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练习题3(2022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共(9)页,662.500 KB,由鹿哥教育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0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1.(2022湖南郴州)2021年7月24日,新华社发布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
培训负担”简称“双减”。“双减”政策()①有利于减轻小学到高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②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学质量③有利于缓解家长焦虑情绪④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2.(2022湖北武汉)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C.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D.一切违法行
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3.(2022浙江舟山)某经营者严格遵守《电子烟管理办法》的规定,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醒目标志,并拒绝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该经营者实施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司法保护C.网络保护D.社会保护4.(2022四川成都)2021年10月
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部专门针对家庭教育的法律,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该法颁布和施行的重要意义在于()①填补家庭教育在国家法律体系中
的空白②彻底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③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健康成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22四川成都)某中学在进行普法教育时,要求
学生梳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下表是小军梳理的结果:出生后父母要为我们申报户口,申办居民身份证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们上学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2未成年时,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们婚姻法、未成年
保护法一般情况下,年满十八周岁,我们才能就业未成年保护法、劳动法年满十八周岁,我们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宪法、选举法工作后,我们享有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等权利宪法劳动法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持
父母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由此可见()①法律与我们的成长相伴一生②法律规范我们的每一个行为③法律规定我们的权利与义务④法律是我们的最高价值准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2浙江宁波)家事变国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启依法
带娃新时代。该法律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这体现了()①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③国家主席具有公布法律的职权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
022浙江宁波)家事变国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启依法带娃新时代。“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这一法律规定强调了对未成年人的()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C.网络保护
D.司法保护8.(2022浙江湖州)中学生小曾在户外玩耍时,发现一处菜园里有20多株罂粟(如图),果断报警。警方铲除了罂粟,对涉嫌非法种植的村民予以处罚,并授予小曾“禁毒小卫士”的荣誉。同学们对小曾行为的评
价正确的是()①积极履行义务,值得学习②通过诉讼维权,勇气可嘉③参与司法保护,应该表彰④懂得依法办事,必须点赞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2022湖北荆州)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
法》开始实施。该法对家庭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做出了明确规定。这()①有助于提升家长依法带娃、科学育娃的能力②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③有利于让家庭教育承担更多学校教育的职能④表明家庭教育不再是家庭的事,而是国家的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
④310.(2022湖北鄂州)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的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网络保护11.(2022江苏扬
州)针对下列行为,“评议”正确的是()序号行为评议①在旅游景点的文物上刻“到此一游”要说服教育,不必进行法律处罚②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要档案封存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③疫情期间进入商场,配合接受查验健康码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④小程
同学被高年级男生堵截索要钱物小程同学可以“以暴制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2022江苏泰州)2022年4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
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说明()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在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13.(2022山东东营)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
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表明()①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国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使权力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14.(2022山东滨州
)2022年2月14日,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宣布了首例制售盗版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玩偶案,犯罪嫌疑人任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4万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我国法律保护知识产权②制售盗版冬奥吉祥物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③
公民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④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得使用冬奧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5.(2022湖北恩施)近年来,直播带货的盛行让某些网络主播获得大量金钱收益,但他们却选择
偷税漏税,结果被税务部门处以巨额罚款,受到法律的严惩。这警示我们()A.遵守规则,学会依法办事B.行使权利,增强民主意识C.维护权利,遵守法定程序D.履行义务,拒绝直播带货16.(2022山东滨州)观察下面漫画。国家的双减政策()4A.将彻底
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B.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C,意味着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D.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公平的问题17.(2022湖北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2022年6
月5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娱乐健身音响音量过大、室内装修活动、宠物叫声等扰民问题都作出了相应规定。对此,同学们踊跃讨论。你赞同的观点有()①“德治”就能解决的问题却要“法治”,小题大做②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
③我们是未成年人,在家娱乐健身应该不受该法约束④良法还需善治,它的实施还需要有关部门严格执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18.(2022四川广安)科学立法构建和谐社会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家庭教育的专门法律。材料一该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这体现了法律②______的特征。这部法是促进未成年人健
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法治保障。未成年人是指未满③______周岁的公民。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是④______。(1)请把材料一的内容补充完整。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他在很多时候
强调应当注重家庭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社会。该部法律把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填补了我国家庭教育顶层设计的空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怎样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可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
国家等方面回答)19.(2022湖南怀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两部法律顺应了时代发展和群众关切,体现了对未成年人保护利益最大化原则,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法治
环境。有同学认为,“只要有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未成年人就一定能健康成长”。请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20.(2022湖南株洲)2021年11月5日,皮山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李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
、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责令其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通过全国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2021年7月15日,被告人李奇贤在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康西瓦烈士陵园内,先是踩踏刻有烈士陵园名
称的石碑底座,斜倚碑身摆拍,随后又到陈祥榕烈士墓前,满脸嬉笑脚踩墓碑底座,用手比作手枪状对着烈士墓碑再次摆拍。为获取流量关注,被告人将上述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和今日头条个人账号上发布,上述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扩散,引起社会公众强烈愤慨,造成恶劣影响。从法律的作用角度,谈一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
521.(2022广西北部湾)(节选)[“家事”上升为“国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为宣传该法,某校开展“法治进校园家教伴成长”主题活动,以下是九
年级某班制作的宣传板报,请你参与其中。(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对青少年成长有何意义?22.(2022海南)(节选)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同学们中引发热烈反响。校团委将组织学生代表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座谈会
,你将在座谈会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请你根据下表中"交流分享提示”,完成相应的“交流分享要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摘录交流分享提示交流分享要点摘录二“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列举两项党和国家爱护青少年的举措。(2
)(2)交流分享要点。23.(2022山东临沂)(节选)小蒙在“法律专题”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发现,2021年以来国家正式施行了多部法律,其中不少法律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法律呈现]※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2021年6月
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施行;※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
》正式施行;※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1)以上系列法律的相继施行说明了什么?[案例回放]5月13日,山东高院公布了一起涉家庭教育令典型案例。刘某某的父母通过诉讼离婚,刘某某由其父亲直接抚养,但其父亲未履行实际抚养义务,抚养费一直由母亲支付。刘某某自
四年级下学期起到某外地学校就读,其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致使刘某某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独居状态。6其间,刘某某结交社会不良青年,沾染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甚至参与盗窃、斗殴等违法行为,一步步走向犯罪。当地法院向其
父母发出了《家庭教育令》。法律链接(2)“子不教,父之过。”请你给案例中刘某某的父母提几条建议。24.(2022天津)(节选)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依据材料作答下题。【法律温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是世界上最广为接受的公约之一,截至2015年,已获得包括中国在内共196个
国家的批准。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2022年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对这一法律体系作了有益补充,将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1)结合上述材料,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说明出台家庭教育促进
法的原因。25.(2022山东济南)(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专门法律。法律条文摘录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
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等设备应设置显著提示标识等。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处理享有知情权、决定权。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国家机关为履行法定职责处理个人信息,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权限、程序进行,不得超出履行法定职责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1)个人信息保护有了法律“安全锁”。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7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未成年人保护。“双减”政策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学
质量,有利于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②③④正确;义务教育年限是从小学到初中阶段,不包括高中阶段,①错误。故选B。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犯罪的特征。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
这告诉我们: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B正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错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C错误;一切犯罪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D错误。故选B。3.【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的保护。依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关键词“经营者、遵守、拒绝”
等可知,材料中的经营者实施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故D正确;ABC题干没有体现,故排除。故选D。4.【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和施行的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填补家庭教育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空白,有利于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促进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①③④正确;有利于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②错误。故选C。5.【解析】本题考查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仔细观察图表内容,这告诉我们法律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说明了法律与我们的
成长相伴一生;法律规定我们的权利与义务,①③正确;法律规范我们每一个行为的说法与现实不符,②排除;宪法是我们的最高价值准则,④错误。故选B。6.【解析】本题考查人大职权、国家主席的职权等相关知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表
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说明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立法权,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这体现了国家主席具有公布法律的职权,①②③正确;材料未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排除④。故选A。7.【解析】本题考查对未成
年人的保护。未成年人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受到不法侵犯的影响,需要受到特殊保护。题干中,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体现的是家庭保护,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学校保护、网络保护、司法保护,排除ACD。故选B。8.【解析】本题考查忠实履行公民义务、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的相关知识。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权利和自由,也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不可以只享有权利而不
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而不享有权利。依据材料可知,小曾对非法种植罂粟的村民报警,说明小曾在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值得我们学习,①正确;当小曾遇到非法种植罂粟的村民时懂得报警处理,说明小曾知道依法办事,④正确;题文中没有涉
及诉讼维权,也没有涉及司法保护,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9.【解析】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题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此举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
好的法治环境,有助于提升家长依法带娃、科学育娃的能力,①②正确;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家庭教育不能承担学校教育的职能,③错误;家庭教育不仅是家庭的事,也是国家的事,④错误。故选A。10.【解析】本题考查保
护未成年人的法律防线。依据教材知识,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对未成年人设置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题文中未成年人的负面或其他监督人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8【解析】本题考查规则、未成年人保护的相
关知识。在旅游景点的文物上刻“到此一游”,既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排除①;未成年人年龄小,需要受到特殊保护。选项中,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要档案封存,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②正确;疫情期间进入商场,配合接受查验
健康码。这是能够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③正确;小程同学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不能“以暴制暴”,排除④。故选C。12.【解析】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这有利于科学立法。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A正确;题干未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排除BCD。故选A。1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律的特征、依法治国。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
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这表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①②正确;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没有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④错误。故选B。1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学会依法办事。犯罪嫌疑人任某因制售盗版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玩偶被判刑的案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知识产权,警示我们公民要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①③正确;制售盗
版冬奥吉祥物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②错误;非法使用冬奧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要承担法律责任,④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故选B。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遵守规则、依法办事。偷税漏税的网络主播被税务部门处以巨额罚款,受到法律的
严惩,这警示我们要遵守规则,学会依法办事,A正确;BC与材料无关,排除;履行义务,正确直播带货,D错误。故选A。1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未成年人保护。国家的双减政策是指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减轻学生的作业负
担,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B正确;AD夸大了双减政策的作用,错误;学习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C错误。故选B。1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律的作用、良法善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娱乐健身音响音量过大、室内装修活动、宠物叫声等扰民问
题都作出了相应规定,体现了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但良法还需善治,它的实施还需要有关部门严格执法,②④正确;①夸大了“德治”的作用,社会治理既需要德治,也需要法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①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在家娱乐健身也应该受该法约束,③错误
。故选D。二、18.【答案】(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十八;抚养教育。(2)①个人:要树立规则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纠正不良行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谨慎交友,防微杜渐。②家庭:家长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及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③
学校:加强思想教育,多开展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④社会: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9.【答案】观点错误。①未成年人由于生活经验不足,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受到伤害,因此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②法律只
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要真正收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未成年人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答案】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李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引起社会公众强烈
愤慨,造成恶劣影响,属于严重违法行为。皮山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说明法律规范和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行为;②法律具有制裁、保护作用,民法院认定被告人李奇贤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制裁违法犯罪,伸张正义,维护了英雄烈士的合法权益。21.9【答案】①有利于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
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②有利于建设法治中国,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22.【答案】①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②国家对特
殊困难地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3.【答案】(1)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③国家
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出台一系列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和关爱。(2)①刘某某的父母要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包括生活上的关心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②刘某某的父母要自觉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未成年
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24.【答案】(1)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批评、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随
着法制建设的推进,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