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23翻译文言句子一(含解析).doc,共(8)页,43.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79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翻译文言句子(一)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既而王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官长得失,顾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
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节选自《晋书·顾和传》)(1)答曰:“明公作辅,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导咨嗟称善。译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
案(1)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为什么要收集听取传言,以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赞叹称好。(2)顾和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被优待达到这样的程度。参考译文不久王导派八部从事到衙署去,诸位从事都议论官长的得失,只有
顾和不说话。王导问顾和:“你听到了什么?”顾和回答说:“明公作为辅佐皇帝的大臣,为什么要收集听取传言,以严苛作为处理政务的原则呢?”王导赞叹称好。当初,晋朝中兴,国都东迁,旧的典章制度有许多缺失,皇冠上的旒用翡翠、珊瑚以及杂珠等装饰。顾和奏道:“
过去皇冠上有十二条旒,都用玉珠,现在用杂珠等,不合于礼制。”升任尚书仆射,顾和以母亲年老为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书告知他,特别允许他晚上出宫早上回来,他被优待达到这样的程度。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杨津)出除岐州刺史。有武功人赍绢三匹,去城十里,
为贼所劫。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津乃下教,云有人着某色衣,乘某色马,在城东十里被杀,不知姓名,若有家人,可速收视。有一老母行哭而出,云是己子。于是遣骑追收,并绢俱获。自是阖境畏服。至于守令僚佐有浊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于是官属
感厉,莫有犯法者。(节选自《北史·杨津传》)(1)时有使者驰驿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状白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至于守令僚佐有浊货者,未曾公言其罪,常以私书切责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当时有位使者骑着驿马疾驰到此,被抢的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使者来到州2府,把情况告诉了杨津。(2)至于贪污受贿的郡守县令及属官,杨津从来不公开宣布他们
的罪过,总是在私人信函中严厉责备他们。参考译文(杨津)外任岐州刺史。有武功人带了三匹绢,在离城十里远的地方,被强盗抢走。当时有位使者骑着驿马疾驰到此,被抢的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使者来到州府,把情况告诉了杨津。杨津便写下告示,说有人穿着怎样的衣服,骑着怎样的
马,在城东十里远的地方被杀,不知道姓名,如果有谁是他的家人,可尽早辨认收尸。有一位老母亲边走边哭站出来,说是自己的儿子。因而派骑兵追捕,人赃俱获。从此全境的人都畏惧服从。至于贪污受贿的郡守县令及属官,杨津从来不公开宣布他们的罪过,总是在私人信
函中严厉责备他们。因此官员僚属们都感激受到勉励,没有犯法的。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迁京兆尹。寻拜黄门侍郎,充转运使。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是谓以国
财求宠,其可乎?”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耀卿上疏谏曰:“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又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伏望凡刺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
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帝许之。(节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1)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译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样做是拿国家的财产来求得个人的恩宠,难道可以吗?(2)刺史是百姓的父母官,是民俗风化瞻望的对象,现在要他们脱衣受鞭打,事情太过侮辱。参考译
文裴耀卿是赠户部尚书裴守真的儿子。任京兆尹。不久任职黄门侍郎,充任转运使。三年时间就运输粮米七百万石,省运费三十万缗。有人劝他将节省下的运费上交朝廷,以表明功劳,裴耀卿说:“这样做是拿国家的财产来求得个人的恩宠,难道可以吗?”开元二十四年,授任尚书左丞相
。当时夷州刺史杨浚因贪赃犯死罪,皇帝下诏,令杖责六十,流放古州。裴耀卿上书劝谏说:“我以为刺史、县令,与其他官吏不一样。刺史是百姓的父母官,是民俗风化瞻望的对象,现在要他们脱衣受鞭打,事情太过侮辱。又加上现
在暑热难以忍受,倘若因杖责而死,又有违圣上贤明宽宥的意思。切盼凡是刺史、县令在本部处以杖刑涉及盛夏生3长之时的,所定的杖刑,一并停止或减少。”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
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节选自《老子·第八十章》)(1)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译文: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使老百姓爱惜生命而不远离家乡。(2)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什么地方要陈放它。(3)邻国之间相互可以望见,鸡犬之声相互可以听见,而邻国之间的老百姓
到老到死也不相互来往。参考译文国家小而且人民少。即使有效率十倍百倍的器械也不使用,使老百姓爱惜生命而不远离家乡。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什么地方要陈放它。让人们再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使人们对他们所吃的食物
感到香甜,对他们的穿戴感到漂亮,对他们所住的房子感到安适,对他们的风俗感到快乐。邻国之间相互可以望见,鸡犬之声相互可以听见,而邻国之间的老百姓到老到死也不相互来往。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
直十不偿一。又邀阍闼①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惟有死耳!”遂击宦者。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张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会诏书蠲民逋赋,帝
问何如,答曰:“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节选自《新唐书·张建封传》)【注】①阍闼:宫门。(1)又邀阍闼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
,百姓尚无所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又要索取宫门进奉和脚力钱,甚至有满载货物来到市集结果空手而回的。(2)残余拖欠的赋税日积月累,绝没有可以收回的,即使免除,老百姓也没有
什么好处。参考译文当时,宦官主持宫市,没有诏文验证,只要说是宫市,就没有人敢盘问,大致给的钱不抵原价的十分之一。又要索取宫门进奉和脚力钱,甚至有满载货物来到市集结果空手而回的。有农夫卖一驴车柴,宦官用数尺帛交换,又索要其他费用,并且赶驴入宫,农夫交出柴而不收帛,想赶紧离去,宦官不允许,农
夫发怒道:“只有死路一条了!”于是殴打宦官。有关部门拘捕了农夫上奏,皇帝罢免了宦官,赐给农夫十匹帛,然而宫市并没有废除。谏官不断上书论谏,皇上都不采纳,因此张建封乘机会向皇帝陈述此事,皇帝欣然接受。又赶上皇帝下诏书免除老百姓拖欠的赋税,皇帝询
问怎么样,张建封回答说:“残余拖欠的赋税日积月累,绝没有可以收回的,即使免除,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好处。”6.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
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1)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译文: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译文: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2)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就是这样。(3)(燕国的老百姓)用竹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参考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战胜了它。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五十天就攻下它,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有上天降下的灾祸。占领它,怎
么样?”孟子回答说:“如果占领它而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5武王就是这样。如果占领它而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也有这样做的,周文王就是这样。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用竹筐装
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迎接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7.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
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客有说公子曰:“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于是公
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1)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
公子忘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l)赵孝成王感激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夺取晋鄙兵权而使赵国得以保存,于是与平原君商议,把五座城池封赏给公子。(2)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有
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参考译文赵孝成王感激公子假传魏王的命令夺取晋鄙兵权而使赵国得以保存,于是与平原君商议,把五座城池封赏给公子。公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产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露出了居功自满的神色。门客中有人劝说公子道:“事物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
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况且假传魏王的命令,夺取晋鄙兵权去救赵国,这对赵国来说算是有功劳了,但对魏国来说那就不是忠臣。公子却因此骄傲而自以为有功,我私下认为公子实在不应该。”公子听后,立刻责备自己
,好像无地自容一样。8.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元祐初,(钱勰)迁给事中,以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老吏畏其敏,欲困以事,导人诉牒至七百。勰随即剖决,简不中理者,缄而识之,戒无复来。阅月听讼,一人又至,呼诘之曰:“吾固戒汝矣
,安得欺我?”其人谰曰:“无有。”勰曰:“汝前诉云云,吾识以某字。”启缄示之,信然,上下皆惊咤。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谒吏干请,亦械治之。积为众所憾,出知越州,徙瀛州。召拜工部、户部侍郎,进尚书,加龙图
阁直学士,复知开封,临事益精。苏轼乘其据案时遗之诗,勰操笔立就以报。轼曰:“电扫庭讼,响答诗筒,近所未见也。”6(节选自《宋史·钱勰传》)(1)宗室、贵戚为之敛手,虽丞相府谒吏干请,亦械治之。译文: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乘其据案时遗之诗,勰操笔立就以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宗室、贵戚因为他有所顾忌,不敢
妄为,即使是丞相府的官吏拜见请托,钱勰也会用刑具惩治他们。(2)苏轼趁他靠着书桌时送给他一首诗,钱勰拿起笔立即回了一首。参考译文元祐初年,(钱勰)升任给事中,凭龙图阁待制的身份担任开封府知府。老官吏害怕他办事
太快,想用一些事来使他困窘,就诱导人们前来告状,诉状多达七百份。钱勰随来随审,剖决如流,诉状不合情理的,就做好标记封起来,告诫他不要再来。判决一个多月后,一个人又来了,钱勰把他喊来责问他说:“我本来已经告诫你
不用来了,你怎么能欺骗我?”那个人抵赖说:“没有来过。”钱勰说:“你以前状告什么什么,我在某个字做了标记。”打开封存的案件给他看,果然如此,上下人等没有不感到惊讶的。宗室、贵戚因为他有所顾忌,不敢妄为,即使是丞相府的官吏拜见请
托,钱勰也会用刑具惩治他们。逐渐地被大家所怨恨,出京任越州知州,又调任瀛洲知州。后奉召回京任工部、户部侍郎,又升任尚书,加封龙图阁直学士,再次担任开封知府,遇事更加精明。苏轼趁他靠着书桌时送给他一首诗,钱勰拿起笔立即回了一首。苏轼说:“断案
像闪电,作诗像回声,这是近段时间我没有见过的。”9.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刘季连,字惠续,彭城人也。季连有名誉,早历清官,时人多之。齐高帝受禅,悉诛宋室,太宰褚渊素善之,固请乃免。建武中,出为平西萧遥欣长史、南郡太守。季连族甥琅邪王会为遥欣谘议参军,美
容貌,颇才辩,遥欣遇之甚厚。会多所傲忽,季连憾之,乃密表明帝,称遥欣有异迹。明帝纳焉,乃以遥欣为雍州刺史。明帝心德季连。(节选自《梁书·刘季连传》)(1)齐高帝受禅,悉诛宋室,太宰褚渊素善之,固请乃免。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会多
所傲忽,季连憾之,乃密表明帝,称遥欣有异迹。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齐高帝即位,杀尽宋王室,太宰褚渊向来和刘季连关系很好,坚决请求,高帝才赦免了他。(2)王会十分傲
慢、轻忽,刘季连对他们感到失望,于是秘密上表明帝,称萧遥欣有异常迹象。参考译文7刘季连,字惠续,是彭城人。刘季连名誉很好,很早就担任过清官,当时的人赞赏他。齐高帝即位,杀尽宋王室,太宰褚渊向来和刘季连关系很好,坚决请求,高
帝才赦免了他。齐建武年间,出任平西萧遥欣的长史、南郡太守。刘季连同族外甥琅邪人王会担任萧遥欣谘议参军,王会容貌俊美,很有雄辩之才,萧遥欣对他很优待。王会十分傲慢、轻忽,刘季连对他们感到失望,于是秘密上表明帝,称萧遥欣有异常迹象。明帝接受了刘季连的意见,便让萧遥欣任雍州刺史。明帝心中感
激刘季连。10.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节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注】①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②班彪:当时著名学者。③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1)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译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和帝多次下诏让班昭进宫,并命令皇
后和贵人们以老师之礼对待她。(2)同郡的马融趴跪在楼阁下边,跟从班昭接受教导诵读《汉书》。参考译文扶风郡曹世叔妻子是同郡班彪的女儿,叫作班昭,字惠班。学识渊博文采很高。曹世叔去世得早,班昭守节讲究法度。她的哥哥班固写作《汉书》,其中有八卷表记和天文志没
有写完就去世了。汉和帝下诏命令班昭在东观藏书阁继承班固遗志完成《汉书》。和帝多次下诏让班昭进宫,并命令皇后和贵人们以老师之礼对待她,班昭因此号称“大家”。每当各地或外国有贡献来的奇异的东西,就下令让班昭写诗赋颂扬。当时《汉书》刚一发行,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同郡的马融
趴跪在楼阁下边,跟从班昭接受教导诵读《汉书》。1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时有劝侂胄(韩侂胄)立盖世功以固位者,侂胄然之,将启兵端。侂胄欲藉叶适草诏以动中外,改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适以疾力辞兼职。会诏诸将四路出师,适又告侂胄宜先防江,不听。未几,诸军皆败。及金兵大入,适谓人心一摇
,不可复制,遂上堡坞之议。(节选自《宋史·叶适传》)(1)时有劝侂胄立盖世功以固位者,侂胄然之,将启兵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及金兵大入,适谓人心一摇,不可复制
,遂上堡坞之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当时有人怂恿韩侂胄立盖世功劳来巩固自己的地位,韩侂胄认为有道理,准备发动战争。(2)等到金兵大举入侵,叶适认为人心一旦动
摇,就不能再次控制,于是向朝廷提出建立堡坞的建议。参考译文当时有人怂恿韩侂胄立盖世功劳来巩固自己的地位,韩侂胄认为有道理,准备发动战争。韩侂胄想靠叶适草拟诏书来震动朝廷内外,就改命他代理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叶适以
生病为由坚决辞去兼任的职务。正值诏令诸将四路出师,叶适又告知韩侂胄应该先防守长江,韩侂胄不听。不久,诸路军队都失败了。等到金兵大举入侵,叶适认为人心一旦动摇,就不能再次控制,于是向朝廷提出建立堡坞的建议。12.把下面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答案有个要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这人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想要卖掉它,接连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离开时再回过头看它,我愿意奉
送给您一天的费用。”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环绕着马看它,离开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一天内这匹马的价钱暴涨了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