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同步精炼(含答案)

DOC
  • 阅读 49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98.000 KB
  • 2023-06-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同步精炼(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同步精炼(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同步精炼(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同步精炼(含答案)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同步精炼(含答案)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1 等腰三角形》同步精炼(含答案).doc,共(9)页,98.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68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3.3.1等腰三角形》同步精炼一、选择题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8,则它的周长为()A.12B.16C.20D.16或20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7cm,另一边长为5cm,那么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cmB.17cmC.19cmD.17cm或19cm3.下列关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B.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C.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D.等腰三角形底边

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α,那么()A.α不大于45°B.0°<α<90°C.α不大于90°D.45°<α<90°5.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AB=AC,若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EBC=∠

BACB.∠EBC=∠ABEC.AE=ECD.AE=BE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A.25°B.40°C.25°或40°D.不能确定7.如图,是四张形状不同的纸片,用剪刀沿一条直线将它们分别剪开(只允许剪一次),不能得到两个等腰三角形纸片的是()om

8.如图,△ABC中,∠A=36°,AB=AC,BD平分∠ABC,DE∥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A.1个B.3个C.4个D.5个9.如图,在△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且DA=DC,BD=BA,则∠B的大小为()A.40°B.36°C.30°D.25°10.等腰△AB

C与等腰△ADE中,AB=AC,AD=AE,∠BAC=∠DAE=α,连接BD和CE相交于点P,交AC于点M,交AD与点N.下列结论:①BD=CE;②∠BPE=180°-2α;③AP平分∠BPE;④若α=60°,则PE=AP+PD.其中一定正确的结论的个

数是()A.1B.2C.3D.4二、填空题11.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确定△ABC是等腰三角形.你添加的条件是.12.△ABC中其周长为7,AB=3,当BC=时,△ABC为等腰三角形.13.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9cm,若有

一边长为9cm,则等腰三角形其他两边长分别为14.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D,∠BAD=70°,∠DAC=.15.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00°,则它的两底角为.16.如图,已知AB=A1B,A1C=A1A2,A2D=A2A3,A3E=A3A

4,∠B=20°,则∠A4=.三、解答题17.如图,AD∥BC,BD平分∠ABC.求证:AB=AD.18.如图,在△ABC中,∠BAC=90°,AD⊥BC,BE平分∠ABC.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19.如图所示,已知在△ABC中,AB=AD=DC,∠BAD=26°,求

∠B和∠C的度数.20.如图,已知D、E两点在线段BC上,AB=AC,AD=AE.求证:BD=CE.21.数学课上,张老师举了下面的例题:例1等腰三角形ABC中,∠A=110°,求∠B的度数.(答案:35°)例2等腰三角形ABC中,∠A=

40°,求∠B的度数.(答案:40°或70°或100°)张老师启发同学们进行变式,小敏编了如下一题:变式:等腰三角形ABC中,∠A=80°,求∠B的度数.(1)请你解答以上的变式题;(2)解(1)后,小敏发现,∠A的度数

不同,得到∠B的度数的个数也可能不同,如果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设∠A=x°,当∠B有三个不同的度数时,请你探索x的取值范围.22.在△ABC中,AB=AC.(1)如图1,如果∠BAD=30°,AD是BC上的高,AD=AE,则∠EDC=(2)如图2,如

果∠BAD=40°,AD是BC上的高,AD=AE,则∠EDC=(3)思考:通过以上两题,你发现∠BAD与∠EDC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式子表示:(4)如图3,如果AD不是BC上的高,AD=AE,是否仍有上述关系?如有,请你写出来,并说明理由.答案1.C2.D3.B4.B5.A.6.C7.B8.D9.

B.10.C11.答案为:BD=CD(答案不唯一).12.答案为:1或2.13.答案为:9cm、1cm或5cm、5cm.14.答案为:30°.15.答案为:40°、40°.16.答案为:10°.17.证明:∵AD∥BC,∴∠A

DB=∠DBC,∵BD平分∠ABC,∴∠ABD=∠DBC,∴∠ABD=∠ADB,∴AB=AD.18.解:∵BE平分∠ABC,∴∠ABE=∠CBE.∵AD⊥BC,∴∠ADB=90°.∵∠ADB+∠CBE+∠BFD=180°,∠BA

C+∠ABE+∠BEA=180°,∴∠BFD=∠BEA.∵∠BFD=∠AFE,∴∠BEA=∠AFE.∴△AEF是等腰三角形.19.解:在△ABC中,AB=AD=DC,∵AB=AD,在三角形ABD中,∠B=∠AD

B=(180°﹣26°)×12=77°,又∵AD=DC,在三角形ADC中,∴∠C=77°×12=38.5°.20.证明:过A作AF⊥BC于F,∵AB=AC,AD=AE,AF⊥BC,∴BF=CF,DF=EF,∴BF﹣DF=CF﹣EF,∴BD=C

E.21.解:(1)若∠A为顶角,则∠B=(180°-∠A)÷2=50°;若∠A为底角,∠B为顶角,则∠B=180°-2×80°=20°;若∠A为底角,∠B为底角,则∠B=80°.故∠B=50°或20°或80°.(2)分两种情况:①当90≤x<180时,∠A只能为顶角

,∴∠B的度数只有一个;②当0<x<90时,若∠A为顶角,则∠B=(180-x2)°;若∠A为底角,∠B为顶角,则∠B=(180-2x)°;若∠A为底角,∠B为底角,则∠B=x°.当180-x2≠180-2x且18

0-2x≠x且180-x2≠x,即x≠60时,∠B有三个不同的度数.综上所述,可知当0<x<90且x≠60时,∠B有三个不同的度数.22.解:(1)∵在△ABC中,AB=AC,AD是BC上的高,∴∠BAD=∠CAD,∵∠BAD=30°,∴∠BAD=∠CAD=30°,∵

AD=AE,∴∠ADE=∠AED=75°,∴∠EDC=15°.(2)∵在△ABC中,AB=AC,AD是BC上的高,∴∠BAD=∠CAD,∵∠BAD=40°,∴∠BAD=∠CAD=40°,∵AD=AE,∴∠ADE=∠AED=70°,∴∠EDC=20°.(3)

∠BAD=2∠EDC(或∠EDC=0.5∠BAD)(4)仍成立,理由如下∵AD=AE,∴∠ADE=∠AED,∴∠BAD+∠B=∠ADC=∠ADE+∠EDC=∠AED+∠EDC=(∠EDC+∠C)+∠EDC=2∠EDC+∠C又∵AB=AC,∴∠B=∠C∴∠BAD

=2∠EDC.故分别填15°,20°,∠EDC=0.5∠BAD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