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1.doc,共(3)页,2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55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诗情画意》教学详案一、导入师:课前听到大家朗诵古诗,老师觉得大家都是小诗人,同学们,还记得骆宾王的《咏鹅》这首古诗么?生:记得师:哪位同学可以有感情的来背诵一下这首诗?生:师:(绘画)在同学们背诵古诗的时
候,老师用绘画的形式描绘了这首诗,诗中的情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这种表现手法是我国传统艺术常用的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情画意》。(板书课题)二、过程1.猜古诗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对不对?生:师:我
们今天做的这个小游戏和之前的小游戏有些不同,游戏的名字叫做“看画猜古诗”,我来出示图片,同学们猜诗句。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悯农),想一想哪一首诗可以来表现这幅图的诗意呢?生:师:你为什么想到的是这首古诗呢?生:师:说的真好,同学们觉得画面当中以谁为主体呢?生:以农民伯伯为主体师:烈
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满头大汗,非常辛苦,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浪费粮食。因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横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出自《朱子家训》意思是说,一粥一饭,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一丝一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
难的。师:我们再来看下一幅图(游子吟),猜一猜这一幅图可以搭配哪首古诗呢?生:师:画面当中的哪些细节,让你想到这首古诗呢?生:师:观察的真仔细,他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师:这首诗是表达了?生: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师:画面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细节,母
亲在烛光下为游子缝制出门的衣服。当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我们可以从五官表现人物的表情,服饰表现人物的身份。师:(望庐山瀑布)这一幅图你要配什么样的诗句呢?生:师:你是怎么想到的呢?生:师:望庐山瀑布主要描写的是景色,
所以再绘画的时候,近境我们可以具体刻画,远景可以简单一些。师:好,那刚才我们玩了看图猜诗的游戏,那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在诗和画中有什么联系呢?生: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小游戏我们不难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
形的诗。2.比较作品,符合诗意师:在课前,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PPT)我这里有两句古诗,两幅图片,但在互相搭配的时候犯了难,大家来帮老师解决一下好不好?生:师:两幅画的主体都是?生:师: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搭配呢?生:师:能
说一说你的想法吗?生: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分析老师好像懂了,要画出诗中的情景,除了要表现诗中的主体,还要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并且要符合诗意。3.教师范画师:同学们帮助老师解决了难题,现在我想自己动手试一试,滁州西涧这首古诗大家还记不记得?生:师:谁能来背诵这首古诗,然后说一说你理解的诗
意?生:师:好,我确定了古诗,现在又了解了诗意,那我要开始配画了,在老师配画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小组讨论老师的绘画步骤,一会儿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范画)师:我的配画完成了,哪个小组来试着说一说老师的绘画步骤?生:选材—理解诗意—构图—画主体(先画基本型、再细节刻画
,线条要丰富)—画背景(衬托主体、丰富诗意)—着色师:(PPT)首先我们要确定配画的古诗,也就是选材。然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构思画面,在构图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古诗的重点词句,确定主体,古诗写人我们就以人为主体,就像我们刚才说过的游子吟,绘画时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如果是状物那
就是以物为主体,那如果是写景呢?生:师:以景为主体,近景具体刻画,远景简单刻画。确定了主体我们就可以先画基本型、再细节刻画,最后画背景,注意色彩的搭配。三、学生作业师:刚才我们总结了绘画步骤,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生:师:好,课前,老师都让同学们
准备了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是不是?生:师:那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PPT)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或一句古诗,用绘画的形式描绘下来。好了,拿起画笔赶快行动吧!(巡回指导,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四、展评师:好,我们就先画
到这里,老师看到有的同学没有画完,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看一下同学们的初稿。哪位小作者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生:师:谁能说一说你喜欢黑板上的哪幅作品?生:师:同学们都很有创意,能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为古诗配画,在配画中能够符合诗意。五、谈收获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生:六、
结束师:苏东坡先生说过:“诗画本一体,天工与清新”。这节课我们将“诗”与“画”结合起来,画出符合诗意的图画,徜徉在诗情画意中流连忘返。在课后,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可以多读书,多读诗,使我们的作品更具有诗情画意。好,这节课我们就
上到这里,下课!七、板书设计诗情画意咏鹅滁州西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