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选择题练习(附参考答案).doc,共(11)页,458.000 KB,由鹿哥教育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3965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八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A珠海B汕头C深圳D厦门2.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引进外国的()①资金②先进科学技术③企业管理经验④思想意识形态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
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的颁布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4.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①农业②国有企业③建立特区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①③②5.中国有一个城市在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又
最早主动开放为经济特区之一。它就是A.厦门B.上海C.广州D.福州6.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7.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发区④内地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A
.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9.中国共产党第三大领导集体的核心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10.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针对()A.资产阶级自由化B.姓资姓无的问题C.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D.姓资姓社的问题(二)1.“通过北平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2.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
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3.周
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A.五四运动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4.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
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5.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
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人物哪些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①黄继光②董存瑞③邱少云④张自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这一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胜利”指的是()A.淮海战役B.西藏解放C.土地改革D.抗美援朝7.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
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8.1
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A.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热情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C.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D.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10.“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A.武汉长江大桥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C.鞍山钢铁公司D.沈
阳第一机床厂31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2.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奠定了基础。“它”颁布于()A.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1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的制定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14.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西藏和平解放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D.“一五计划”的实施15.1953-1957年,我国在发
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A.工业门类齐全B.优先发展重工业C.地区分布均衡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16.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是中国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
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A.强制没收B.互助合作C.自主经营D.公私合营17.下图是1957年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题为《入社》的纪念邮票,这里的“社”指的是()4A.农业生产合作社B.农村供销合作社C.农村人民公社D.联产承包小组18.2
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中,“三改”是指对哪三个方面的改造?()①农业②工业③交通业④手工业⑤资本主义工商业A.②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③④⑤19.“英雄
者,国之干,族之魂。”他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一个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他是()20.“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
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材料总结了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误是()A.新中国成立初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21.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
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A.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B.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D.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22.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
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5A.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C.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2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
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C.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D.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废除24.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
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A.华国锋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25.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A.农业合作社B.农业集体化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6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D.
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7.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有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对两次“分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都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都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C.都解放了
农村生产力D.农民都有生产自主权28.1979年,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
有企业改革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实行改革开放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29.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
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A.扩大开放融入世界B.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C.国际地位逐步提高D.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30.某地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贫穷
落后的边陲小镇,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6A.深圳B.珠海C.汕头D.厦门3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内
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B.内地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开放城市一内地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经济特区D.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32.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A.广东深圳B.上海浦东C.福建厦门D.辽宁大连33.张敏同学
学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课后,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留有①②对应的内容用于考考其他同学,四位同学提供的答案如下,正确的是()A.李同学:①马克思主义②毛泽东思想B.
钱同学:①邓小平理论②毛泽东思想C.孙同学: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赵同学:①马克思主义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七大35.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
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1大学三个代表C.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D.中国梦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
3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其中,为着力推进党的建设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37.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A.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38.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这充分显示了()A.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B.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C.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D.独立自
主的强大力量39.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7A.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40.1984年,邓小平视察广东顺德,在大良清晖园听取了顺德县主
要领导的工作报告,他最有可能听到的报告是()A.《人民公社生产再创佳绩,社员丰衣足食》B.《改革全面推进,民营企业发展迅速》C.《公私合营,工商业改造进行顺利》D.《人民团结一致,超额完成炼钢指标》(三)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
国歌的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2.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并
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共同纲领》B.《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5.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役的屈辱历史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
国大陆全部解放6.今年(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A.73周年B.40周年C.50周年D.59周年7.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A.三大战役B.渡江战役C.西藏和平解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8..抗美援朝发生在()A.1950年6月B.
1950年10月C.1951年6月D.1951年10月9.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A.黄继光B.邱少云C.刘伯承D.彭德怀810.“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什么战争中的一首战歌A抗日战争B北伐战争C抗美援朝D解放战争11.1950年10月以司
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A朱德B彭德怀C贺龙D刘伯承12.朝鲜战争中中国军民,五战五捷,并将美军赶回附近A汉城B副山C金边D“三八线”13.黄继光是什么战役中的战斗英雄A上党战役B辽沈战役C上甘岭战役D淮海战役14.遵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英雄是A黄继光B邱少云C雷
锋D赵尚志15.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A解放军B八路军C红军D中国人民志愿军16.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宪法》17.全国大
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A.1950年B.1951年C.1952年底D.1953年18.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9.第一个五年
计划的基本任务是()A.第一部宪法的颁布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D.进行土地改革。20.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C.武汉长江大桥D.葛洲坝水利工程21.
“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是()A.1950年至1957年B.1953年至1957年。C.1953年至1958年D.1952年至1957年。22.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直接反映了()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C.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成就辉煌23.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A.《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双十协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4.下列对于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述正确的是()①
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宪法的颁布,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③规定了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④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5.第一个五年计划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A.手工业
B.重工业C.农业D.工商业。26.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C.三大改造完成。D.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927.“一五”期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我国以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形成了以()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A.宝山钢铁公司B.长春汽车制造厂C.鞍山钢铁公司D.宝成铁路2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的时间是()A.1949年B.1956年C.1978年D.1954年2
9.毛泽东的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反映的是“一五”期间的成就()A.宝山钢铁公司B.南京长江大桥C.武汉长江大桥D.长春汽车制造厂30.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是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B.文化大革命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四)31.“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定出自()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
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2.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A.优先发展重工业B.加速实现手工
业合作化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33.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
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4.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
所有制35.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A、租赁B、借用C、赎买D、没收(五)36.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实行农业合作化B、建立国营经济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恢复国民经济37.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A、互助
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38.()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A.拍卖B.兼并C.赎买D.没收39.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新中国的
成立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40.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A、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10(六)4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于()A.三大改造时期B.一五计划
期间C.大跃进时期D.十年文革时期42.中共八大后十年间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雷锋43.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是由于()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C苏联撕毁合同D急于求成44.文
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源是()A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式估计过于严重B党内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C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D当内民主制度不健全45.文化大革命中,与周恩来一起扭转经济下滑局势的人物是A毛泽东B邓小平C叶剑英
D华国锋(七)46.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47.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B阶级斗争上来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C解决工人下
岗问题48.文革结束后,导致我国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原因()A修正主义B自由主义C“两个凡是”D坚持社会主义49.下列各项,属于右图所示会议公报内容的是()A.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C.提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D.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1附:参考答案(一)CADDADBACD(二)1——5CDBBC;6——10DBCDA;11——15BBBDB;16——20DACCB21——25DDABD;26——30D
ACAA;31——35DBCBD;36——40DDACB(三)ADAADACBACBDCBDBCDCDBBDDBBCDCA(四)答案:DACCC(五)答案:CCCDA(六)答案:CCDCB(七)答案:AA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