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1中国近代史第5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精练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8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94.000 KB
  • 2022-11-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1中国近代史第5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精练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1中国近代史第5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精练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历史总复习 模块1中国近代史第5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精练试题(含答案).doc,共(4)页,94.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22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五讲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一、单项选择题1.孙中山认为革命成功不仅需要革命党的奋斗,更需要革命军的奋斗。为此他作出的努力是()A.创建同盟会B.提出三民主义C.建立黄埔军校D.创立中华民国2.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

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3.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刊登了一位风云人物——吴佩孚,他是出现

在《时代》杂志封面上的第一个中国人。但两年之后,他就迅速在中国政坛上消失了。这主要是由于()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4.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

取得的”。这次会议是指()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5.如图反映的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一历史事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是()A.南昌起义B.井冈山会师C.秋收起义D.

吴起镇会师6.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力排众议,率领起义军向湘赣边地区的罗霄山脉进军,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D.川陕革命根据地7.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

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对“灵活性”理解正确的是()A.实现国共合作B.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8.抓住关键字、词、句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80年前”“毛泽东为核心”

“生死攸关”等关键词句共同反映的事件是()A.中共的建立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D.遵义会议9.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发生在如图中的()A.a处B.b处C.c处D.d处10.毛泽东曾说:因为困

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D.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

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年10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

连续受挫„„——《长征》材料二长征途中,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

始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习近平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概述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长征精神。12.阅读下

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材料二张海鹏教授的《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材料三中国的民族运动从五四运动起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1)材料一

中的“伪说”“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6月3日后“罢学风潮”的态势如何变化?(2)材料二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是发生在1921年的哪一重大事件?(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打倒

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推翻封建军阀的统治,深入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合作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说明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参考答案1.答案为:C;2.答案为:A;3.答案为:C;4.答案为:B

;5.答案为:A;6.答案为:A;7.答案为:C;8.答案为:D;9.答案为:B;10.答案为:C;11.参考答案:(1)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强大;临时中央负责人的错误指挥(或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2)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

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3)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克服困难、百折不挠;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等等。12.参考答案:

(1)“伪说”:社会主义学说(或马克思主义学说);“罢学风潮”:五四爱国运动;“近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变化:各地商人、工人广泛参加,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或中共一大召开)。(3)军事斗争:发动北伐战争。结局:不到半年,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