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练阅读突破第六章专题二Ⅱ群诗通练四梧桐意象 (含详解).doc,共(5)页,56.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80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群诗通练四梧桐意象主题解说梧桐,一般而言,是作为秋天的象征而出现的,伴随着飒飒秋风,潇潇秋雨,有些悲怆与凄哀。在文人骚客笔下通常是萧瑟、凄婉、深沉、哀怨的代名词。梧桐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也是兼具悲喜意味的意
象。梧桐既可象征爱情的忠贞,也可指示爱情的不幸;既可彰显高洁特立的情操,也可表达愁苦感伤的心绪。一、(2018·九江一中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原斫五弦琴[注]。注据《孔子家语》记
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首五言律诗,诗风质朴,生动地描绘出梧桐深深扎根于大地,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的雄姿。B.
此诗并没有采用传统律诗的“起、承、转、合”的一般结构,而是采用前三句描写,最后一句抒情的方法,这使得诗文结构简单明了,意脉清楚。C.诗歌采用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抒发了对盛夏时节的梧桐虚心扎实形象的赞美
之情,与贺知章的《咏柳》有异曲同工之妙。D.诗歌采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充满了正气,具有了正气磅礴的气象,字里行间却隐隐表现了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的孤寂落寞的心情,诗题表现得尤为明显。2.简要分析尾联的抒情方法和表达的情感。答:2二、(2018·凌源实验中学、凌源二中12月联
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行香子·七夕李清照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3.下
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B.“云阶月地,关锁千重”,描写牛郎织女远隔天宫和莽莽星河不得相见的痛苦。C.“想离情、别恨难穷”,道出了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以及同病
相怜的情怀。D.尾句以凝练的口语,描绘了宇宙天体的瞬息万变,在创造意境上起了重要作用。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答:三、(2018·河北名校联盟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破
阵子·燕子欲归时节晏殊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樽傍菊丛。歌长粉面红。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楼昨夜西风”,昨天西风袭来,一叶落而天下秋,高楼远望,良人未归,写出了一个女
子深深的思念和浓浓的悲意。B.开篇点明了时节,从“燕子欲归”和“昨夜西风”可以看出,当是初春或是初秋时节,渲染了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为下文做了铺垫。C.“歌长粉面红”是对女子歌声和面容的描写。“歌长”写出了女子的
不忍分别。女子的深情,在这两个字上表现得一览无遗。“粉面红”三个字,写出了女子的美丽。3D.“微凉渐入梧桐”,又看到了梧桐,这是思念、闺怨、孤独、寂寞、凄凉、悼亡的隐喻。梧桐,也寄寓着一颗绝望、凄凉、无助而思念的心。6.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来
赏析本词的写作手法。答:4答案精析1.D[“字里行间却隐隐表现了王安石变法失败后的孤寂落寞的心情,诗题表现得尤为明显”分析错误,这首诗,诗人借物言志,是表明立志改革决心的宣言书。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却给人以坚定
亲近之感,令人赞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并没有“孤寂落寞的心情”。]2.方法:托物言志,用典抒怀。情感:政治清明时,时时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像帝舜抚琴唱的那样),甘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为解决百姓疾苦而献身。诗意桐树天生就能
长得茂盛繁密,巍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穿越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岁月越久根越壮实,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政治清明时,时时想着解决民间疾苦(像帝舜抚琴唱的那样),甘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为解决百姓疾苦而献身。3.A[“拟人手法”错,应该是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4
.全词寓情于事,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牛郎织女的同情,并通过写牛郎织女的会少离多,抒发了自己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词意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叶子好似被这蛩鸣之声
所惊而飘摇落下。这正是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天宫以月为地,以云为阶,重重关锁,即使像昔人那样乘槎去到天上,又乘槎回来,也不能同织女、牵牛相逢。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
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又受到阻碍无法相会吧!5.B[B项应该是晚春至秋初的这段时节。]6.(1)上片中的“求得人间成小会”,“歌长粉面红”,写出了主人公对相聚的渴盼,“试把金樽傍菊丛”,
展现了主人公的想象和憧憬,是虚写。(2)下片写主人公与情人的短暂相会,内心千言万语倾诉不尽,只得在信笺里写下诗词歌赋,以传达不尽的思念之愁,是实写。(3)上片由“燕子欲归”,昨夜秋风叶落,恋人高楼独倚,引发了主人公对相聚的憧憬;下片在短暂相聚的感慨中表
达了主人公千言万语诉不尽,唯有托词排遣自己的愁思,渲染不舍离别之情。运用虚实对比,将感情表达得真挚细腻。词意燕子归来的时节,我站在高楼之上,感受到了渐起的西风。希望在人世间我们还能相聚在一起,在菊花丛中举杯共饮。
歌声悠扬有你粉嫩的脸庞。夕阳穿过幕帘,阴影包围了梧桐。有多少情话说不尽,只好写在给你的词曲中。这份情千万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