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大题优练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含详解).doc,共(9)页,41.0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432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大题优练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的指导原则。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十四五”时期
到二零三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2020年8月16日至29日开展网上意
见征求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1.8万条。召开各种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对国务院编制的“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讨论修改。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将于2021年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讨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法者,治之端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
国工作会议对“十四五”时期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新部署,要求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与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怎样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
策新部署.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宣部授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时代楷模”称号。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199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调研、科学谋划、全力推动的重要战略决策。24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积极动员教育、医疗、卫生、妇联、共青团、企业商会等几十个部门和社
会团体,分别开展“百所学校一帮一”“母婴工程”“医疗服务”“母亲水窖”…等援宁扶贫公益活动。一批批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福建省援宁群体与宁夏各族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大力弘扬“接力攀登”精神,实现了对口帮扶由“输血”到“造血”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闽宁模式”,开创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扶贫协作道路,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闽宁对口扶贫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如何发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十四五”规划建议
起草组。会议认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客,奋勇前进。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2020年8月10日,建议稿专门听取了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8月16日至29日,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起草组逐条分析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对建议稿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366处。2020年1
0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10月29日,《建议》经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十四五”规划建议编制过程相关做法的积极意义。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有关公职人员在“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016年10月12日,在香港特别行政
区第六届立法会新当选议员的宣誓仪式上,个别候任议员在宣誓时擅自篡改誓词或在誓词中增加其他内容,蓄意宣扬“港独”主张,个别候任议员的闹剧引发其宣誓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应该重新安排宣誓的争议,并由此影响立法会的正常运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20
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就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作如下解释:宣誓是该条所列公职人员就职的法定条件和必经程序;宣誓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和内容
要求;宣誓人拒绝宣誓,即丧失就任该条所列相应公职的资格;宣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监誓人面前进行。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推
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要求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制定外资基础性法律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年立法工作计划》。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经征求中
央财办、外交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72个中央有关单位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等方面的意见,起草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2018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这一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2
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外商投资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依法治国方略的。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华诞。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由34个界别组成,包括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2018年,全国政协召开了1次全体会议、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专题协商会、19次双周协商
座谈会、2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1次网络讨论会、18次对口协商会、4次提案办理协商会,进一步形成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协商议政格局。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8.阅读材
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5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审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备受国内外关注。参加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在各界小组讨论民法典草案,委
员们认为,民法典草案充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贴近百姓生活,涉及方方面面,反映新时代需求,是维护公民各项权利的一部百科全书。经过人大代表的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根据各方面意见,民法典草案最终修改100余处,其中实质
性修改40余处。5月28日,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成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结合民法典的通过,阐述两会所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0.答案解析1.答案为: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②中国共产党在“十四五”规划纲
要制定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到二O三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③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汇聚人民智慧,提高“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的科学性、民主性,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略。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使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依法执政,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
观考查。试题设问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材料可以发现解答本题知识角度主要有:党的领导、党的作用、党的执政方式、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党的领导
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②党的作用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结合试题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确立了“十四
五”时期到二O三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③党的执政方式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结合试题材料分析:党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汇聚人民智慧,提高“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的科学性、民主性,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④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
方略、依法执政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的执政方式。结合试题材料分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使上升为国家意志,坚持依法执政,推动法治中国建设。2.答案为: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
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长治久安。③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
决定,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④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依宪执
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怎样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题属于措施类题型,需要从不同主体入手分析材料。依据材料“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体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依据材料“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人
民和政府角度分析,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决定,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据材料“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对‘十四五’时期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新部署”,体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
的。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依法执政,依宪执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答案为: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为我国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②坚持党对扶
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或加强政治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新决策、新部署,为脱贫攻坚指明方向。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扶贫公益活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
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人们创造美好生活。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闽宁对口扶贫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如何发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属于体现类的主观试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考生
结合材料进行一一对应分析即可。依据材料,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199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调研、科学谋划、全力推动的重要战略决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为我国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坚持党对扶贫攻坚工作的领导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或加强政治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新决策、新部署,为脱贫攻坚指明方向。依据材料一批批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福建省援宁群体与宁夏各族基层党组织与党员干
部群众一起,大力弘扬“接力攀登”精神,实现了对口帮扶由“输血”到“造血”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宁模式”,体现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人们创造美好生活。依据材料24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积极动员教育、医疗、卫生、妇联、共青团、企业商
会等几十个部门和社会团体,分别开展“百所学校一帮一”“母婴工程”“医疗服务”“母亲水窖”…等援宁扶贫公益活动。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扶贫公益活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4.答案为: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起草组,中国共产
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建议》,坚持了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②深刻认识新特征新要求、把握发展规律,坚持了科学执政,做到了求真务实,保持了党的先进性。③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建议,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协商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党的作用,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④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利于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⑤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尊重和保障公民政治自由权利,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更好地发挥公民在民
主决策中的积极作用。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坚决和维护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十四五”规划建议编制过程相关做法的积极意义。材料“中共
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十四五’规划建议起草组”、“《建议》经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这体现了坚持了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材料“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
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客,奋勇前进”。体现了把握发展规律,坚持了科学执政,做到了求真务实,保持了党的先进性。材料“建议稿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
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这体现了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协商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党的作用,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材料“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留言100多万条”,体现了践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利于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尊重和保障公民政治自由权利,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更好地发挥公民在民主决策中的积极作用。材料“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体现了坚
决和维护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5.答案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
会有解释基本法的权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根本利益,遏制“港独”;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尊严;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法治秩序。解析:第一小问,可以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地位、职权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要紧扣材料中的“蓄意宣扬‘港独’主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
法的规定”等信息,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解释分析阐释这一解释的重要意义。6.答案为:坚持党对外商投资法立法工作的领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立法计划、审议通过法律草案,是人民当家作主在立法程序中的体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有序参与,体现了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精神,保证了立法质量;立法先行,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供了法律依据。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整合不同政治生活主体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表现,如政府依法行政、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司
法机关公正司法、监察机关依法行使监察权等。阅读材料分析可得,在我国外商投资法制定的过程中,坚持了党的领导;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了立法权;政府做到了依法行政,决策程序符合法律规范,体现了科学、民主的立法精神。此外,还可从国家治理有法可依的角度作答。7.答案为: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汇聚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通过制度化
、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为背景,以人民政协的构成及2018年人民政协的会议材料设置试题情境,从政治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人民政协相关知识的掌握程
度,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描述事物、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设问指向中的“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给考生提示,回答本题要用到人民政协的知识,考生可回忆人民政协的知识:人民
政协的性质、人民政协的职能、人民政协的主题、协商民主的渠道的内容、协商民主制度的意义等。将这些知识点整合,梳理,简单结合材料,可以形成答案要点。8.答案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一年一度的全
国两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人大代表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审议通过民法典,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民法典草案讨论中,政协委员共商国是,反映社情民意,建言资政,彰显协商民主独特优势。解析:本题依据民法典的通过这一政治生活的大事,考查两会所彰显的我国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体现类的主观题,设问常规,重点考查学生关于两会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民法典的通过,阐述两会所彰显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属于体现类
主观题,知识范围为《政治生活》。首先,要明确两会是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也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而结合两会在民法典通过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全国政协委员认真讨论,这说明人民政协履行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势。人大代表参与审议和讨论,认真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全国人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行使立法权通过民法典,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彰显了我国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