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10唐雎不辱使命 教案

DOC
  • 阅读 8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87.000 KB
  • 2022-11-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10唐雎不辱使命 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10唐雎不辱使命 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10唐雎不辱使命 教案.doc,共(3)页,87.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419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目标】1.掌握“易、广、抢、之、挠、谕”等文言实虚词的意思,疏通文意。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情境导入】同学们,也

许你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则是《战国策》里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唐雎。【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为学生进入情境创设氛围。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标出疑难字词。2.学生自由朗读。(1)可用默读、轻读、大声读等多种形式。(2)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字

词典等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释义,疏解文字,并提出疑难字句。小组内相互提问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疏通文意。3.应掌握的重点句子。(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译文: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文: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看不起我吗?(3)虽千

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译文: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4)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译文: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5)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译文: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

上撞罢了。(6)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译文: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7)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译文:会倒下两具尸体,血流五步,天下人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8)夫韩、

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译文: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4.疏通文意,熟悉课文情节。(1)同桌相互提问重点词句,小组内解决。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点拨。(2)学生翻译课文后,复述这个小故事。二、精

读课文——人物形象阅读课文,在文中画几处描写秦王和唐雎的语言和神态动作的语句,分析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小组交流展示,明确:秦王唐雎语言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否,非若是也„„岂直五百里哉大王尝闻布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徒以有

先生也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今日是也神态动作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挺剑而起性格特点蛮横狡诈盛气凌人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不畏强暴从容镇定敢于斗争不辱使命三、合作探究——写作手法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本文的写作手法有哪些?明确: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本文重点描写了唐雎与秦王的

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突出了主人公,并通过其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突出了中心。2.情节完整,自然紧凑。文章虽短,但围绕“唐雎不辱使命”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情节,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从唐雎来看,先写唐雎出使的

缘由,接着写针锋相对的舌战,再写挺剑而起,最后写出使胜利,这样层层紧扣,突出了中心;从秦王来看,他以不可一世(诱惑、怫然怒、恫吓)开始,却以失败(色挠、长跪而谢)而告终。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本文一方面正面描写了唐雎义正词严地与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以及他不

畏暴君,准备效法“三士”,挺剑而起的英勇壮举;另一方面还通过对秦王的描写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四、拓展延伸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明确: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

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统一战争的步伐。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明确:屈原直言敢谏,流放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

最后一次演讲》。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明确:(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3)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

抗曹。(列举两个即可)五、本课小结同学们,春秋战国时期的狼烟与烽火已离我们远去了,但唐雎那种有胆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的精神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现在,国际形势、政治局面也是暗潮汹涌,当国家、人民有难时,让我们也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忠诚与生命去谱写报效祖国的壮歌吧!附板书设计: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