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通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重点突破课件14图表解析(含详解).ppt,共(26)页,7.783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0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编写思路导图][考纲要求]图表解析题要求考生将图画、表格、数据、色彩等信息转换为文字信息,题型灵活多样,既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也考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考查的综
合性极强。[考卷分析][备考指导]1.对“图表解析”题,2017年前全国新课标卷曾连续四年考查,2018年在全国新课标卷Ⅰ、卷Ⅲ中再次考查,可见,此类题一直是高考的常用命题。因为在如今的读图时代、大数据时代,图表解析是一项重要技能。2.“图表解
析”题分别涉及图片解说、漫画解读、流程图介绍、图表解读等,其中对流程图的考查属于高频考点,在备考复习时应高度重视。3.“图表解析”题的考查具有灵活性、技巧性、创新性、综合性的特点。它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要素,介绍其
内容,辨别或挖掘出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考查的是考生理解信息、分析综合、整合信息的能力。4.“图表解析”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表)说话”,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表达运用能力。要注意的是:“图表解析”题有显性和隐性两种,上表中列举的即为显性;而2019
年全国新课标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二、卷Ⅱ实用类文本阅读第4题、卷Ⅲ中第22题作文中的图表即为隐性。学案1图画解读[知识清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画解读(不涉及数据分析)类的试题,或要求解说画面的内容,解读画面寓意;或要求
用文字分析画面的内容,概括其中各要素的变化规律;或要求用文字表述画面反映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用作命题材料的图画,常见的有徽标、图片(含摄影作品)、漫画、流程图(含方位图、构思框架图)四类。[典题导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1]徽标徽标即徽记、标志。一般通过图像、形状、颜色等多种元素的组合,为某一组织、行业、机构、活动而专门设计,表现该组织、行业、机构、活动的纲领、宗旨、理念、目标等,多带有宣传和鼓动的性质,表现为言简意赅、
意蕴丰富。【题1】[2015·全国新课标卷Ⅰ]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题思路①读懂图画。题干交代了徽标的主题“保护地球水环境”。紧扣这一主题可发现图中“手”左右分别为有鱼流动的“清流”与“污水”,“手”的作用是阻止污水流入清水,保护水环境。②组织语言。组织语言作答时,应分步进行,先说明“构图要素”,再说明寓意。说明
“构图要素”时可以采用“该图由„„构成”的格式。答题示例: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题型2]图片(含摄影作品)图片(含摄影作品)多为富有一定寓言的作品,一
般要求将指定的图片内容按照要求,用文字表述出来。【题2】[2015·广东卷]下图是北京市控烟协会遴选的两个劝阻吸烟的手势,分别是“我介意”和“不可以”。请写一段话分析这两个手势的劝阻效果。要求语意完整,前后连贯,不少于50字(含标点符号)。答: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解此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分析这两个手势的劝阻效果。然后比较两幅图的劝阻效果,第一幅图,图中人以手捂鼻,被动承受,动作幅度较小,可见劝阻的效果较弱;第
二幅图,图中人手掌外翻,主动劝阻,动作幅度大。最后对两幅图对比分析即可整理出答案。答题示例:“我介意”的手势表达委婉,容易让人接受,但劝阻意味不强,对方可能领会不到或视而不见。而“不可以”的手势表达直接,劝阻意味强烈,容易让人领会到,但可能会引起对方反感。[题型3]漫画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
性的绘画。它多从政治事件、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创设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题3】[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
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本题不但要求理解丰子恺的漫画
,还要说明与鲁迅的观点是否矛盾,更进一步考查考生的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能力。音乐课上人物状态最鲜明、最动人的闪光点可以不是眼睛,而是嘴巴和耳朵,于是漫画特意勾勒了学生们的圆圆的嘴巴、竖起的耳朵,这更能凸显乡村学校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参与热情。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答题示例:不矛盾。鲁迅先生强
调画眼睛,是因为画眼睛能集中表现人物的特征;而丰子恺先生的《村学校的音乐课》不画眼睛,而画嘴巴,是为了凸显学生在音乐课上的参与热情。画中孩子们张得圆圆的嘴巴,已经展现出了他们积极参与歌唱、沉醉于音乐魅
力的状态,极为生动。[题型4]流程图(含方位图、构思框架图)流程图(含方位图、构思框架图)是通过被标示事物的方位、箭头的方向以及动作行为,来介绍事物之间的关系或某项工作、活动程序的直观构图。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高,因此考查的频率也高。【题4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注】〔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15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本图画介绍了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整体观察流程图,
不难看出,该图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红色议事厅”的议事对象——社区工作室根据民意收集的难事,一是“红色议事厅”的参与对象(“两代表一委员”、监督人、相关部门、群众)开展工作的流程。由此即可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的两个方面。第(2)小题要求考生
评价“红色议事厅”的工作机制,仔细审读题干“为老百姓办实事”可知,“实”即为评价的着眼点,“谁为老百姓办实事”“办了哪些事实”即为评价的方向,由此不难写出答案。答题示例:(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2)“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
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解题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答题策略徽
标①细读题干,明确徽标名称及需要回答的问题。②观察徽标的总体形状,依据徽标的名称或主题观察徽标的构成要素,明确以下三种关系,从而把握徽标内涵:一是明确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明确各要素与总体形状间的关系,三是明确各要素、总体形状与徽标名称或主题间的关系。而明确这三种关系,需要我们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
③将图案内容和徽标名称有机结合起来,准确转述信息,检验确认答案。图片(含摄影作品)①整体把握,读懂图画。先找出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构图要素(人、物等),弄清各构图要素的细节特征,再厘清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②合理想象,丰富画面。无论是单幅图
还是多幅图,画面上的内容总是有限的。观看图画要充分发挥联想、想象,借助生活经验,再现图画情境,甚至可联系社会背景,挖掘图画主旨。③明确要求,准确作答。或描写,或说明,或评述,要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或写内心独白,或评析行动效果,要选择正确的切入点;或比
拟,或排比,要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题型答题策略漫画①整体把握,读懂漫画。注意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的对应关系。标题和画面是显性信息,寓意是隐性信息。一般先从标题入手,标题大多暗示了漫画的内容或主题。再观察漫画的元素,把握人、物的活动,厘清
人、物之间的联系,明确其描述的事件的发展过程及结果。漫画中的文字往往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不可忽略。②明确类型,抓住特征。以人、事为创作素材的漫画,分析人物应注意其言行举止、表情神态、穿着打扮及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事物应注意时间、地点、前因后
果及发展趋势。以自然现象或景物为创作对象的漫画,往往影射着社会生活中的某类人或某一现象,应与现实生活作类比联想,注意其类比象征意义。③合理想象,丰富画面。联系相对应的生活场景,依据人、物的活动细节,发挥联想、想
象,合理补充人、物的活动内容与过程,寻求各元素间有机的逻辑关联。④联系生活,挖掘寓意。概括主题(寓意)时,要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然后联系生活挖掘出隐藏在背后的较为抽象的寓意。⑤明确要求,规范作答。答题时要弄清题干要求,注意考查的角度和要
求,在理解其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紧扣画面作答。流程图(含方位图、构思框架图)①这类试题来自生活实践,考生需进入情境,设身处地地感知对象及其行为,并联系生活经验,才能准确理解,即使没有生活经验,也可联系类似的生活体验加以理解。②流程图的各项活动有明确的行进程序,一般用箭头按序
依次标示活动项目的先后顺序,而方位图、构思框架图大多没标箭头,但不管如何,其均存在着先后顺序、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弄清关系有助于理解内在的逻辑事理。③描述并列的箭头时要用总分的说明顺序。④组织语言、规
范作答时首先要依据题干要求,适当代入答案的开头;然后有序陈述,注意以上所讲的几种关系,确保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另外,切忌照搬照抄图示中的原词,有时需要根据事理适当转换。续表学案2图表分析[知识清单]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表分析类题型,皆涉及数据分析。因图表往往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显示某种变化、某种趋势、某种对比,所以考生就需对数据进行研究、比对,寻找一种规律,得出某种结论,提出某种建议或主张。该类题,如果单独命题,常见的有四种题型——柱状图
、行列表、折(曲)线图、饼状图;不过,近几年来,图表分析类的试题往往置于实用类文本中加以考查。[典题导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1]柱状图柱状图一般是在坐标系中通过横轴和纵轴的数据观察所列柱图长
短变化情况,进而通过比较寻找规律的直观构图。【题1】[2019·天津卷]某初中校就“喜欢的榜样类型”对本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请根据下图的统计结果,就今后的榜样教育向学校提两条建议。要求:不能出现数字。(改编自2019年4月11日《中国
教育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解此题,可分两步进行:①读懂图形。横轴上依次是“英模、劳模”“科学家”“父母、师长、同学”“政商界精英”“影视明星”“没有榜样”,纵轴表明的是相应的百分比,然后结合题干提示可知,该初中校“喜
欢的榜样类型”中“父母、师长、同学”占比最高,“影视明星”次之,接着依次为“英模、劳模”“科学家”“政商界精英”,而“没有榜样”的同学为数也不少。②按要求作答。本题要求根据统计结果向学校提建议,所以应该针
对各榜样类型占比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答题示例:①鼓励学生以父母、师长、同学等“身边人”为榜样;②多宣传英模劳模等杰出人物的事迹;③对崇拜影视明星的学生要正面引导;④关注榜样缺失的学生群体。[题型2]行列表行列表是表现数字资料整理结果的最常用的一种形式,由纵横交叉
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一般由表头(总标题)、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统计表的下方有时会有表外附加信息。【题2】[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1)您希望开设礼仪
教育的课程吗?A.非常希望B.希望C.不希望D.无所谓调查对象选项学生市民A19.08%11.90%B68.79%59.52%C5.20%5.95%D6.94%22.62%(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A.家庭B.学校C.社会D.以上都是
调查对象选项学生市民A20.23%22.62%B9.83%15.48%C8.67%13.10%D65.32%58.33%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
民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
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本题图表(1)中,调查的是学生市民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情况;图表(2)中,调查的是学生市民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谁
的情况。再看①②③三个空缺的语言环境,①空缺处上文是“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表明此处应从图表(1)得出结论,结合图表(1)中的数据,学生选C、D两项的比例一共只占12.14%,而市民选C、D两项的比例一共只占28.57%,可总
结出总体规律,市民和学生大多数是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②空缺处上文有“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的语境,此处应由图表(2)得出答案,结合图表(2)中的数据,可知无论是市民还是学生选D项的都超过了半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即大多数市民和学生希望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礼
仪教育的责任。③空缺处结合上文来看,要求谈学生和市民对礼仪教育的需求差异,可结合图表(1)作答,在图表(1)中,市民选D项的占了22.62%,而学生选D项的只占了6.94%,由此可以从反面总结出③处的答案,也就是“对礼仪教育的需求”这一点,学生比市民的要求更加强
烈。总之,思考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行标题和列标题下各对象对应数据的比对。答题示例:①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②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③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题型3]折(曲)线图折(曲)线图是在坐标系中以折(曲)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
的直观构图。题3】[2012·天津卷]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请根据以下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数字媒介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答: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和数字媒介阅读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概括其特点并略作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解
读折线图时,要明确纵轴、横轴所标注的项目。本题其实是两个折线图。它们的横轴表明的是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4个时间点。上面一幅图表示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下面一幅图表示数字媒介阅读率。从图表中起伏的折线
可以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第(1)题要求根据图表说明调查结果。从图表来看,上面一个折线图显示,从2008年到2011年,各媒介综合阅读率呈上升趋势。下面一个折线图显示,数字媒介阅读率也呈上升趋势,而且2009年至2011年这三年上升的势头很猛。第(2)题要求在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和数字媒介阅读
之中任选一种方式并概括其特点,考生可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说出其中一种方式的优点即可。答题示例:(1)近年来各媒介综合阅读率逐年上升,其中数字媒介阅读率近三年上升迅猛。(2)传统纸质媒介阅读特点:多数人的首选阅
读方式,目前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思考能力。∥数字媒介阅读特点:获取便利,信息检索方便,费用低廉甚至免费。[题型4]饼状图饼状图是显示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所占比例的大小的直观构图。饼状图中的数据
点显示为整个饼状图的百分比。【题4】[2011·重庆卷]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至2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要求:字数分别在10至20字)①社会: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饼状图能直观反映比较项目的大小。第(1)题要
求围绕“‘书写’的现状”依据图表内容概括出一个结论。根据图中信息,在对“平时手写机会”的调查中,“不多”所占的比例最大;在对“提笔忘字的经历”的调查中,“经常,好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所占的比例最大。由此可得出结论:现在大多数人写字机会少,提笔忘
字多,书写能力堪忧。第(2)题要求“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这要求考生跳出图表,联系生活实际,探究“书写能力堪忧”的原因。答题示例:(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2)①(社会)因“书写”越来越少而越来越
忽视“书写”;②(学校)因注重分数而轻视“书写”。[解题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答题策略柱状图①条柱能直观反映某一事物或
某些事物的数据变化或比较,反映一定的发展趋势或规律,所以考生应注意条柱的长短及其所对应的数据。②解答这类题时,要弄清横轴、纵轴上各图标所表示的项目名称以及对应的数据,然后分析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规律。③针对此类试题,一般
要看图示中所有对象的整体趋势和相对差别。④明确题干要求,选择相应的主要信息,规范作答。⑤作答时不能代入具体数据,抽象概括更重要。行列表①认真阅读表头(总标题)、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四个主要部分,从而形成整体认识。②针对
此类试题,需注意行标题下各对象的比对和列标题下各对象的比对。③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主要信息归纳要点,形成答案;且作答时不能代入具体数据,抽象概括很重要。折(曲)线图①捕捉信息。要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方向。要明确纵轴、横轴所标注的项目名称。读图时,
要抓住折线变化的规律。②要抓住折(曲)线图中的拐点,并且要把握一般性规律,即抓大放小;并且要注意比对。③依据要求,规范作答。要注意题干中表明关系的词、表示特殊限制的词,选用的词语要准确,不能在表述中出现语病。饼状图①解读饼状图时首先要弄清本图内部的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
化特点等,再依据题干要求从图表中选择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形成答案。②作答时不能代入具体数据,抽象概括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