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写作8.5 (含详解).ppt,共(43)页,1.098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0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主题5家国情怀——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的家【主题阐释】“家国情怀”熔铸在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民族的灵魂里,是个体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大爱,彰显着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人生情怀,有悠远的历史感和民族性。迟子建说:“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一
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人民日报文章《给青年的一封信》是这样诠释“爱国”的:有人说“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也有人说“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我们是带着国籍出生的,这就像我们的性别,我们的姓氏一样,是我们最根本的属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我们用中文谈论世界,我们因历史而倍感自豪,看到国产航母入列我们热情鼓掌,因为民
族复兴梦想我们格外振奋。是的,对每个国民而言,爱国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也是再自然不过的认同,更是再基本不过的责任。【高考热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材料一:《红海行动》由2015年中国海军也门撤侨的
真实事件改编,2018年春节期间上映后票房就一路飙升。据悉,上映期间,令观众最为感动的一句话是:“我是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材料二:2018年4月13日,美国以叙利亚持有化学武器为借口,联合英法两国空袭叙利亚
,这无疑让已历经7年战乱的叙利亚雪上加霜。据不完全统计,战争让叙利亚超过35万人死亡,150万人伤残,至少1100万人背井离乡。【审题立意】材料一,中国军人为国忠诚守望,为国牺牲,彰显了其家国情怀。材料二表明和平需要祖国的强
大做后盾,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本题可以有以下立意:(1)敢于为国担当,敢于为国牺牲。(2)爱国能够使人高尚。(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让家国情怀与个人发展共成长。(5)和平需要祖国的强大。【立意方向
一】复兴优秀爱国传统,提升家国担当情怀【名师指导】中华儿女从来就有胸怀天下的壮志,从孟子的“达则兼善天下”,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哲圣贤们心忧天下的情怀催生了无数捍卫家国的英雄壮举,谱写了无数舍身报国的壮丽诗篇,涓涓点
点汇进我们灿烂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就是一部卫国爱国的历史,里面有积淀深厚的家国情怀。因此,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进一步提升家国情怀,强化报效国家的担当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立意方向二】凝聚爱国热情,弘扬奉献
精神【名师指导】正是因为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和报国壮志,中华民族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的家”,任何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会与家、国紧密相连。在今天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更需要我们凝聚爱国情怀,为民族复兴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立意方向三】理性爱国,修
身养性,做文明理智的爱国者【名师指导】爱国不需要理由,但爱国需要理性。越是平凡的事,越能体现一个人的爱国情操和理性素养。爱国不能只挂在嘴上,而要付诸实际行动。社交平台上,总有人以为自己最爱国,看不惯别人就横加指责,或者散发攻击性言论
,这种行为就影响了人民团结、社会和谐;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以爱国为由盲目行事,实际上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爱国是神圣和庄重的,任何失去理性的、违反道德法律的言行,都是在亵渎这种神圣,也是在玷污爱国这庄重的字眼。【热点素
材】1.黄旭华:将一生与祖国命运绑在一起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已经退役,但年逾九旬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仍在“服役”。核潜艇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1958年,为了打破当时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讹诈、核威胁,贫弱的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核潜
艇,黄旭华加入研制队伍当中。当时,这支队伍里没有人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也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黄旭华和同事们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加班加点地干;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心数据;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
,他们就用磅秤来称。困难并没有让研制团队对设计水平有任何妥协。在外形上,黄旭华坚持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水滴形”,这意味着中国一步跨越了西方国家3步才能走完的道路。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尖端技术
问题,同时用创新思维解决了关键问题。1988年,第一代核潜艇顺利完成各项试验,我国首次成功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为世界上第5个具备二次核反击能力的国家。到这一年,黄旭华参加核潜艇研制整整30年。因为这项任务是国家机密,所以这30年他背井离乡、隐姓埋名。黄
旭华说:“这辈子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祖国在黄旭华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国家利益是他隐姓埋名、全力以赴的支点,是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国家利益是他理性对待亲情的依凭,是他正确对待人生的坐标。2.《红海行动》:和
平,离不开祖国的强大2018年春节期间,《红海行动》的热映再次掀起了国产战争片的高潮。截至3月5日上午,《红海行动》总票房已破30亿元,成为华语影史票房第二名。《红海行动》取材于2015年中国海军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2015年3月,随着沙特等国对胡塞武装的空袭,也门
局势陷入危机。3月26日,中国果断决定撤侨。很快中国官方即发布消息,中国暂停军舰在亚丁湾的护航。3月29日起,中国军舰展开多次撤侨行动,以最快速度将中国侨民撤离也门。此后,中国政府又应有关国家请求,下令海军护航编队在也门展开
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红海行动》影片成功的背后反映的是祖国的强大,是一群人的默默付出。整个剧情围绕的是撤侨,影片的核心则是“不丢下一个中国人”。影片的后半段容易让人萌生一个想法:都是因为最后那一个人,让蛟龙战队失去了两位战友。观众为机枪手佟莉与“石头”张天德之间的生死之隔叹惋。可是站在国家
的角度,蛟龙战队就是国家的旗帜,就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护身符,就算全军覆没也必须救出那最后一个中国人。因为祖国的意义,就在于保护每一个中国公民,不丢下任何一个中国公民。国家强大,凛不可欺,说到做到,言出必行——这是一种底气。就像影片里,负责指挥的舰长在行动前坚定地说:“要
让恐怖组织知道,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那一刻,很多影院里的观众都不由自主地眼眶湿润。因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旗,在战火纷飞里保护中国民众的力量,远远大于枪支弹药的力量。3.《流浪地球》: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的传承热播的科幻电影《流
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幕:在地球即将撞击木星的危急关头,中国航天员刘培强驾驶载有数十万吨燃料的空间站主控室撞向木星,使地球得以摆脱木星引力而获救。这种为人类命运慷慨以赴的英雄精神,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它击中了人们的心
灵,更传承着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4.反向春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2019年春节,“反向春运”的现象引发关注。很多在城市的奋斗者、年轻人,不再跟随人潮从城市回到老家,而是把父母接到城里过年。在工作的城市实现阖家团圆,成为春节文化的新变化。在变化之
中,也有不变的习俗。如今,在很多地方,踩岁、辞岁、压岁仍极有生命力。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每个家庭的团圆,构成了国家的团结;每个家庭的幸福,构成了国家的力量。5.侠之大者: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基
业上,镌刻着无数为家为国奋斗不已的名字。从“两弹一星”、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再到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正因为有许许多多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侠之大者,中国脊梁得以挺立,中
国精神得以弘扬,中国富强得以厚积薄发。6.戴明盟:将生命和蓝天,使命和祖国相连2017年,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率领的航母编队已经驰骋大洋,成为国力和军力的象征。舰载机是航母最主要的作战力量。舰载机飞行员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是名副其实的“
海天雄鹰”,戴明盟是首位在辽宁舰上实现起降的舰载战斗机试飞员。2012年11月23日,中国航母舰载机歼-15当天上午降落在辽宁舰甲板上,由飞行员戴明盟首降成功,这是中国航母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签署命令,授予他“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戴明盟1971年8月3
日出生于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他中等身材,浓眉大眼,透着灵气和机敏,见人总是笑呵呵的,脸上挂着他独有的招牌式笑容。他的父亲叫戴雨林,是重庆嘉陵机械厂的一名技术工人。1992年4月,戴明盟正在古城保定的第二基础飞行学校学习。这一天,他接
到在成都工作的叔叔的来信,信中说,一个月前,他父亲因病去世。其实,父亲的病情早就已经很重了,但为了不分散他的精力,一直没有告诉他。3月9日下午,父亲从昏迷中醒来,叫了一声儿子的小名“犇犇”。母亲抓住他的手,含泪问:
“你找孩子?有什么事要交代吗?”“告诉儿子,要好好飞。国家的事大,家里的事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要因家事分心。自古都说,忠孝难以两全。他为国尽了忠,就是最大的孝!”父亲反复叮咛,不能把自己病重的情
况告诉戴明盟,母亲只能含泪答应。“也许,我这次能挺过来,亲眼看到儿子驾着飞机,飞到咱家上空转几圈,那该多好啊。如果这次我真的走了,就在九天之上,看着儿子开飞机,保佑儿子开好飞机„„”戴明盟的父亲在最后一次昏迷之前笑着说道。之后他再没有醒来。母亲遵从父亲的遗嘱,瞒了戴明盟一个多月。知道
父亲已经去世的这天晚上,戴明盟悄悄走出宿舍,来到大操场,对着家乡的方向,庄重地给父亲磕了三个响头。【佳作品析】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根据2015年中国海军也门撤侨事件改编的《红海行动》被搬上银幕,人
们不由湿了眼眶,而那句“我是中国海军,我们带你们回家”掷地有声地划破绝望的天空,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心潮澎湃。有人说,中国护照的意义,不是它能带你去哪里,而是在于当你遇到困难时祖国会带你回家。正如影片中负责指挥的舰长在行动前坚定地说:“要让恐怖组织知道,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战火纷
飞中,国旗为中国公民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这种浩气凌然,这种铁骨铮铮,远胜于罪恶的枪击炮轰。与同样源于撤侨题材的《战狼2》相比,我更欣赏《红海行动》。因为相较于《战狼2》皆大欢喜的结局,《红海行动》更真实。左羽、石头的牺牲,陆琛的断臂不仅让人潸然泪下,更让
身处和平之境的我们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意识到我们的和平离不开国人赴汤蹈火的守护。正如70后作家苏心所说:“众生皆苦,没有人会被命运额外眷顾,如果你活得格外轻松顺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你该承担的重量。”2015年,朱日和训练
基地,“蓝军旅”士兵蒋长勇的生命定格于执行高地战场警戒任务的瞬间;2015年,天津塘沽爆炸,12名消防官兵用血肉之躯换得周边民众的安全;2016年,联合国维稳特派团加奥营地,申亮亮用生命的最后37秒为战友撑起了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中国无战事,军人有牺牲。每当
山崩地裂江河呜咽,总有迷彩服的身影在废墟泥淖中撑起天空,每次灾难当前日月无光,总有一片旗帜于天昏地暗中高高飘扬。盛世之下,总有人为万家灯火默默负重前行。但负重前行的又岂止是军警官兵?作别康桥的水草,归做祖国的栋梁。国际知名科学家黄大年在归国后担任国家多项技术攻关项目
的首席专家,7年来,他夙兴夜寐,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只为祖国的科技进步。放下家中的黄发垂髫,仅为春运通道的安全畅通。除夕夜多少铁路工作者以岗位为家,待旅客如亲人。无暇顾及自身病,换得人间春色归。夜阑人静之时,多少医务工作者不眠不休,严重透支着精力、心力,仅为与死神争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从大马士革
的玫瑰凋零到中国海军的“一个中国人都不能伤害”,我们岁月静好的背后,是祖国的强大,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为祖国强大的负重前行。【名师点评】文章由《红海行动》和《战狼2》的比较入手,引发读者对和平来之不易的思索,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岁
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接着进一步举例:由军人到普通的社会建设者,指出他们对国家的奉献。最后水到渠成,点出结论。论述娓娓而谈,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