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写作8.3 (含详解).ppt,共(39)页,1.090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0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主题3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主题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宏大的时代命题,如果囫囵写去,很容易写大写空。因此,考生先要对大命题进行适当分解,试着从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发展以及所谋求的理想的共处模式等角度,来切入
话题,深入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含义。从具体实践上说,可联系“一带一路”分析。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各个地区、各个行业积极对接、推进各个项目,如今已取得非常丰硕的成果。“一带一路”的意义也不再仅是一个倡议,它还意味
着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理解包容的文化交流、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就能挖掘到“一带一路”不同的深层意义。【高考热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1989年11月9日,作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的主要象征——柏林墙
被拆毁。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冷战的结束,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材料二:由于暴力活动、走私和非法移民犯罪不断升级,2006年起,美国开始在美墨边境修建铁围墙,隔离两国。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曾一度搁置此工程,但特朗普上台后,下令继
续修筑围墙。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冷战结束足足30
年了,但国与国之间的冷战思维并未彻底销声匿迹,甚至在这个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代时不时冒出头来,美国在美墨边境修筑铁围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题三则材料聚焦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前两则以“拆墙”“筑墙”这样
颇具象征意味的举动,来描述历史的潮流与逆流;材料三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具体实践上说,指向于“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既是对“拆墙”历史潮流的深化,也是对“筑墙”历史逆流的反驳,可谓本题的题眼。而考生在具体阐述中
,则可结合“一带一路”上许多沟通、理解、包容的故事进行论证和说明。考生解读本题,可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核心概念展开。首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这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性前提。其次,气候变化、网络攻击、环境污染、疾病流行、
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诞生的现实背景。最后,以邻为壑、弱肉强食、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损人不利己,这是促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借鉴。吃透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内涵,考生便可选取合适的角度行文写作了。考生可联系“一带一路”
来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我国相关地区积极对接,包括交通、农业、能源、文化合作等各个方面,从而加强地区间的国际交流,推动地区发展,进而推动国家发展。从国际视野来说,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恰与“一带一路”紧密相连。对于未来10年,习总书记
做出重大战略判断: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这个“大变局”中保持我们的稳定发展,就需要坚持“一带一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立意方向一】应对共同挑战【名师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首先是应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而诞生的。面对各种全球性
危机,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谁都不可能关起门来独善其身。考生可抓住这一点,批评美国修筑铁围墙的可笑做法,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必要性与紧迫性。这是以“反”论“正”。【立意方向二】谋求共同发展【名师指
导】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已将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真正变成了“地球村”。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必须依赖其他国家的发展,各国因利益高度交融而构成了一个无可回避的发展同盟。由此,考生可从柏林墙的倒塌谈起,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于全球发展的意
义。这是以“正”论“正”。【立意方向三】“一带一路”架起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之桥【名师指导】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们与别国工人、商人、农民、青年等加深了解,合作共赢。“一带一路”架起了跨越地域、文化、语言、民族的桥梁,加深了不同文
明之间的交流,为互相理解打下基础。在沟通理解之上,我们就能够实现和平发展。【立意方向四】“一带一路”为我国发展指出新道路【名师指导】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未来,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将走进中华民
族的全面复兴,“一带一路”正是我国走向未来要坚持的路。考生可联系我国如今面临的国内、国际挑战,讨论“一带一路”倡议对我们的特殊意义;还可站在更高的层面看“一带一路”,它不仅是一个倡议,它背后的传承之路、文化之路,对我们都有巨大的启示。【立意方向五】纵览发展之路,展望未来蕴底气【名师指导】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路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化,人们的生活之路也越来越宽广。回顾历史的发展,我们对于民族和国家满怀希望,对国家的发展之路怀揣憧憬,个体也应该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投入到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去铸就一条更坚实的腾飞之路。【热
点素材】1.在中国种树的日本人2000年,大龙隆司在日本成立环保组织“绿色网络”,并决定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开始进行沙漠绿化改造。十几年里,大龙隆司带着他的绿化团队,在科尔沁沙地种下了350万棵树,在全国种
植超过2000万棵树,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甚至连日本的风沙也少了许多。当《面对面》栏目组问及种树目的时,大龙隆司说:“硬要说目的,只能说是为了地球吧,地球好了,对大家都好。”2.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由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共同建立的人类历
史上首个以非西方大国为主体的合作机制。2017年6月,习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金砖国家外长时指出:“金砖合作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关系;超越了以意识形态划线的老思维,走出了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超越
了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观念,实践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理念。”3.“一带一路”从纸上走向现实“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从纸面变为实际合作行动,从起步阶段向全面务实合作推进,牵连起了亚太、欧洲、非洲
等多个经济圈。诸如波兰、希腊、巴尔干等国都受益颇多,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成为“16+1”合作的拳头产品,成了连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桥梁。这也足以表明,“一带一路”既是改善全球治理的新抓手,也是实现世界经济
向好发展的良方。4.斯里兰卡最快的铁路建成通车2019年4月8日,斯里兰卡南部铁路延长线一期项目正式通车。斯里兰卡于1948年独立,这是斯里兰卡独立后的首条新铁路线通车,也是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承揽的第一个斯里兰卡铁路工程项目。该工程建设里程全长26.75
千米,列车能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在铁轨上行驶,这是斯里兰卡速度最快的铁路。5.14个月建起一座水电站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图雅布古兹水电站项目是2017年5月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乌两国达成的项目。2019年3月27日,该水电站举行了完工典礼。此水电
站可实现一年11个月不间断发电,年发电量满足1600户家庭的电力需求,约4年即可实现盈利。负责该水电站建设的东方电气项目经理孙剑峰介绍,此项目的所有发电设备都采用中国制造,关键的水轮机技术和发电机技术都是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还创造了从开工建设到建成完工14个月的“图雅速度”。6.“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六年来,从倡议到现实,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受关注的公共产品,取得了众多成果。近两年,亚吉铁路开通运营,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竣工,阿联酋阿布扎比
码头、马来西亚关丹深水港码头正式开港,被称为巴基斯坦“三峡工程”的巴基斯坦最大水电站首台机组实现并网发电,冰上丝路将穿越北极。一大批项目陆续开工或建成,其中民生、文化领域的占比越来越大,为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佳作品析】和为贵,计
利当计天下利许雷雷千年以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将中国的丝绸带到了遥远的异国他乡,开启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千年之后,“一带一路”中外合作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以和为贵的背景底色再次唤醒了人们关于古丝绸之路的美好记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一带一路”以开放共享与和平合作为基础,是合作发展之路,也是和平共处之路,是对大势的顺应与把握,也是为解决当下人类社会发展难题所提供的“中国智慧”。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和平是“一带一路”发展的底色。
中华民族历来拥有深厚的“和文化”底蕴,儒家的仁政、道家的天人合一、墨家的兼爱非攻等无不向世人昭示着和平的真正内涵。从古丝绸之路的开通到郑和下西洋的航道,对和平的追求一直深深写在中华民族的基因里。和为贵,计利当计天下利。与西方赢家通吃的义利思维相比,“一带一路”倡导的和平共处具有鲜明
的中国特色。欧洲,从16世纪的西班牙到19世纪的英国,它们发展为殖民帝国的过程充斥着资本主义贪婪的罪恶,也沾满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血泪。在美洲,美国把自身的发展建立在对印第安人的驱逐与掠夺的基础上,无数印第安人惨遭屠戮
。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国家更加剧了对海外市场的掠夺。与它们相反,“一带一路”则充分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共处义利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方就做了很多推动双方共同获利、发展的事业,从修路、打
井到派遣医疗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和平共处的发展理念。和为贵,计天下利者须以尊重为前提。当今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只有充分尊重彼此的不同,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展开合作,任何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都是和平发展的大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和平的环境作为保障,这就需要各国尊重彼此的主权、领土完整和
发展道路,求同存异,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用文明交流的方式超越文化隔阂,这样才能赢得真正的和平。世界版图上,丝绸之路的新画卷仍在逐次展开,和平发展的理念润物无声。“一带一路”双翼舞动,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发展,更
是理念的融合与民心的相通,它在向世人昭示,原来那“流淌着奶与蜜的地方”也是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抵达的。【名师点评】本文标题即观点,“计利当计天下利”,前半段主要阐述了中华民族的和平意识与精神,并将西方国家崛起过程与
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进行对比,进而说明了“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以和平为底色的。后半段主要说明了“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前提——尊重。当今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唯有互相尊重,才能实现文明交流、和平发展。全文中心明确,议论精彩,用例很有格局,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