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中的生物》知识点整理(2023春).doc,共(1)页,75.500 KB,由鹿哥教育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83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三单元环境中的生物9.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命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活动;能进行新陈代谢;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2.生物和非生物的最本质区别是:有无生命。3.自然界中,
植物、动物等具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能够生长、发育和繁殖。4.岩石、土壤、水、空气等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非生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不能繁殖。5.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6.生物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10.不同环境中的植物1.植物的形态是与它们
的生长环境相适应的。2.水生植物一般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叶片小而薄,或分裂成丝,有些没有根。3.干旱环境中的植物一般都具有发达的根系(吸收水分);叶片面积较小,有些呈针状,茎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减少蒸发);具有肥厚的肉质茎(贮存水分)。4.多肉植物是指根、茎、叶中至少有一种器官是肥
厚多汁并具备贮存大量水分功能的植物。5.植物主要分为:水生植物(茎中空,叶柄有气囊)、沙漠植物(叶退化成刺,茎肥厚多汁)、热带雨林植物(繁茂旺盛)、高山植物(低矮耐寒)。6.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
;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不同点:它们形态差别大,金鱼藻是细小的藤状物,而水葫芦有一半在水面上,其叶子有手掌大,水中浮有圆的形似葫芦状的茎。11.不同环境中的动物1.动物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居地区的习性叫做迁徙。在鸟类中,有迁徙习性的叫做候鸟
,无迁徙习性的叫做留鸟。哺乳类中的蝙蝠类、驯鹿以及昆虫中的蝗虫、美洲王蝶等也有迁徙现象。鱼类、海豚等的洄游也是一种迁徙。2.巢穴是动物栖息的地方。有的动物会依赖植物筑巢,有的动物会打土洞或把天然岩洞作为庇护所。3.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身体结构,体表有不同的覆盖物,它
们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运动方式也不尽相同,呼吸方式也不相同。4.鲫鱼和青蛙的身体结构不同,但它们都可以在水中游泳。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躯干和尾部的左右摆动;青蛙游泳时主要依靠后肢的摆动和噗的张缩。5.蜥蜴和蝗虫体表的覆盖物不同,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蝗虫体表有外骨骼,但它们的共同作用
是保护身体和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6.青蛙和麻雀都用肺呼吸,且都有辅助肺呼吸的结构,分别是皮肤(辅助呼吸)和气囊(储存气体)。7.麻雀和蚯蚓的身体结构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它们的运动方式也不同。麻雀可以自由的飞行,其主要飞行器官是翼;而蚯蚓的运动则需要通
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来完成。8.动物可以自由活动,但自身不能制造养分,需要从外界摄取食物来维持生命活动。9.昆虫是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