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课时练习(含答案)

DOC
  • 阅读 12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608.500 KB
  • 2023-05-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课时练习(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课时练习(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课时练习(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课时练习(含答案)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课时练习(含答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课时练习(含答案).doc,共(14)页,608.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502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泰安市某中学组织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一课。此时,地球公转到右图中的位置是()A.①~②之间B.②~③之

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A.昼夜更替B.四季更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二分二至的变化3.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B.C.D.4.地理知识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泰安市某中学的小亮同学搜集拍摄的下列四幅照片中,冬季拍摄的是()A.①

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球运动,随州某校学生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运动。读图,下列关于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说法正确的是()①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②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③

同时要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旋转一周,光线的直射范围是30°N—30°S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我们一起经历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感觉到每日太阳东升西落;见识过2018年月全食时月球表面出现的地球的影子;见证过不同季节正午阳光照射进房间内面积大小的变化与昼夜

长短的变化。与这些现象的产生有关的是()①地球的自转②地球的公转③地球的形状④板块运动⑤地球上的海陆分布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7.城市“智能化路灯”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

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反之则关闭。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成功在火星上着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天向一号着陆火星当天,下列城市路灯最后关闭的是()A.邵阳市B.长沙市C.北京市D.上海市2.天向一号着陆火星当天至七月

一日期间,邵阳市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A.昼渐长B.昼先变长,后变短C.昼渐短D.昼先变短,后变长8.2022年2月4日,迎来了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022年立春,太阳直射点位于

()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de之间2.2022年春节(2月1日)至立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A.向南移B.向北移C.先向南再向北D.先向北再向南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处时,贺州市()A.昼长夜

短B.昼夜等长C.昼短夜长D.昼长达最小值9.图1为两位同学演示地球公转运动(女生代表太阳;男生代表地球,其伸展手臂代表赤道),图2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1.在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男生()A.身体

代表地轴B.手臂伸展方向应始终保持不变C.运动方向应为①→④→③→②→①D.绕女生运行一圈示意一天2.男生所处的四个位置中,与图2所示日期相一致的是()A.①B.②C.③D.④10.丽丽同学参加了地理

兴趣小组活动,按照老师要求,连续记录了家乡七天的日出和日落时刻(下表)。结合图(下图)表资料,完成下面小题。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日出时刻5点08分5点07分5点06分5点05分5点04分5点03分5点02分日落时刻18点56分1

8点57分18点58分18点59分19点19点01分19点02分1.下列地理现象中,能在该时间段内出现的是()A.东营市昼长夜短,白昼逐渐变短B.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C.东营市获得的太阳热量越来越少D.东营市正午时刻的树影逐渐变长2.该时间段,地球正运行在

公转轨道上的()A.AB段B.BC段C.CD段D.DA段11.“雪龙号”科考船于2019年10月出发驶向南极,2020年4月顺利返回上海。图为“雪龙号”科考船部分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雪龙

号”从出发到返回,经历了()A.春分、夏至B.夏至、秋分C.秋分、冬至D.冬至、春分2.“雪龙号”停靠霍巴特时,其所处位置是()A.43°N,147°WB.43°N,147°EC.43°S,147°WD.43°S,147°

E3.“雪龙号"到达中山站的那-天,上海()A.昼短夜长B.昼夜等长.C.昼长夜短D.出现极昼12.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与地球运动有关。烟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树影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绘制了简单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以下同学们对一天中树影变化与太阳照射的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A.树影先变长后变短B.正午时刻树影在正南C.按时间先后对树影排序是abcD.按时间先后对太阳排序是①②③2.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

A.地球的自转有关B.地球的公转有关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D.四季更替有关3.同学们发现,某时段正午树影一天比天短,此时段地球位于公转示意图中的()A.甲﹣乙﹣丙之间B.乙﹣丙﹣丁之间C.丙﹣丁﹣甲之间D.丁﹣甲﹣乙

之间4.某日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短。该日烟台最有可能产生的现象是一年中()A.白天的时间最短B.日出时间最早C.室外人们的衣着最厚D.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最大13.下图示意某地理学习小组进行某种地理现象的演示实验,在光线较暗的地方用手电筒模拟太阳

光照射地球仪,并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该实验能较好地演示()A.昼夜现象B.昼夜更替现象C.季节变化D.昼夜长短变化2.如图所示时刻,北京正处于()A.日出B.日落C.夜晚D.白天14.昆明的小海学了地球的知识

后,回家给父母做地球运动的演示(下图),椭圆形纸板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铅笔代表太阳直射光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小海的做法错误的是()A.演示自转时,将地球仪绕纸板一周B.演示自转时,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C.演示公转时,地轴空间指向始终不变D.演示公转时,运动

方向是①-②-③-④2.小海早上上学发现,夏季7点天已亮,而冬季此时天还没亮,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是球体B.地球不透明C.地球的自转D.地球的公转15.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

创造的文化遗产,右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202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最接近的节气是()A.立夏B.小满C.芒种D.夏至2.从2021年小暑到2022年小寒()A.白昼不断变短B.黑夜

不断变短C.白昼不断变短再不断变长D.黑夜不断变短再不断变长16.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河北张家口举行。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进一步展示中国形象,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请结合下表中四个冬奥会举办城市的位置信息,完成下面小题。冬奥

会举办城市纬度经度2022年中国北京39.9°N116.3°E2018年韩国平昌37.4°N128.4°E2014年俄罗斯索契43.6°N39.7°E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49.2°N123.1°W1.第24届冬奥会举办期间,荆州市()A.昼夜等长B.昼长夜短C.昼短夜

长D.无法确定2.四个冬奥会举办城市,位于西半球的是()A.北京B.平昌C.索契D.温哥华3.关于四个冬奥会举办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临印度洋B.都位于中纬度C.分属四大洲D.都是所在国首都17.2020年6月21日,世界部分

居民有幸看到天象奇观--日环食,图1为日环食照片,图2为当日世界日环食带(可观测日环食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本次世界日环食带主要分布在()A.东半球、高纬度B.南半球、中纬度C.北半球、低纬度D.西半球、高纬度2.本次日环食出现在北半球夏至日,该日

深圳的昼夜长短状况是()A.有极昼现象B.昼长夜短C.昼夜等长D.昼短夜长3.下列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最有利于观测日环食的是()A.B.C.D.18.中国北斗系统可为全球提供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于2

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成功发射。据图1,图2完成下面小题。1.卫星成功发射时,地球公转至图2中的______位置附近。()A.①B.②C.③D.④2.北斗系统在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中广泛应用,与传统纸质交通

地图相比,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的优点是()①可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②可随意调整图幅大小③能实时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驶路线④可快速选择最佳出行线路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9.在暗室里,同学们用电灯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演示地球运动(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如

果地球公转到图中演示的位置,内蒙古正值()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如果地球自转到图中演示的位置,苏伊士运河正值()A.上午B.正午C.下午D.晚上3.实验中,灯泡中心的高度与地球仪上()A.北极点的高度相同B.北回归线的高度相同C.赤道的高度相同D.地轴中部的高度相同20.2022年6

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时,地球运行到图中的()A.ab段B.bc段C.cd段D.da段2.这一天,广西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夜平分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D.出现极昼3.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力量。飞船成功发射的关键因素是()A.交通B.科技C.市场D.劳动力二、材料阅读21.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

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使北京成为首个“双奥之城”。读图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图Ⅰ)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图Ⅱ),回答下列问题。(1)北京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带,所在地区位于____一线以北,该线大致与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2)华北地

区主要耕地类型是____,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3)图Ⅱ中B点位于E点的____方向,一年中海南各校正午旗杆影子最长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点(填字母);本次冬奥会举办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至图Ⅱ

中的____之间(填字母),此期间北京白昼时间逐渐变____。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当地球光照出现图示情况时,太阳直射于________(填纬线),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日期为_________前后,丁地处于________(填季节)。(2)地球

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_。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____________。(3)赤道上的甲、乙、丙三个地方,刚好日出的是______地,正午时分的是______地。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三地的__________不同,而导致_________的差异

。23.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都是_______,并且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小时,公转

一周的时间是______。(2)当地球公转至①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_(纬线名称)上,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__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______现象,此时悉尼的季节是______。(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公转至④和______间,这一天我

们所在学校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22年5月21日,是小满节气,河北省、山西省等地大麦、冬小麦等夏熟作物开始灌浆饱满,但仍处

于未熟状态;6月6日芒种节气,河北省、山西省等地即将进入麦收高峰。材料二苏浙地区是“麦到小满日夜黄”,而华北地区则是“麦到芒种谷到秋”。材料三图左为“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图右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1)河北省、山西省主要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____带。受气候等因素的影

响,苏浙地区和华北地区小麦成熟时间不同,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2)从小满到芒种,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此日长春市某中学正午旗杆影子长度一年中____(选填“最长”或“最短”)。(3)形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都是____。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____(选填“时间差异”或“季节变化”)。0.地球的运动课时练习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为:C解析:读图,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可知,图中①是春分,每年的3月21日前后

,图中②是夏至,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③是秋分,每年的9月23日前后,④是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所以2021年12月9日15时地球运行到图中的③和④之间。故C正确,AB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2.答案为:A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时差等,四

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二分二至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故选A。3.答案为:C解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为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读图可知,A图表示地球自转的

方向是自东向西,A错误;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B图表示的是逆时针,C表示的是逆时针,D表示的是顺时针,C符合题意、BD错误。故选C。4.答案为:C解析

:服饰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泰安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不同的季节人们穿戴不同的衣服。人们的服饰是与地理环境相适应的,泰安市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图示②中的服饰为棉衣,推测此照片是冬季拍摄的;图片③中的太阳高度角较小,中午太阳

斜射厉害,推测此照片为冬季拍摄的。故②③符合题意;①的服饰为不是棉衣,推测此时的泰安市不是冬季;④中的太阳高度角较大,推测此照片不是冬季拍摄的。故选:C。5.答案为:B解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即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①说法错误,A

错误;C错误;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演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说法正确,要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演示地球自转,③说法正确,B正确;④旋转一周,光线的直射范围是23.5°N—23.5°S,D错误。故选B。6.答案为: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自转会产生

太阳东升西落,地区的公转会产生四季更替,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以及昼夜长短,因为地球是个球体,因此月全食时月球表面出现的地球的影子。故选A。7.答案为:1.A2.B解析:1.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5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

北半球接近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纬度越低昼越短夜越长,路灯关闭越晚,在四个城市中,北京的纬度最高,邵阳的纬度最低,夜最长,所以路灯关闭的时间最晚。故选A。2.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5月15日到6月22日(夏至日)期间是昼变长,夜变短,6月2

2日到7月1日是昼变短,夜变长。所以正确的是B,根据题意选B。8.答案为:1.D2.B3.A解析:1.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立春位于冬至和春分之间,冬至是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春分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2月4日位于冬至到春分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

线和赤道之间,所以立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de之间。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冬至(12月22日)到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是向南移动的。所

以2022年春节(2月1日)至立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在向北移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读图可知,图中b点是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时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黑夜最短的一天。贺州位于北半球,所以夏至昼最长,夜最

短。故A正确,BC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9.答案为:1.B2.C解析:1.由图可知,在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男生的身体代表地球,故A错误。手臂伸展方向应始终保持不变,故B正确。运动方向应为①→②→③→④→①,故C错误。绕女生运行

一圈示意一年,故D错误。故选B。2.右图表示的是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这一天的冬至日,与左图所示男生站的③处相符,故选C。10.答案为:1.B2.B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

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当太阳光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根据丽丽同学记录的家乡连续七天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分析可知,

第一天到第七天,日出时刻越来越早,而日落时刻越来越迟,说明白昼时间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说明太阳直射点正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根据题意,故选B。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此时间段内,白昼时间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太

阳直射点正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此时地球正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BC段,根据题意,故选B。11.答案为:1.D2.D3.A解析:1.由材料可知,“科考船于2019年10月出发驶向南极,2020年4月顺利

返回上海”,经历了冬至(12月22日)和春分(3月21日)两个节气。故选D。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

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图中霍巴特的是是943°S,147°E。故选D。3.由图可知,2019年11月顺利雪龙号"到达中山站,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上海昼短夜长。故选A。12.答案为:1.D2.A3.D

4.B解析:1.一天中影子长短是随着太阳高度发生变化的。一天中树影先变短后变长;烟台位于北温带,正午时刻树影在正北;按时间先后对树影排序是cba;按时间先后对太阳排序是①②③。故选D。2.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一天中树影的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早晨、

晚上太阳高度小,影子长;中午太阳高度大,影子短。故选A。3.读图可得,甲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丙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丁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

区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小。山东省烟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该地正午树影一天比天短说明该地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当地球运行在丁冬至日﹣甲春分日﹣乙夏至日之间时,烟台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其正午树影一天比天短。故选D。4.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

归线,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树影在一年中最短。据此解答。一年中山东省烟台正午树影最短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山东省烟台白昼时间最长、日出时间最早、室外人们的衣服单薄、正午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最小,

故B正确。故选B。13.答案为:1.B2.C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图中手电筒代表太阳,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被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天,照不到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自转,白天和黑夜会不断的交替出现,所以该实验能

较好地演示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造成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读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是黑夜,被阳光照到的一半是白天,图中北京正

处于夜晚。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答案为:1.A2.D解析:1.演示公转时,才将地球仪绕纸板一周,A说法错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演示自转时,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B说法正确;演示公转时,地轴空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指向始终不变,C说法正确;演

示公转时,运动方向是①-②-③-④,D说法正确;题目问错误的是,A符合题意,故选A。2.夏季7点天已亮,而冬季此时天还没亮,产生这种差异是因为冬夏季昼夜长短不同,昆明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

间早;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晚,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的,D正确;与地球是球体、地球不透明、地球的自转无关,ABC错误;故选D。15.答案为:1.C2.C解析:1.2021年6月5日介于春分日

和夏至日之间,夏至日的时间是6月22日前后,结合图示来看,6月5日(世界环境日)最接近的节气是芒种,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据图可知,小暑到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向南移动到赤道再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冬至到小寒,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但

仍在南半球,故从2021年小暑到2022年小寒,白昼先变短再变长,A错误;黑夜先变长再变短,BD错误;白昼先变短再变长,C正确;故选C。16.答案为:1.C2.D3.B解析:1.2022年2月4日至20日冬奥会在北京召开,此时介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北半球

的荆州昼短夜长。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2.在地球仪上,人们把20°W以东、160°E以西称为东半球,160°E以东、20°W以西之间称为西半球;四个冬奥会举办城市中,只有加拿大的温哥华位于160°E以东、20°W以西的西半球,

其余三个均位于东半球,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3.从表中信息来看,表中的四个城市都不濒临印度洋,都位于中纬度地区。北京和平昌位于亚洲,索契位于欧洲,加拿大温哥华位于北美洲;表中四个城市中只有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17.答案为:1.

C2.B3.D解析: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可知,本次世界日环食带的经纬度范围约是15°E-150°E,0°-30°N;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

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可判定,本次世界日环食带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C正确。

故选C。2.北半球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广东省的深圳昼长夜短,该城市无极昼极夜现象,B正确。故选B。3.读图可知,A表示沙尘暴天气;B表示阴天;C表示为降雨;D表示为晴天;晴天最有利于观测日环食,D正确。故选D。18.答案为:1.D2.C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①

、②、③、④分别代表北半球的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所以卫星发射时(6月23日),地球公转至图2中的④附近,D对,ABC错。故选D。2.北斗系统在车载导航仪

电子地图中广泛应用,与传统纸质交通地图相比,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的优点是①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可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故①正确;②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不能随意调整图幅大小,故②错误;③车载导航仪电子地图能实时查看所在位置和行驶路线,故③正确;④无论

是手机导航、车载导航或者其它专业的导航仪,电子地图和定位技术都是他们的命门,能快速选择最佳出行线路;故④正确,故选C。19.答案为:1.D2.C3.D解析:1.地球公转到图中演示的位置时,模拟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可以判定此时

为冬至,故D正确。2.据图可知,太阳直射非洲大陆南回归线附近,故直射点时间为12点,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苏伊士运河位于非洲东北方向,且是白昼,所以为下午,故C正确。3.同学们用电灯模拟太阳,读图可知,北极点的高度、北回归线的高度都高于灯泡中心的高度;赤道的高度一侧高于灯泡中心的高度,一侧低于

灯泡中心的高度;地轴中部的高度与灯泡中心的高度相同,故D正确。20.答案为:1A2C3B解析:1.6月5日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即图中的ab段,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2.2022年6月5日,中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

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北半球的广西昼长夜短,该地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昼夜平分是在春分日或秋分日这两天才有,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3.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得益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飞船成功发射的

关键因素是科技,交通、市场和劳动的影响小,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二、材料阅读21.答案为:(1)北温秦岭—淮河800(2)旱地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3)东北DD-E长解析:本题以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北京的

温度带、秦岭—淮河的意义、华北的耕地类型及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极地图上判断方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1)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

区和青藏地区。北京位于北方地区,所在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该线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2)华北地区主要耕地类型是旱地,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3)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由此判断,E点所在图为南极上空图,B点所在图为北极上空图。由图可知,E点在赤

道上,B点在北回归线上,所以B点位于E点的北方。由经度向东增加为东经(E),由图可知,与B点相对的经线为0°,B点经度为180°,A点经度为90°E,A与E点在同一条经线上,所以E点经度为90°E,由东经度向

东增加可知,B点在D点东方。综上,B点位于E点的东北方向。海南位于北半球,当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旗杆影子最长。冬奥会举办期间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地球公转在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和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赤

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北半球的地方白昼时间逐渐变长,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至图Ⅱ中D--E之间,北京白昼时间逐渐变长。22.答案为:(1)北回归线夏至6月22日冬季(2)自西向东一致(3)丙甲经度时间解析:(1)读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的季节和北半球相反,丁地位于南半球温带,所以丁地是冬季。(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所以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致。(3)读图可知,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丙处在黑夜

和白天的分界线上,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即将进入白天,刚好见到日出;甲地位于一天中的正午,由此看出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有差异,这时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23.答案为:(1)自西向东倾斜一天或24小时一年(2)夏至日北回归线极昼极夜冬季(3)①昼长夜短

昼夜等长解析:(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并且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就出现了四季的变化;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2)当地球运行在图中的①处时,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说明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

正值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圈会出现极夜现象,位于南半球的悉尼是冬季。(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是6月17日,位于地球公转图中的④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①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这

一天我们学校(北温带)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赤道上一年四季都是昼夜等长。24.答案为:(1)暖温纬度因素(2)昼变长、夜变短夏至日最短(3)自西向东时间差异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河北省、山西省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暖温带;受气候的影响,苏浙地区由于纬

度比华北地区更低,气温较高,小麦成熟的时间更早,收割得也更早,是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2)由图可知,从小满到芒种,是介于春分日至夏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北回归线及其

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位于长春市某中学的正午旗杆的影子长度达到一年中最短。(3)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因地球是不透明球体、本身又不发光,在自转过程中,会产生时间的差

异现象,季节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