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湘科版】六下《人类的起源》教案.docx,共(2)页,18.36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09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执笔年级六班级班备课时间年月日上课时间课题3人类的起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2.通过对化石的分析,了解人类的主要的进化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
学态度。2.认识到人类能够制作工具、使用工具,是文明的开拓者。科学知识1.知道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2.初步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重点知道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难点初步了解人类的进化历程。教学用具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课件学习用具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
1.讲述:我们已经了解了动植物的进化过程,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呢?这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人们一直都在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二.模范科学家的研究1.那么人们寻找答案会顺着怎样的思路,怎样的方法进行呢?(可以提示学生:
希望能从人类研究马的进化获得启示)2.小组讨论3.交流,并整理研究思路和方法:先在动物中寻找和人类长得相似的动物,然后借助已发现的相关化石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4.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着手分析与整理师提出问题:有哪些动物与人相像?(学生回答后适时出示猩猩、黑猩猩、大猩
猩、长臂猿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动物有哪些地方与人相像?教师最后讲述称它们为类人猿的原因。5.讨论并提出假设,思考研究方法请依据上面的现象,请提出自己的看法:你觉得人类的祖先是谁?如果要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下一步需要怎么做?(借助已发现的化石进行研究)假设1:人类是
类人猿进化来的。假设2:类人猿和人类可能有共同的祖先。修改栏1.课件提供化石的记录,并告知学生现代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200ml,然后要求学生用流程图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这些已发现的化石能说明什么问题?还有什么疑惑?2.组织学生的交流
注:只要有道理的观点都可以允许学生保留3.教师进行必要讲解和补充:课件介绍现在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认识: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是怎么分成了两支——类人猿与人类。主要是介绍因为在有些时间段还缺少化石证据,所以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
的问题仍在继续研究中。三、鼓励学生继续查找资料,以求对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板书设计人类的起源证据——类人猿化石教学后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所以上课难度并不大。内容涉及到历史、地理等学科,有些综合课的类型。如果设计不当有可能上得象历史课或地理课。所
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体现生命科学课的特点,紧紧围绕人的进化这条主线,来设计有关教学活动。例如导入时利用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很近可能有共同祖先这一点,引出人类起源的课题。进而利用很直观形象的图片、生动真实的影片来感动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
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播放有关内容纪录片让学生对人类的起源加深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还渗透了两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