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科学冀人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表缓慢变化》同步测试题3(附参考答案)(2023春).doc,共(3)页,97.000 KB,由鹿哥教育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90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每题2分,共24分)1、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可以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2、沙尘暴是我国()春天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3、河流上游的石块体积一般比下游的体
积()。4、沙洲的形成是因为()的搬运作用。注意不是风,也不是冰川。5、鹅卵石在河流的()最常见。6、目前,中国约有()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荒漠化,占国土面积的()。7、地球上的生物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地改变着地表。人类()对地表的变化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8、在河流上、中、下游的不同河段,石块越来越小,表面越来越(),棱角越来越()。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多选)人类与地表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类对地表环境的深远影响体现为()A、地表物质循环、自然资源消耗
B、地表环境能量平衡、环境污染破坏C、地表环境结构D、地表环境演化方向和速率2、下列中,()有利于保护地表。A、过度放牧B、植树绿化C、乱砍滥伐3、在()泥石的颗粒大而粗糙。A、河流上游B、河流中游4、暴雨时,小河里水很浑浊,这是因为雨水中有大量的()A、石块B、泥沙C、小鱼5、最
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A、沙砾B、沙C、黏土6、某小组研究雨量大小对侵蚀的影响。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在一块有覆盖物的土地上,先下“小雨”,再下“大雨”进行比较B、在两块都有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
,一块下“小雨”,另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C、在两块都无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另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7、河谷的形成主要是()A、流水的沉积作用B、风力的搬运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8、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
高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29、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我们应当把所有长草的地方都开垦出来,种上粮食()A、正确B、错误10、毁林开荒可以多产粮食,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A、正确B、错误三、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水土流失是自然界对人类无节制的毁林开荒的严厉惩罚。()2、上游的碎石块
,能被水流冲到很远的中、下游地方,这是因为水流搬运的作用。()3、凡是石头都是卵石。()4、卵石是未经外力作用而形成的。()5、泥石流是土壤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6、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7、有冲刷和搬运的作用的只有风。()8、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
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沙洲。()9、冰川流动时,会带走地面的石块,这就是冰川的冲刷和搬运的作用。()10、河流不同河段的石块表面都比较光滑。()四、实验(18分)某小组做“下雨”模拟实验,用饮料瓶做成喷水器,模拟下雨,雨水降落到斜坡土地上,并用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结合实验过
程以及图片分析并回答问题。1、降雨后,最先被雨水冲走的是()(2分)A、小石子B、土壤中的草根C、黏土和细沙2、雨水降落到斜坡土地上,会发生什么现象。(8分)3、根据土地和雨水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8分)五、问答题(每题9分,共18分)1、请你说一说土壤是如何被雨水侵蚀的
。2、人类的哪些活动在改变地表?3附:参考答案一、1、沙石;沙洲2、北方3、大4、水5、下游6、267.4;27.9;7、缓慢;各种活动8、光滑;不明显;二、1-5:ABCD;B;A;B;C;6-10:ACABB三、1-5:√√××√6-10:√×√√×四、1、C;2、流水带走一部分土壤
,表面冲出了一些细沟,有小石子露出来,容器周围有你点,流下来的水很浑浊。3、“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五、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带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2、平整土地、毁林开荒、修造梯田
、植树绿化等,这些活动都在改变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