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2023中考数据表格类选择题专题复习(解题指导+专项练习)

DOC
  • 阅读 14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40.500 KB
  • 2023-01-2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鹿哥教育】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初中历史2023中考数据表格类选择题专题复习(解题指导+专项练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初中历史2023中考数据表格类选择题专题复习(解题指导+专项练习)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初中历史2023中考数据表格类选择题专题复习(解题指导+专项练习)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初中历史2023中考数据表格类选择题专题复习(解题指导+专项练习).doc,共(7)页,140.500 KB,由鹿哥教育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90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中考历史数据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指导【类型解读】数据表格型选择题,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且直观精炼,主要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一组或几组数据。表格内容侧重于反映数据的变化,要求能够从数据的变化中探究出结论,其设问角度多是对原因、作用、影响等方面的考查,是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题型之一

。【答题指导】解答此类试题,主要分三步:第一,要注意数据表格标题,一般来说标题是直接反映主题内容的地方,其中蕴含了数据的知识内容。第二,要从设问角度解读数据表格,观察数据的升降起伏的趋势和对应的时间段。第三,要

将数据信息、选项和所学知识“三位一体”,进行综合思考分析判断,选出正确答案。【典例分析】下表所示,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其主要原因是()1928年—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位次1928年1932年193

7年在欧洲所占位次----21在世界所占位次532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标题,本题是1928年—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位次。通过此标题,

可以把握两个信息,一是数据变化的时间,二是所涉及的国家;其次,认真审查数据表格,对比此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无论是在欧洲所占位次,还是在世界所占位次,都是呈上升趋势,这说明这一时期

苏联的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再次,根据这一变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苏联所发生的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史实,是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表格中数据的变化

正是反映了这一内容。故选B。【提分秘籍】一.苏联的工业化1.苏联的成立:1922年,俄、白俄、乌和南高加索联邦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2.1924年列宁去世。1925年,斯大林上台,进入斯大林时代。3.社会主义工业化:(1)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措施:两个五年计划

(1928——1937)。(3)成果: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工业国。(4)作用:A.积极方面:能够在短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工业化。B.局限性: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固化,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二.苏联工业建设的启示1.发展经济时要农轻重比例协调。2.把人民利益

放在首位。3.政府要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4.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三.俄国的国家称谓变化:沙俄(古—1917)—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2中考历史数据

表格类选择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表是《考工记》所记载的青铜合金成分表。司母戊鼎的合金成分为:铜84.77%、锡11.64%、铅2.79%、其他成分0.8%。这大体与表中钟鼎合金的标准相符。这说明了()类

别原文铜锡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85.71%14.29%A.司母戊鼎铸造以《考工记》为标准B.当时的青铜合金铸造技术已登峰造极C.历史记载必须有出土实物的印证D.实物史料有效验证了文字史料的记载2.如下表为西汉至宋朝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朝代地区西汉(2年

)西晋(280年)唐代(742年)宋代(1080年)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A.城市经济活跃B.政治统治开明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交融加强3.下表是抗战时期某一战役的数

量归纳表,该战役是()项目数量参战部队105个团(约20余万人)战斗次数1800多次歼敌人数2万多人摧毁敌交通线铁路474千米公路1500多千米A.平型关大捷B.武汉会战C.长沙会战D.百团大战4.据下表现象推知,中国民族工业在第二阶段发展出现新

变化的原因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简表(部分)阶段时间公司数量资本总额第一阶段1914年8月前146个41148205元第二阶段1914年8月后至1919年232个(新注册)91867500元(新注册公司)…………A.洋务运动利涧的刺激3B.外商企业在华投资增加C.清

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帝国主义放松对华控制5.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某时期连续4年的经济建设情况,这4年最有可能是()年份粮食产量(万吨)国家职工人数(万人)国家财政支出(亿元)第1年195052451+6.0第2年200004532-21.8第3年170004561-65.8第4年143505

044-81.8A.1953—1956年B.1957—1960年C.1966—1969年D.1978—1981年6.阅读下表“《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不同语态所占比例表”可知,某一阶段《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语态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1960年1月至3

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积极报道0(0%)2(2%)51(14%)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中性报道16(5%)10(11%)224(62%)A.中国接受了美国的“自由化”和“民主化”B.新闻媒体的文字风格发生了重大改变C.国策调整促使对美认识趋

向理性客观D.美国的强烈要求7.如下表中所示内容体现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B.等级森严C.自给自足D.军事独裁8.下表为英国某贵族庄园经营情况表。据此表分析,这一经营情况()项目时间租地农场主租地数占比

缴纳租金占比自耕农租地数占比缴纳租金占比1633年≤30%约50%60%~70%约50%41649年42%67%58%29%A.反映了士地集中趋势加强B.推动了租地农场的普遍化C.确立了英国新贵族的统治D.促成阶级结构的根本改变9.如表

是美洲人口变化的汇总表,其黑种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年)土著人口白种人口黑种人口总计170075.022.32.7100.0186016.02724.0400.03140.0A.战争瘟疫B.三角贸易C.种族灭绝D.工业革命10.下表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表

,据表可知,推动当时世界贸易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世界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1870年2445.51880年3668.81890年49941900年68118.2A.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B.世界各国之间联系密切C.近

代工厂的大量出现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1.下表是美国和西欧工业生产比重变化,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1951年1970年1993年美国48.6%37.8%27%西欧20.8%28.6%27%A.欧洲已经全面超越美国B.欧共体成立推动欧洲经济发展C.欧洲实现了经济一

体化D.欧盟成立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12.下表为1990-1994年欧美国家主要工业部门就业人员变动情况,导致其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部门金属加工机械汽车化工半导体电子就业人员增减比例(%)-33-18-35-8+34+42A.产业结构的变动B.宏观调控的加强5C.新技术革命

推动D.城市化进程加快13.阅读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据此可以得出关于隋朝社会发展状况的结论,恰当的一项是()项目年份581年604年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人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A.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开元盛世到来B.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并发展D.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14.下表反映的史实是()1972年—1978年中国对美商品进出口总额(单位:万美元)年份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197212889573311973260383972220661974475711028637285

1975470711288834183197631668156041606419772942517963114621978991772706772110A.中美贸易不断增长B.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改善C.中美建交D.海峡

两岸交流频繁15.如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本质特征是()年份1870年1900年企业总数(个)808669工人总数(人)78000272000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A.行业竞争非常激

烈B.企业规模数量扩展C.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D.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6附: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考工记》所记载、司母戊鼎的合金成分表中钟鼎合金的标准相符”可知,实物的成分和文献记载相符,技术成熟并载入中典籍,体现了青铜合金铸造技术已登峰造极,B项正确;司母戊鼎铸造以《考

工记》记载以实物记载为依据,排除A项;历史记载必须有出土实物的印证,这种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材料是为了说明青铜合金铸造技术的高超,不是为了让实物史料有效验证文字史料的记载,排除D项。故选B。2.【答案】

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表并结合选项可知,西汉时南方人口户数为111,到宋末时南方人口户数为830,反映出我国南方人口呈上升趋势。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经济重心南移与南北方的户数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表格能够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C项正确;材料数据不能体现城市经济活跃,政治统治

开明,民族交融加强,排除ABD项。故选C。3.【答案】D【解析】根据“参战部队105个团(约20余万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

路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题干没有涉及,排除A项;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排除B项;1941年12—1942年1月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大获全胜,这一胜利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鼓舞了盟国的抗日斗争,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14年8月后至1919年新注册公司数量和资本都大幅度增加,其原因是1914年8月后至1919年处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项正确;洋务运动是

从19世纪60到90年代,排除A项;外商企业在华投资增加出现在甲午战后,排除B项;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也是在甲午战后,排除C项。故选D。5.【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表格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不断下降,国家职工人数即城镇人口急剧上升,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7—1960年,我国进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为大炼钢铁所以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国家的职工人数骤增;由于农业服务工业,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整体上这一时期是犯了“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的下降,国家财政收支失衡,B项正确

;1953—1956年是三大改造时期,这一时期粮食产量应该是上升的,排除A项;1966—1969年是“文革”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职工数即城镇人口是下降的,排除C项;1978—1981年是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应该是呈上升趋势,排除D项。故选B。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处于敌对状态,因此对美国的消极报道占大多数,随着外交政策的调整,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我国对美国的认识逐渐理性客观,因此中

性报道占多数。D项正确;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人民日报》在1960年-1985年间对美国报道的语态以消极报道和中性报道为主,不能看出中国接受了美国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排除A项;表格只能反映《人民日报》对美国报道的语态,无法反映文字风格。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

可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C。7.7【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表格中显示的是希腊各城邦的面积和公民人数,从数据上看,各个城邦都比较小,人口少,体现了小国寡民的特点,A项正确;城邦大小和人口多少体现不出等级森严、自给自足和军事独裁的特点,排除B、C、D项。故

选A。8.【答案】B【解析】根据英国某贵族庄园经营情况表信息,可得知,从1633年到1649年,租地农场主租地数和缴纳租金数比例都明显.上升,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英国农场规模日益扩大,租地农场的普遍化,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B项正确;土地集中趋势加强材料中没有体现,排

除A项;此时英国新贵族还没有建立起统治,排除C项;17世纪,英国尚未完成资产阶级革命,阶级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D项。故选B。9.【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进行了三角贸易,主要内容之一就是

将黑人从非洲运送到美洲,使美洲黑人总数增加,B项正确;战争瘟疫、种族灭绝是使黑人人数减少的因素,排除AC两项;工业革命主要作用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不是黑人人数减少的因素,排除D项。故选B。10.【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第二

次工业革命开始了,随着它的深入发展,世界贸易急剧发展,D项正确;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世界各国之间联系密切、近代工厂的大量出现均是重要原因,排除ABC三项。故选D。11.【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51-1970年西欧工业生产比重增长

较快,主要原因是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B项正确;欧洲没有全面超越美国,排除A项;表格内容没有体现欧洲实现了经济一体化,排除C项;1993年欧盟成立,表格没有体现欧盟成立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排除D项。故选B。

12.【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1990-1994年欧美国家金属加工、机械、汽车、华工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就业人员比例下降,而半导体、电子部门就业人员比例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正值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业人员向新兴产业流动,C项正确;材料强

调的是以半导体、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工业部门就业人员的影响,没有体现三大产业的机构变动及其对就业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部门就业人员向新兴产业流动,无法体现国家宏观调控、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排除BD两项。故选C。13.【

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隋朝的经济和人口都得到了发展,选项C符合题意;开元盛世是唐朝时期出现的局面,排除A;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大运河,排除B;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科举制度,排除D。故选C。14.【答案】A【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中国对美

商品进出口总额”,由此可知,这反映的是有关中美之间经济方面的史实。而选项B所说的“其他国家关系改善”,表述不准确,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反映的是外交关系,排除;选项D说的是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情况,不符合题意,

排除。故选A。15.【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900年企业个数比1870年减少,但是工人数量、产量和投资额大幅上升,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故选C。

鹿哥教育
鹿哥教育
专注中小学幼儿教育
  • 文档 4401
  • 被下载 12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