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课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设计2.docx,共(4)页,21.31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50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叶子上的小血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了解叶子的生长规律;选择喜欢的叶子把它画下来过程与方法:用线条表现树叶的美,提高观察力和线条组合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树叶的美感,感悟生命的可爱和奥秘。二、教学重
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叶子的形状美、色彩美;感受叶子的肌理美感,并用线条进行表现。教学难点:发现规律,有规律的运用线条表现叶脉。三、教学策略本课可采用“感悟—发现—探究—尝试—创造”的教学策略,首先在情境中感受自然,感悟树叶之美,收集喜欢的树叶,通过对比
与观察,发现树叶形状、色彩、纹理上的特点;通过触觉与视觉的感知发现叶子上的小血管,并探究叶脉的表现手法,通过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线条表现叶脉,最后自主选择丰富而富有变化的线条大胆表现叶脉上的纹理,外化自己的
观察与感受。四、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感悟自然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你们想去吗?走进植物王国(欣赏植物图片)出示植物王国的礼物——树叶我们手中的每片叶子都经历了生长过程中最精彩的时刻,说一说你最喜欢什
么季节的叶子?为什么?欣赏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春天的微风中树叶学会了跳舞;夏日里,懒懒地晒太阳,让雨水冲凉;到了秋天,叶子纷纷落下来,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风采;冬天里,叶子睡在土里,等到春天再来时,新的叶子又将长出来
。通过对多种植物的欣赏,感悟植物之美。在情境中感知不同季节树叶的美丽。观察发现1.请同桌之间互相观察手中的叶子,可以把你们采集的很多树叶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你们都能发现什么不同?叶子的颜色不完全一样。叶子的形状不一样。2.说一说,你手中的树叶是什么形状的?叶子形状:柳状叶、掌状叶、卵形叶、针状
叶、带状叶、心形叶等。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哪些形状的叶子呢?仔细观察叶子的色彩,它是一种颜色吗?叶子中央到四周色彩丰富,富有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激发兴趣、加深印象,从而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探究1.我们再来动手摸一摸叶子
的正面、反面,你能感受到什么?叶子有些突起的地方,尤其是叶子的背面更能感觉到,这些突起的线条就是叶脉。2.你知道叶脉有什么作用?叶脉是植物输送“营养”的血管,它那细致的变化和美丽的纹理,展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3.(把叶子放大)你觉得叶脉像什么?叶脉的分布有什么规律?粗心变化的叶脉
布满了整片叶子,其中主叶脉粗,其他的叶脉越来越细。通过摸一摸,感知叶子的反面纹理,再用眼睛观察显微镜下的叶脉,通过不同感观的刺激,活跃和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由具体的叶脉联想到生活中的事物。尝试表现1.同学们我们的班级也象一棵大树,(出示大树)看,这就是我们的班级之树。怎么没有叶子
啊?让我们一起来制作叶子。2.老师现在先制作一片属于我的树叶。(教师演示)(1)彩纸剪出树叶的形状(2)画出主叶脉、支叶脉,以及其他细小的叶脉想一想:画叶脉用到的最多的是什么?(线)还可以用到什么?(
点和面)3.欣赏书中作品:这些叶子都有什么形状?叶脉纹理有什么特点?同学们是如何怎样表现叶脉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自主探究叶子的制作方法。演示中着重对叶脉的表现方法的引导,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有规律的运用线条表现叶脉。联想创造布置作
业:请同学们变成小小设计师,制作自己的那片叶子。作业提示:运用粗细变化的线条,细致地表现叶子形状和纹理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一个同学都是这棵大树的一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评价与拓展:现在我们共同来完成了这棵班级之
树,大家觉得怎么样,你喜欢哪片叶子?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希望同学们这些小树叶都能在学校、班级、家庭的大树下茁壮成长,长成小树苗,直到你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部分,只有相互团结协作,这个班级之树才能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