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体育【科学版】小学五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学设计1.doc,共(2)页,3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18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篮球基本功--球性及运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竞争的意识和参与的
积极性,达到更好的锻炼身体,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二、教材分析篮球是少年儿童十分喜爱的一项运动,它所具有的集体性、对抗性、竞争性等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培养遵纪守法、刻苦顽强、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同时它所独有的游戏性、趣味性易于
吸引学生,能很好的体现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理念。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为11岁左右。个性天真活泼,模仿能力强,喜欢展现自我。对新生事物好奇心强,身体素质良好,并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对于新技能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也较差,对于一个事物的
注意力不持久,这些对课堂教学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要引起一定的注意。那么,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我主要通过各种提问、示范、互动、比赛等教法,使简单的运球变得有趣、丰富。通过启发思维、讲解示范、教学比赛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建立原地运球和
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运用正确的手型和两种运球的基本技术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互助,参与运动的热情,发展个性,积极进取的精神。五、
教学要求及重难点重点:手触球的部位要适宜,学会按压的方法。难点:学会用瘦的感觉控制球,拍球要做到动作协调连贯。六、教法分析1.启发思维;让学生自己来说说运球要领让,通过启发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篮球知识,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2.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方法和直观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教学比赛:充分
发挥学生潜能及参与的积极性,采取运球接力比赛,在基本掌握运球技术的基础上让他们适当竞争,这符合篮球本身的特点,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在比赛过程中既学习运球技术、锻练体能,又和同学团结合作,使学生在技术、素质、心理、生理上都得到提高。七、教学过程(一)开始准备部分(8分钟)分为两个内容:一是课堂
常规内容,包括集合整对、人数清点、安排见习生、宣布上课内容、课堂要求、课中的注意事项。二是准备部分,包括热身跑(叫数抱团)、徒手操。这样安排为学生进入活动状态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二)基本部分(29分钟)这一部分是本课的核
心部分,也是通过教、学、练让学生掌握篮球运球技术的方法,并结合游戏练习,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示范直观教学法:1.熟悉球性:A、双手拨球B、篮球饶头、腰要领:手指用力;动作连贯协调;五指自然分开;空出手心。把球尽量控制在自己身体范
围内!教法:1.教师讲解熟悉球性的方式及要求2.学生认真学习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2.运球要领:两腿前后(平行)开立弯曲,上体稍前倾,重心在两腿之间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控球,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上下摆动,手腕下压将球控制在身体的左(右)侧。
两腿弯曲站小臂带手腕3.运球接力比赛规则:分为四组进行比赛,每组一球。运球绕过标志筒再运球返回把球递交给下一位同学回到队尾。最先完成的举球获胜。目的是根据本课的内容安排这个游戏,再次巩固运球技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配合,团结合作能力
。(三)结束部分(3分钟)学生站成4列横队,教师提示放松部位,手指、大腿、小腿等部位放松。要求学生在放松时做到自然轻松,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教师总结本课的优缺点,表扬在本课中表现好的同学,其目的是给全班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四)场地器材1.一个篮球场2.篮球2
1颗3.标志筒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