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下册《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2.doc,共(4)页,3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04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巴塘连北京》教案[授课年级]五年级[教材分析]歌曲是一首2/4拍、二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藏族儿童歌曲。第一乐句的一开始就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第2小结的跨小结切分音运用使得曲调明亮而又舒展,情绪热烈。歌词把通向北京的云间金色大路比似成东方的彩虹,十分形象生动。第二乐句的句首紧接着第一乐句的尾音,曲
调在五度跳进后作了一个旋律波浪形的起伏,好似一条金色的大路蜿蜒伸展,尽情地抒发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热爱党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歌曲跨小结切分音的演唱。2.能力目标:用体验、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听、唱、创编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塑造的音乐
形象,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3、情感目标:能够加入动作表现歌曲,用自然、朴实、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重点]重点:准确地演唱歌曲《巴塘连北京》[教学难点]掌握跨小结切分音、连音线、前十六分音符的多种变化节奏。[教学过程]一、练习1、(XXXX)2、(XXXX)(123
5)(3211)(你好)(下午好)[设计意图:通过节奏练习、旋律练习来引出歌曲的第四句,从而解决其中的难点。]二、导入1、听音乐辨别少数民族。(新疆、内蒙古、傣族、藏族)2、欣赏藏族弦子舞视频。[设计意图:通过感受不同民族音乐引出本课藏族族歌曲]3、律动聆听一:播放巴塘连北京,老师跳藏族
弦子舞。聆听二:师生齐跳舞蹈。[设计意图:学生进行律动的同时熟悉本节课要学唱的歌曲。]4、观看巴塘文化的视频[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巴塘文化感受巴塘人民的艰辛,珍惜巴塘连着北京的这条公路修的不易,从而感受本首歌曲的情绪]三、歌曲教学1、聆听三(教师范唱全曲)师:(1)这首歌讲了哪些内容
(2)这首歌的情绪怎样?2、聆听四(播放第一段歌曲)找出歌词金色的路在哪一句,边画旋律线边学唱。(第3句)3、找出哪一句的旋律线和第3句类似,并学唱。(第2句)[设计意图:通过画旋律线先学会最简单的2、3句]4、师生接唱:老
师唱1、4句,学生唱2、3句。[设计意图:学生在接唱过程中即巩固了2、3句,又引出下一句的学唱]5、学唱第1、4句师:你觉得哪一句最难唱?生:第1句,有跨小结切分音最难唱。第4句,有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师通过手势教唱最难的第1、4句。)[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手势动作可以解决教学难点。]6、完整演唱(1)有感情地演唱师:刚才我们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热情,你能不能用你的热情来演唱歌曲呢。生: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2)注意换气再次演唱。四、创编舞蹈1、部分学生演唱部分
学生通过舞蹈为歌曲伴舞。[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歌曲民族特点为歌曲创编舞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2、全班完整演唱歌曲并伴舞。[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肢体与演唱的协调能力。]五、拓展:师:藏族文化是丰富多彩的,藏族歌曲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再让我们来欣赏一首藏族歌曲《献上洁白的哈达》[设计意图
:体验多种藏族歌曲,感受藏族音乐文化。]六、小结师:同学们不同的民族文化吸引我们,不同民族音乐感染我们,愿你们今后能通过音乐课这条纽带来了解感受更多的民族文化。七、反思课始,我先以游戏形式进行节奏练习和旋律练习等,即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又能解决本
课难点之一:前十六分音符。从听歌曲辨别民族来引出藏族歌曲。引导学生用律动的方式熟悉本课歌曲,从一拍到一句,从易到难逐步推进,理解跨小节切分音的节奏感,并能够唱准节奏。分层推进,明确乐理。在学唱歌曲的时候,找出学生唱不好的1、4乐句,进行重点教学、反复教唱。我们知道,突破教学
难点往往并不是一气呵成、一蹴而就的,所以我采用一遍一难点、分散推进、小步子落实的方法。比如在有一字多音时,通过画旋律线提示,帮助学生在学唱时很好地掌握节奏。再比如遇见节奏不同时,我利用舞蹈动作来提示学生节奏的变化。真实的课堂永远都是有缺
憾的,在这堂课的教学上,由于歌曲短小,节奏上变化之多,又想把各个教学环节中知识点安排得更加全面、完美些,在短暂的40分钟课堂时间里,整体的教学节奏就显得紧凑了一些,从而导致学生单独创作演唱的机会少些。相信如果能给学生更多的演唱时间,他们
的演唱水平会有更明显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