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3《名篇名句默写》教案

DOC
  • 阅读 5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85.000 KB
  • 2022-11-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3《名篇名句默写》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3《名篇名句默写》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3《名篇名句默写》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3《名篇名句默写》教案
(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3《名篇名句默写》教案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高考)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3《名篇名句默写》教案.doc,共(9)页,85.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309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9专题3名篇名句默写一、体验高考真题,明确考查方向1.(2021·八省统一考试模拟演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望岳》一诗用自问自答的手法,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与苍茫雄奇。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元代散曲中常可见到互为对偶的三个句子连用,这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使用了这种形式,这三句中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代诗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

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3)示例一: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示例二: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示例三: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2.(2021·八省统一考试模拟演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求贤若

渴的心情,直接使用了《诗经·郑风》中的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客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表示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邀请客人的意

思,更见主客交情之深厚。(3)古代衣服由于原料的缘故,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舂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意象和与之相关的“砧声”来表现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或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3)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3.(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

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________”,视线常被遮断。

[解析]易错易漏字:(1)“也”;(2)“却”;(3)“怜”。[答案](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无数山4.(2020·新高考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

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句。(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3)苏洵在《六国论

》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来就不在于战争。[解析]易错易漏字:(1)“袍”;(2)“坼”“乾坤”;(3)“所”。[答案](1)与子同袍与子同泽(2)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3)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5.(2020·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

反映。(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并序》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解析]易错易漏字:(1)“芰”;(2)“州”;(3)“琼”。[答案](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6.(2020·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3/9(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_____________

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____”。[解析]易错易漏字:(1)“”;(2)“渔”;(3)“未尝”“卒”。[答案](1)以为轮使之然也(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3)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7.(2020·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

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

炎热。(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___”。[解析]易错易漏字:(1)“且”;(2)“惜”;(3)“之”。[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3)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市人之言语8.(2019·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晏鸟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

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解析]易错易漏字:(1)“仞”“翱翔蓬蒿”;(2)“摧”“钩”;(3)“燕”。[答案](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4/99.(2019·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

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解析]易错易漏字:(1)“有”“昳”;(2)“覆”“隔”;(3)“袅”“绝”。[答案](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10.(2019·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解析]易错易漏字:(1)“可”“也”;(2)“遗”;(3)“尊”“酹”。[答案](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1.(2018·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

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3)苏轼《念

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解析]易错易漏字:(1)“矣”;(2)“之”;(3)“纶”“樯橹”。[答案](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好古文六艺经

传皆通习之(3)5/9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二、掌握名篇名句默写“8大夺分策略”(一)记住生僻难写字名篇名句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描写水石相激、

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

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3)《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诗句中的“豗”“砯”“壑”“嘲哳”“嫠”都属

于难记难写的生僻字,应当特别注意。[答案](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二)区分同音异义字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是命题者“设误”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

字,有意识地多作分析比较,做到既知其音,又知其义。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在演奏琵琶曲的过程中,声虽“暂歇”,却产生更好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9(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_______”,以美女衬

英雄;再用“________________”,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解析](1)“幽”易与同音字“忧”混。(2)“至”易与同音字“致”混。(3)“初”易与同音字“出”混。其实这些同音字的意义不同,只要联系语境,就可以区别开来。[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

胜有声(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小乔初嫁了樯橹灰飞烟灭(三)区分同义异形字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篇名句中也屡见不鲜,这是考生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对此高度重视。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

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子·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甫《登

高》一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唯”易与“惟”混淆。(2)“

知”易与“智”混淆。(3)“作”易与“做”混淆。[答案](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四)区分形近异义字形近字在名篇名句中也比较常见,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同或相近,对学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

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应予以重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琵琶行并序》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7/9(2)杜甫《登高》

中,以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和来历之神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涯”不要写作“崖”。(2)“萧”不要写作“潇”。(3)“钩”不要写作“勾”。[答案](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五)留心语句的顺序有不少名篇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

改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词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3)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词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两句写他身居囚屋,夜不能寐,听着风声,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表现了他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答案](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六)留意具体的语境

对名篇名句的背诵,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而应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得我们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8/9秦极力搜刮财物奢侈靡费发出的激愤质问。(2)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的精神实现了本质的飞跃:“____________________”——忘记了空间;“____________________”——忘

记了时间,主客皆进入了豁达超然之“乐境”。(3)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写自己听着琵琶女第二次弹奏,内心涌起难以抑制的悲伤凄切之情,因而不禁泣下沾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相与枕藉

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七)留意句中的通假字通假字虽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中,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是不能得分的。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火烤变形之后,即使又晒干也无法复原的例子,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复挺者,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的襟怀超旷,善于自解自慰。(3)《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解析](1)中的“有”通“又”,“”通“煣”。(2)中的“尊”通“樽”。(3)中的“生”通“性”。[答案](1)虽有槁暴使之然也(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八)注意不遗漏虚词文言文中有大

量的虚词,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漏掉,导致丢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9/9____________________”。(2)韩愈在《

师说》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将“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进行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错误

的学习态度。[解析](1)中的“所”,(2)中的“也”和“亦”都是虚词,书写时很容易丢掉,应格外注意。[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