人耳?液体——空气小结:液体能够传播声音应用:①花样游泳运动员为什么能整齐地做各种动作?②鱼儿听到岸上的声音会逃走3、固体能够传播声
音活动5: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用铅笔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紧贴在另一张桌面上倾听(另一只耳用手捂紧),能听到敲击声吗?将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这时有什么变化?小结:固体能够传播声音。应用:①“土电话”:利用棉线的振动传播声音。(在月球上没有空气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土
电话进行交流)②听诊器:利用膜的振动,带动管内气体振动。课堂小结:课后练习:1.常言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这些声音又是通过_____做介质传播的
。2、如图,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3.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4.(1)如图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如图
2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说明______可以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