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氯碱系统检修安全管理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x,共(36)页,265.418 KB,由精品优选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899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氯碱系统检修安全管理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41条禁令❖生产厂区十四个不准:❖1.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2.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4.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5.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
具和衣物。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7.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8.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9.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10.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11.未办高处作业证,不系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
登高作业。12.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13.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14.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操作工的六个严格:❖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3.严格控
制工艺指标4.严格执行操作法(票)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6.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动火作业六大禁令:❖1.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2.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3.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4.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5.不按
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6.没有消防设施,禁止动火❖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6
.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机动车辆七大禁令:❖1.严禁无令、无证开车2.严禁酒后开车3.严禁超速行车和空档滑车4.严禁带病行车5.严禁人货混载行车6.严禁超标装载行车7.严禁无阻火
器车辆进入禁火区一、氯碱系统检修安全管理◆公司检修人员安全教育◆系统检修前安全条件确认◆检维修作业前安全条件确认◆外来施工单位管理◆检维修过程安全管理◆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公司往年检维修典型事故
案例◆一项工作1.公司检修人员安全教育各车间在检修前要以工段为单位,对每个参加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检修人员时刻牢记安全第一。◆主要培训内容➢各项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动火、登高、吊装、盲板抽堵、进入受限空间九大等特殊作业办证要求;➢施工作业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劳
动防护用品佩戴要求;(LA)➢公司生产区内禁烟、禁火等一般安全要求;➢本工段涉及的危化品性质、危害及应急防护知识;➢本工段淋洗设施、消防设施位置。2.系统检修前安全条件确认序号确认内容落实情况确认人复核人1检修装置是否已
按停车计划进行停车并置换、吹扫、清洗合格2重点检修项目是否已编制施工方案3各检修项目是否按照“一项目一措施”的原则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制定风险评价表4各外委或非本车间、工段检修项目是否已办理交付检维修手续5检修机具、材料是否完备6检修人员是否到位并经安全培训教育7检修人员佩戴的劳保用品是否准备齐全8
现场是否具备开始检修条件检修前安全措施落实确认表车间:时间:3.检维修作业前安全条件确认检维修作业前由作业负责人对照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及安全作业证上的风险分析要求,对现场各项安全条件如停电、盲板加设情况、系统隔绝、清洗情况、氮气吹扫情况等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
进行检维修作业。4.外来施工单位管理外来施工队伍是事故易发群体——现场情况不熟悉,自身安全管理力度减弱,技术培训不规范,抢时间赶进度倾向重。4.外来施工单位管理外单位施工要明确安全责任,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
单位资质审查。外来施工单位牵头联系部门(机电部、各车间等),在联系外来单位入厂施工前,必须对其施工资质等进行审查,并将相关资质复印件交安监处。要求:所有施工单位都必须重新提交合格、有效的单位资质复印件(以前交过的不算),复印件上要加盖单位红章。4.外来施工单
位管理(2)入厂前安全教育(公司级)。外来施工人员由公司牵头部门人员带领,到安监处进行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出具安全教育完成单,到保卫科办理临时出门证。要求:人员有资格。➢外来施工单位人员需进行特殊作业的,必须将电工、焊工、架子工、吊装指挥工等证件复印件交安监处,同时,自身携
带一份,以备安监处等部门在现场检查。➢有证件复印件不清晰、超期未检等现象的,不予认可。➢施工人员年龄超过60岁、不会写字(需要答卷考试)的,安监处不予安全培训。➢公司牵头部门必须将以上要求传达到施工单位,出现以上情况耽误检修进度的,由牵头部门负责。4.外来施工单位管理(3)安全协议书签
订。外来施工人员由公司牵头部门人员带领,到安监处签订外来单位施工安全协议书。要求:公司牵头部门必须提前将安全协议书电子版发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到安监处时,必须要提交盖有单位红章的协议书,否则,不予进行安全培训。公司牵头部门必须将以上要求传达到施工单位,因协议书签订不及时、不能入厂施工
,耽误检修进度的,由牵头部门负责。4.外来施工单位管理(4)施工前安全教育(车间级)。进入现场施工前,由车间针对具体检修内容,对其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安监处、牵头部门、车间对其施工期间进行安全检查。(5)其他要求。根据集团公司安监局检查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
案中,必须单独增加一项内容:事故应急救援措施。请各牵头部门将上述要求传达到施工单位,完善施工方案内容。5.检维修过程安全管理◆必须严格遵守检修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各类安全作业证的办理。◆必须进行安全检查:(1)
检修项目检查——方案确定后,实施前准备工作检查;(包括材料、人员、安全措施)(2)检修器具检查——动火工具、焊把绝缘、电缆线、地线、把线绝缘,安全带完好等等。(3)检修过程检查——及时纠正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
全行为。(4)检修结束检查——工完场清,不将检修物品遗留在设备内。安全检修❖全面的风险分析❖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合格的作业人员❖正确的作业工具❖安全的作业环境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山东晋煤明水化工集团(明泉化肥厂)“5.
14”闪爆事故2013年5月14日11时10分许,2#脱硫系统检修过程中,在对脱硫前喷淋塔内部填料进行冲洗时发生闪爆事故,造成2人死亡。5月14日,企业按照检修计划和处理方案对2#脱硫前喷淋塔进行检修作业,清洗塔内磁环。8时40分
开始,罗茨风机全停、系统放空、加水封;9时开始,拆上节人孔螺栓,打开人孔盖、通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置换,对喷淋塔内气体取样化验合格。10时40分开始,冲洗公司2名冲洗工攀登至前喷淋塔上节人孔处开始冲洗作业,企业2名职工配合并做好监护。11时,2名冲洗操作工从塔上回到地面,企业2名职工攀登至上节人孔处
查验冲洗效果。11时10分左右,上节人孔处突然发生闪爆事故,造成2名职工受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在系统停车后,在2#脱硫前喷淋塔进行冲洗塔内瓷环的检修
作业过程中,风险分析不全面,塔内半水煤气置换不彻底,造成塔内H2、CO等爆炸性气体含量较高,操作人员在用铁耙子检查瓷环冲洗效果时引起塔内空间爆炸。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一是企业检维修作业方案不完善、不具体,《单
醇脱硫置换、抽盲板及停开车方案》没有针对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没有规定喷淋塔冲洗作业前置换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也没有查验冲洗效果的内容以及对查验人员、标准、使用工具等说明和要求。二是企业安全管理特别是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不严格,安全生产责
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未能严格执行,各级各部门负责人在签批检修方案时,没有严格把关。各级责任人现场巡查不到位,对可能引发风险的不安全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三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差、风险意识淡薄,检维修作业风险分析不到位,没有结合现场情况对置换方式、取样点进行充分论证
,忽视了现场条件对操作工具的要求,既未对参加作业人员进行有关安全措施的布置、强调,也没有布置对作业现场进行有效监护,以致于操作人员习惯性得使用了铁制工具,造成闪爆事故。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教训:此次事故主要暴露了企业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安全控制措施制定、落实不到位,安全
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现场未布置有效监护等问题,造成了2人死亡的惨痛事故教训。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7·25”高处坠落事故2013年7月25日14时40分左右
,山东联友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供排水车间第一循环水场在进行冷却水塔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60万元。2013年7月25日上午10时,中石化济南分公
司供排水车间第一循环水场岗位操作员启动凉水塔1号轴流风机时,发现风机翅片摩擦风筒现象,遂停机向车间报告,车间设备工程师与维修车间巡检班联系风机维修事宜,约定下午进行风机维修。25日下午14时10分许,
联友公司刘忠杰带领赵林、薛海如二人来到维修作业现场后,未采取任何措施,直接进入风筒检修作业。期间,供排水车间循环水场操作员倪兵在未与维修现场联络人有效沟通,也未确认是否有人的情况下,在操作室DCS上启动1号风机判断是否有电,致使在风机内作业的刘忠杰、赵林、
薛海如摔倒,刘忠杰坠落到作业平台下方约3.6米处的填料层,头部受伤,送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联友公司三人在未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未制定施工方案、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未通知第一循环水场岗位操作人员、没有确
认风机是否断电的情况下,擅自进入风筒进行检修作业;中石化济南分公司维修车间巡检巡检员,没有按照规定协调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发现联友公司施工人员在风筒内作业时,没有予以制止,而且自己也擅自进入;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供排水车间岗位操作人员未与维修车间巡检人员进行沟通,未到施工现场确认风筒内是否
有人,风机是否断电,直接通过DCS启动风机来判断风机是否有电,导致事故发生。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一是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管理、员工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对现场作业安全疏于管理,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规章制度不落实,日常检查监督不及时。二是企业维修
车间、供排水车间对这次检维修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对车间工作人员安全教育、管理不够。三是企业对施工承包单位管理不严格,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施工现场管理不严。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教训:
此次事故主要暴露了企业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对外来施工单位未能实施有效管理(包括签订安全协议、安全教育培训、作业条件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作业票办理、作业过程中检查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等问题,造成了1人死亡的惨痛事故教训。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滨化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12•2”氮气窒息事故2013年12月2日上午11时20分许,滨化集团化工分公司整体搬迁项目二期工程6万吨/年氯丙烯装置施工完成后吹扫过程中发生氮气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146万元。事故发生在建设阶段的6万吨/年氯丙烯装置
区,二层平台上的丙烯干燥器(V6108A)裙座内。装置主体于2013年11月中旬基本施工完毕,2013年10月18日由氯丙烯项目组编制完成《6万吨/年氯丙烯装置吹扫、试压方案》(丙烯干燥、压缩、制冷区块)并发布,但该方案未经搬迁项目领导小组的批准和签发,且未与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交
流和技术交底,于2013年11月15日开始用水进行清洗、试压;11月23日8时40分氮气送入该装置氮气缓冲罐;11月30日清洗、试压、放水完毕;12月1日起按照方案进行DCS调试、系统低点排水,12月2日使用氮气对该系统进行残水吹除防止结冰。2013年12月2日上午
7时40分,车间副主任靳锡鹏安排田宪广、王鹏对丙烯干燥系统进行氮气吹除,田宪广一人负责用氮气对系统进行吹除、排水,王鹏在本装置DCS控制室内对压缩机系统和干燥系统参数进行监控,王鹏和田宪广之间使用对讲机联系。田宪广于当日上午10时52分34秒查看一层压力表数据。上
午11时15分许,王鹏用对讲机呼叫田宪广,无应答。靳锡鹏于11时25分许到现场查看,发现田宪广昏倒在二层平台的丙烯干燥器(V6108A)下部裙座内,立即进行施救,并安排拨打120急救电话,田宪广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
事故案例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车间负责人在未采取防止氮气窒息措施和安排监护人的情况下,违章指挥安排人员用氮气对系统进行吹除、排水;死者在未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手续、未采取防止氮气窒息措施和安排监护人的情况下,违章进入丙烯干燥器(V6108A
)下部裙座内进行排水作业。在干燥器内存水排放过程中,氮气自排净管线排放至该干燥器下部裙座内相对密闭的空间,发生氮气窒息事故。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一是企业项目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二是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作业票证管理不到位。三是项目设计、审核、施工管理有
缺陷。四是企业未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没有及时发现新建项目在未经总体验收和化工项目搬迁领导小组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组织进行吹扫、打压等违规行为;未发现车间员工在具体的方案实施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问题;未按照《危
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五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化工分公司整体搬迁项目的安全管理、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没有按照岗位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直至延伸到现场、车间、岗位员工。六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企业员工虽
然全部经过三级安全培训教育考核上岗,但员工转岗后未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号)第十九条第二款要求,对有关从业人员重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考核。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教训:此
次事故主要暴露了企业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作业票证管理不到位、人员违章操作、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等问题,造成了1人死亡的惨痛事故教训。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无棣易通贸易有限公司“1
2.13”爆炸事故2013年12月13日上午10时30分许,滨州市无棣县无棣易通贸易有限公司在对γ酸车间酸析工段装置二层平台上的硫酸计量罐溢流管道进行电焊维修作业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9
2.2万元。12月12日,公司维修工扈希春发现γ酸车间二楼平台硫酸计量罐溢流管发生硫酸滴漏,遂向设备主任左家友汇报。12月13日,发现滴漏点有扩大现象,左家友在未向公司领导汇报请示、未办理动火作业票证情况下,带领维修工扈希春在上午10时10分左右对出料管进行焊接维修(
当时没有向酸析罐加酸,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左家友先用电焊对出溢流管进行焊接15分钟,认为焊接成功,收拾东西准备离开。10时30分,扈希春发现还有滴点,又用电焊对漏点进行焊接,引燃了溢流管内的可燃气体,导致硫酸
计量罐发生爆炸事故。爆炸导致扈希春被炸伤,二楼平台的员工宋德刚、左家友、刘长美被爆炸溅出的浓硫酸烧伤,扈希春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硫酸计量罐内顶部有锈蚀现象,该计量罐溢流管与大气直通、无干燥防
潮措施,致使罐内吸潮、浓硫酸被稀释后,与罐内顶部铁反应产生氢气,遇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在没有对溢流管进行置换、加堵盲板的情况下,职工违章动火进行电焊维修产生电焊火花,引起爆炸。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一是违章操作。从业人员未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
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没有开具动火作业票证、未对动火作业现场进行危险性分析、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违章动火。二是非法建设、非法生产,未取得任何许可相关手续,未经正规的设施设
计,安装设备不规范,现场无相关安全设施,γ酸生产车间的设备管道无设计单位,自行设计自行安装。现场无任何安全警示标志和劳动防护用品。三是企业安全管理缺失,没有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没有明确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
的岗位职责,未建立任何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规章制度,没有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没有制定检修动火作业方案,事故硫酸计量罐动火前,未对管道进行清理、置换、打盲板,罐内存有硫酸的情况下进行动火作业,不具备维修条件。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教训:此次事故主要暴露了
企业在设备动火作业过程中,未按要求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未办理作业票证、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人员违章操作、未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等问题,造成了1人死亡和3人受伤的惨痛事故教训。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四川德阳
金路树脂有限公司发生中毒事故2016年3月16日,四川省金路树脂有限公司树脂分厂在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发生一起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轻伤。四川省金路树脂有限公司位于德阳市罗江县,现有聚氯乙烯生产能力30万吨/年、氢氧化钠生产能力14万吨/年、氢氧化钾生产能力8万吨/年。3月16日上午7时5
0分左右,树脂分厂安排外包劳务工程队(罗江县志益装卸队)3名施工人员对聚氯乙烯实验装置进行清釜作业,3人进入釜内后先后出现中毒现象。实验室员工先将悬梯上的1名施工人员救出,再次下釜施救时,也出现中毒现象。公司其他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聚合釜内将3人救出,送
罗江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管理不到位,反应釜与系统没有有效隔绝,氯乙烯窜入了正在作业的反应釜造成人员中毒,加之施救处置不当,导致事故发生。化工行业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事故教训:此次事故主要暴露了企业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未按要求办理作业票
证、系统未有效隔绝、施救处置措施不当等问题,造成了3人死亡和2人受伤的惨痛事故教训。公司往年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电解V2006碱液回收罐闪爆事故分析烧碱车间预定在2007年10月19日维修2#电解槽,在当天早晨6点2#电解槽停止打循环,工段当班人员
将V2006碱液回收罐内的合格碱液导入V2002循环碱液罐,之后将2#电解槽内稀碱液打入V2006碱液回收罐,后又用纯水对2#电解槽进行冲洗,并将冲洗水打入V2006碱液回收罐,随后将去V2006碱液回收罐的阀门关闭,此时罐内液位56.4%。7:30分,烧碱车间
7名维修人员与电解工段当班人员到电解二楼维修2#电解槽,先拆阳极液溢流管,后拆阴极液溢流管。8:55分,在拆除阴极液溢流管的过程中,听到电解一楼有爆炸声。后经查证,为V2006碱液回收罐发生闪爆。闪爆
造成V2006碱液回收罐上部封头破裂,部分连接管路变形,产生的冲击波造成电解一楼39块玻璃破碎。公司往年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原因分析1、空压制氮站停车检修,暂停对各车间的氮气供应,溶解在V2006碱液回收罐内液碱中的氢气释放,无法用氮气进行置换。2、在将V2006碱液回收罐
内的合格碱液导入V2002循环碱液罐过程中,V2006碱液回收罐形成微负压,其上部氢气排空管与氢气排放烟囱相连,将氢气排放烟囱内空气引入V2006碱液回收罐。3、2#电槽检修过程中产生静电荷,使V2006碱液
回收罐内的混合氢气具备了爆炸条件。同类事故预防措施1、停车检修期间制氮站要保证氮气供应;2、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容器、管道等系统检修时,检修前一定要置换彻底,在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施工。公司往年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冷冻站氯
化钙贮罐“1.24”爆炸事故分析2008年1月24日中午,公司维修车间一主任助理通知公用工程工段长:氯化钙贮罐上部加水管线冻裂,需要焊接。该工段长接到任务后,办理了《二类动火许可证》,14:15分准备在氯化钙贮罐上部焊接冻裂的清水管(工业水管)弯头,一人在罐上负责焊接,一人
监护,一人在罐下配合。14:30分开始到现场施工,14:40分罐体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汇报调度室,保卫人员和消防人员及时赶到进行救援,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急救。公司往年检维修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原因分析从工艺
设备配置及事故造成设备损坏情况和有关检测数据分析,该事故系一起氯乙烯、乙炔气体意外爆炸事故。直接原因:该盐水贮罐上部补加水管施焊,飞溅火花与罐顶放空管逸出的氯乙烯、乙炔混合气体相遇,引发罐内盐水上部存留的氯乙烯、乙炔气体
爆炸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由于氯乙烯尾气冷凝器换热设备泄漏,造成-35℃冷冻盐水内含有氯乙烯、乙炔,并通过盐水泵循环带入盐水贮罐,并在贮罐上部积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根据设计图纸,-35℃冷冻站为丙类防
爆区,设计中未考虑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因素,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一项工作❖各车间排查,并列出清单9月22日前报安监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惰性气体保护的设备设施或可能易燃易爆介质串入正常系统的❖例如氯
化钙储罐副产盐酸储罐浓硫酸高沸物蒸汽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