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练习题4(2022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x,共(9)页,83.567 KB,由鹿哥教育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0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1.(2022四川遂宁)2021年8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
题词体现了()①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③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22四川眉山)“以前娃娃读书对农村家庭来说负担很大,现在每个月都
有政府补贴。以前是9年义务教育免费,现在学生享受的都是15年免费教育……”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郑志平老人自豪地诉说着家乡的变化。材料说明()①国家重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②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基本原则③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获得感强④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
(2022四川泸州)2021年10月25日,“时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国建造主题展在香港开幕,展示了香港发展的巨大成就。其中供水工程、公屋建造,抢建临时医院、建设文化新地标等,都体现着中央和内地对香港一以贯之的关心和支持。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香港回归以来,共享了祖国发展的红利②“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香港发展繁荣④继续深化两岸关系,推进两岸经济合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2四川德阳)37年
来,内地西藏班(为西藏培养建设骨干、在内地开办、招收西藏自治区学生)已为西藏累计培养输送了十几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成长为西藏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内地西藏班的开办()①实现了各民族同步发展②促进了民族交流和团结③加速了西藏人才的培
养④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2022四川达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真诚期盼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向前,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这要求两岸同胞()①要坚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②要
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士完整③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走向同时富裕④要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2022辽宁抚顺、本溪、铁岭、葫芦岛)我国第一个省级民
族自治地方是()A.西藏自治区B.宁夏回族自治区C.内蒙古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7.(2022湖南益阳)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族两位货车司机曼苏尔•帕塔尔和买买提•努尔东开车星夜兼程8天8夜,行程4700公里
,赶往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专为受伤汉族司机赵序磊免费代驾,这场跨越万里的爱心义举创造了一段充满温情的佳话。这体现了()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C.少数民族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D.民族地区消除了发展的差距,民族关系
更加融洽8.(2022湖北恩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高度自治B.一个中国原则C.“九二共识”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9.(2022湖南株洲)2021年8月19日,身穿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汇聚在布达拉宫广场共同欢庆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步
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经济年均增速居全国三甲,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表明()①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②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的优越性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④西藏经济发展程度已经和东部发达地区没有差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2022广西柳州)西藏各地以“演出+宣讲”“融媒体+宣传”等形式,把党
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到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小品等文艺节目中,让身处高原的农牧民群众更好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民族政策。这一做法有利于()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②促进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④铸牢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2022山东临沂)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建设美丽幸福西藏需要我们()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
荣的基本原则③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④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2022内蒙古通辽)从历史上看,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我国,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纽带是()A.文化互融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C.文化互动D.文化互学13.(2022四川内江)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
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是因为,我国各民族()3①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③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④有着共同的风俗习惯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
14.(2022云南昆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极大改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表明我国()①全面准确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②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各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5.(2022广西北部湾)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雪域高原发展70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62.8万贫困人口全部
脱贫,与全国-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列最适合这段材料的标题是()A.西藏成就瞩目,实现同步富裕B.建设幸福西藏,共圆复兴梦想C.实行高度自治,西藏成就伟业D.绽放文化之美,共建文明西藏16.(2022四川德阳)近年来,新疆棉花种植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
棉农播种播行直、接行准,采棉实现精准采摘。如今,新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睦和顺,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新疆取得上述发展成就,得益于()①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③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④新疆各族群众发扬艰苦奋
斗精神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7.(2022湖南株洲)2022年5月26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针对美官员窜访台湾并发表挑衅性言论,中方坚决反对。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向敢于出手,敢打必胜。中方的态度表明()①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坚定决心②依法服兵役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唯一方式③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的坚决反对④决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③18.(2022辽宁鞍山)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A.大流动、大融居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C.团结友爱、消除差异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19.(2022内蒙古赤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不断巩固中华
民族的经济基础C.坚定“四个自信”,贯彻新发展理念D.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420.(2022内蒙古赤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种新型民族关系是()A.奋斗、平等、团结、互助B.平等、团结、互
助、和谐C.自治、团结、互助、和谐D.团结、互助、繁荣、平等21.(2022河北)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陈双村是一个有着壮族、汉族、毛南族、苗族等11个民族杂居的移民大村,从最初的语言不通,到如今不同民族
问真正实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其乐融融。回答下面小题。(1)当初,易地扶贫搬迁过来的苗族同胞不会种稻谷、甘蔗,其他民族踊跃相助,手把手地教。后来,苗族同胞将砂糖桔产业发展起来后,也回过头来帮助其他民族脱贫致富。我们从中体会到陈双村的各民族()①生活上同步富裕②经济上互帮互助③情感上相互
亲近④风情上基本相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每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村里都举行民族民俗展演活动,苗族的“芦笙踩堂舞”、毛南族的“傩戏舞”、壮族的“罗嗨山歌”在这里竞相表演。举办民族民俗展演()①解决了民族间语言不通的问题②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③确
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2022河南)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石榴籽密心里红,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②公民
应担负起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2022天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处理民族关系上
,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民族区域自治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4.(2022福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为履行好这一义务,中学生应该()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
学习党的民族政策③精通各民族的传统技艺④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2022浙江温州)作为我省民族工作重点县,泰顺广泛组织各族群众,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其中,司前畲族镇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体现泰顺(
)①实践了“一国两制”方针②巩固了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5③践行了区域协调发展理念④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6.(2022云南)2021年12月22日,云南各族代表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誓词碑”前举行纪念大会,在这座“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前
新盟誓言。举行这一纪念大会有利于()①推进民族团结进步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③增强人民群众爱国主义观念④彻底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27.(2022黑
龙江绥化)判断题: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______(判断对错)A.正确B.错误28.(2022甘肃白银)【民族一家亲共筑中国梦】甘南的牦牛、天祝的藜麦、张家川的花椒、临夏的树莓、东乡的贡羊……在甘肃这片热土上,处处都能看到民族地区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从脱贫攻坚
到乡村振兴,甘肃各族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形成了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1)请列举一项我省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材料中提到的特色产业除外)(2)结合材料,请说说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的原因是什么。(3)作为陇
原儿女,我们能为我省民族地区的发展做些什么?29.(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守望相助命运与共]2021年8月19日,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致电祝贺,习近平总书记在贺匾上题词"
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1)“建设美丽幸福西藏”有什么重要意义?6(2)国家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采取了哪些措施?(3)青少年可以为维护民族团结,共圆伟大复兴梦想做些什么?30.(2022湖南衡阳)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
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请问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什么?(2
)请你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7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一、1.【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说明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促进各
民族共同繁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①②③正确;④观点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排除。故选A。2.【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发展的相关知识。国家重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题干中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发横的变化可以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群
众获得感强,①③正确;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排除②;材料未涉及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排除④。故选B。3.【解析】本题考查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依据题文描述,中央和内地对香港的关心和支持,表明“一国两制”实践
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回归以来,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①②正确;③错误,“一国两制”有利于香港发展繁荣;深化两岸关系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措施,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4.【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7年来,内地西藏班已为西藏累计培养输送了十几万名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成长为西藏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说明内地西藏班的开办促进了民族交流和团结,加速了西藏人才的培养,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②③④正确;“各民
族同步发展”的说法不符合实际,①错误。故选D。5.【解析】本题考查国家统一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两岸同胞要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
制”基本方针,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士完整,①②④正确;③错误,走向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故选B。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C正确;ABD排除。故选C。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新疆维吾尔族两位
货车司机为受伤汉族司机免费代驾的佳话,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B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A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民族地区缩小了发展差距,而不是消除,D错误。故选B。
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正确;高度自治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台湾、香港、澳门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之一,A不符合题意;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B不符合题意;“九二共
识”是海峡两岸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认识见解的名词,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不符合题意。故选D。9.【解析】题文材料表明了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
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①②③正确;④错误,观点不符合实际。故选A。10.【解析】西藏各地的做法,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有利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③④正确;②错
误,应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故答选C。11.【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建设美丽幸福西藏需要我们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高质量
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选A。12.【解析】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在我国,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纽带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B正确;A
CD不是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纽带,排除。故选B。13.【解析】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推进中华8民族共同体建设,这是因为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①③正确;中华民族大家庭有各自的宗教信仰,②错误;中华民族大家庭有各自的风俗习惯,④错误。故选D。14.【解析】国家高度重视民族问题。题干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说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各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③④正确;民族问题不实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排除①。故选C。15.【解析】根据所学,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西藏和
平解放70周年,雪域高原发展70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有利于建设幸福西藏,共圆复兴梦想,B正确;A错误,我们要实现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C错误,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没有高度的自治权;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文
化建设的内容,D排除。故选B。16.【解析】分析题文,从中提取有效的文字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取得上述发展成就,得益于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疆各族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①③④正确;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②
错误。故选B。17.【解析】题文材料中中方的态度表明了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坚定决心,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的坚决反对,决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①③④正确;②错误,依法服兵役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方式
。故选C。18.【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B正确;A是民族分布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排除;民族差异不能消除,C错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D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19.【解析】依据教材知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20.【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
、团结、互助、和谐,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不选。故选B。21.【解析】题文描述说明陈双村的各民族经济上互帮互助、情感上相互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③符合题意;①中”同步富裕”的说法错误,应该是共同富裕;④错误,与实际不符。故选C。(2)每逄少
数民族传统节日,村里都举行民族民俗展演活动,苗族的“芦笙踩堂舞”、毛南族的“傩戏舞”、壮族的“罗嗨山歌”在这里竞相表演。举办民族民俗展演()①解决了民族间语言不通的问题②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③确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A.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举办民族民俗展演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②④正确;①错误,举办民族民俗展演与“解决民族间语言不通”无关;③错误,“社会主义
新型民族关系”不是因为举办民族民俗展演而确立的。故选D。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护民族团结。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石榴籽密心里红,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公民应担负起维护
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就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②③正确;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错误。故选A。23.【解析】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依据教
材知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D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A与题干不符;平等团结互助9和谐是新型民族关系,B与题干不符;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发展根本基点,C与题干不符。故选D
。2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护民族团结。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中学生应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党的民族政策,①②正确;③④不符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排除。故选A。25.【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分析题干,泰顺作为我省民族工作重点县,广泛组织
各族群众,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体现泰顺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巩固了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践行了区域协调发展理念,②③④符合题意;实践了“一国两制”方针是香港、澳门回归,①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26.【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在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誓词碑”前
举行纪念大会,在这座“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前新盟誓言,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爱国主义观念等,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彻底消除”一词太绝对。故选A。二、27.【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故题干说法
正确。故答案为A。28.【答案】(1)示例:岷县当归、渭源党参、陇西黄芪。(2)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④巩固和发展了平等
、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⑤中央政府和各兄弟省市大力支持;⑥各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因地制宜、艰苦奋斗;等等。(3)①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积极宣传,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②同各种破坏民族
团结的言行作斗争。③积极为维护民族地区的发展献计献策。④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贡献。29.【答案】(1)有利于西藏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西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西藏走绿色发展道路;有利于西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提高西藏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巩固民族关系;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2)①进-步完善西藏的惠民措施,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②推动西
部大开发战略;③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反对民族分裂;④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兴边富民行动;⑤严打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等等。(3)①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全国各族
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这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少年的崇高使命;②认真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③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④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⑤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30.【答案】(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②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③在日常生活中与少数民族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④同破坏民族
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