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第36课第1课时概念与判断(含解析)

DOC
  • 阅读 6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439.500 KB
  • 2022-12-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第36课第1课时概念与判断(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第36课第1课时概念与判断(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第36课第1课时概念与判断(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第36课第1课时概念与判断(含解析)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第36课第1课时概念与判断(含解析)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第36课第1课时概念与判断(含解析).doc,共(18)页,439.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93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十六课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一课时概念与判断课标要求: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知道判断的基本特征;了解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学会正确运用判断;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核心素养:正确运用概念,分析比较判断的不同类型的特点,

提高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精神。思维导图核心考点一概念与明确概念的方法1.含义: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提醒]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

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2.基本特征(1)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2)概念的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

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3)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相容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外延关系类别图示简例相

容关系全同关系A:司马迁B:《史记》的作者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A:哲学B:中国哲学或B:动物A:马交叉关系A:中学生B:球迷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A:正式代表B:非正式代表反对关系A:输B:赢[提醒]①全同关系与同一个概念有区别,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相同,

内涵不尽相同;同一个概念是指外延、内涵都相同,如“父亲”“爸爸”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②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3.方法(1)明确

内涵的方法:下定义①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②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部分构成。③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提醒]“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④下一个正确定

义的具体要求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a.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如:商品就是劳动产品b.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

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如:恒星是不动的星c.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如:哲学不是文学d.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如: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2)明确外延的方法:划分①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②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③作出正确的划分的要求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a.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如:选票分为

赞成票和反对票b.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如: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共同犯罪c.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如: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3

)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考向一概念的基本特征典例1下列表示反对关系的图是()答案D解析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都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

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D符合要求。A是全同关系,B是矛盾关系,C是全异关系。变式1能不能将“工人”和“工厂”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画成下图?为什么?如果不能画成下图,正确的图示关系应该是什么?答案(1)不能。(2)“工人”和“工厂”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应是全异关系,

这一错误的实质在于将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混同于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工人是在工厂里面工作的,所以将“工人”这个概念的外延画在“工厂”这个概念的外延里面。(3)正确的图示应该是:考向二概念的方法典例2划分是把一个

属概念分为它的各个种概念,以明确概念外延的一种思维方法。正确的划分要求划分出的各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而且要采用同一标准,子项的外延不相容,而且是同一层次的概念。下列语句划分正确的是()A.直系亲属分为双亲、胞亲、配偶和子女B

.岩石分为沉积岩和变质岩C.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D.健康分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延划分应坚持的规则。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孙子女,故A项错误;依据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

岩三大类,故B项错误;人类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故D项错误;只有C项中的内容是用同一标准划分,各子项的外延不相容,且各子项之和等于母项,故C项是正确的划分。变式2下列划分中符合划分规则的是()A.思维形式可分为概念、判断、推理三种B.电视机可分为

彩色、黑白、进口三种C.戏剧按剧情内容性质可分为喜剧、悲剧、闹剧三种D.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散文诗、抒情诗、长篇小说等答案A解析B、C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D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易错点一对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区分不清提醒对两概念间的关

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训练1“A可以分为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B和C的外延是()A.全同关系B.交叉关系C.矛盾关系D.反对关

系答案D解析根据划分的规则,首先,划分子项B、C、D之间不能相容,所以,可以排除全同关系和交叉关系;其次,子项B、C、D的外延之和等于A的外延,若B和C的外延是矛盾关系,二者外延之和再加上D的外延,肯定大于

A的外延,犯“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因此,排除矛盾关系。故选D。易错点二混淆划分应遵循的逻辑规则提醒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错误;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会犯“划分标准不一”错误;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会犯“

越级划分”错误。训练2下列语句的划分,正确的是()A.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B.山东省包括济南市、青岛市、菏泽市等市C.整数可以分为正整数、负整数和零D.从市场范围看,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答案C解析A项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

误;B项属于分解,不属于划分,错误;D项犯了“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核心考点二正确运用简单判断1.判断(1)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2)基本特征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

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②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提醒]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3)表达: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

的语言形式。(4)类型简单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提醒]判断的划分依据是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2.正确运用性质判断(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

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2)结构:性质判断一般由量项、主项、联项和谓项组成。(3)种类(4)准确地运用性质判断要求错误举例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通过学习,进步很快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中学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①所有的错误都

是不可避免的②你的这个办法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3.正确运用关系判断(1)含义: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2)结构: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3)关系的性质对称性关系对称关系小明与小华是同学反对称关系小明比

小华大非对称关系小明信任小华传递性关系传递关系济南在上海以北,上海在福州以北反传递关系甲是乙的父亲,乙是丙的父亲,甲与丙之间是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甲是乙的同学,乙是丙的同学,甲与丙之间是非传递关系(4)使用关系判断常见的逻辑错误混淆关系的不同性质,把非对称关系当作对称关系,

把非传递关系当作传递关系。考向一性质判断典例1下列判断中属于性质判断的是()A.形势很好B.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C.民主与集中是紧密相连的D.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者答案A解析考查学生对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的辨别能力。根据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的有关知识可以看

出,A项是性质判断,应选。B、C、D三项都是关系判断。运用性质判断常见的错误我们强调运用性质判断“质”“量”要准确,凡“质”“量”不准确的性质判断都是错误的。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1)缺少主项和谓项。(2)主谓失合(也叫主谓配合不当)。(

3)断定过量。(4)误用多重否定。最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一般不会用错。有时,为了表达强烈的语气,往往用双重否定,或者为了特殊的表达意图,使用三重否定,这时候就应当格外小心。变式1下列各判断属于性质判断中的哪种类型?(1)全体同学都喜欢听她的课

。(2)罗素不是一位小说家。(3)赵刚的讲话对同学们启发很大。(4)4/5的任务都不是由他完成的。(5)全班同学都不喜欢门卫老李。(6)在今天的考勤中,一些同学迟到了。答案(1)全称肯定判断;(2)单称否定判断;(3)单称肯定判

断;(4)特称否定判断;(5)全称否定判断;(6)特称肯定判断。考向二关系判断典例2下列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中,属于非传递关系的是()①全同关系②矛盾关系③交叉关系④反对关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传递性关系是三个对象之间的关系。①若a与b是全

同关系,b与c是全同关系,则a与c必定是全同关系,所以全同关系属于传递关系。②若a与b是矛盾关系,b与c是矛盾关系,则a与c必定不是矛盾关系,所以矛盾关系属于反传递关系。③若a与b是交叉关系,b与c是交叉关系,则a与c不一定是交叉关系,所以交叉关系属于非传递关系。④若a与b是反对关系,b

与c是反对关系,则a与c不一定是反对关系,所以反对关系属于非传递关系。故选B。变式2从判断的类型看,“曹操与曹植不是兄弟”是()①简单判断②关系判断③性质判断④联言判断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曹操与曹植不是兄弟”

,反映的是曹操与曹植的关系,为关系判断,而关系判断和性质判断同为简单判断,①②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易错点对对象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提醒①像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同乡关系、邻居关系、战友关系等都是对称关系;像侵略、压迫、战胜、年长于、年幼

于、大于、小于、之上、之下、长辈与晚辈之间等都是反对称关系;像认识、尊重、佩服、支援、帮助、赞美、批评等都是非对称关系。,②像大于、小于、早于、晚于、年长于、年幼于、在前、在后、相等、平行、包含等都是传递关系;在亲属关系中,大部分的称谓关系都是反传

递关系。在数量关系中,年长或年幼多少岁、递增或递减多少个等也是反传递关系;像尊重、佩服、信任、帮助等都是非传递关系。训练小明下象棋赢了小华,这是一种()A.对称关系B.反对称关系C.传递关系D.反传递关系答案B核心考点三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1.复合判断及其种类(1)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2)分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2.正

确运用联言判断(1)含义: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2)构成:组成联言判断的支判断叫作联言支。用来联结联言支的词项,叫作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提醒]联言判断的联结项主要有“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3)真假:在联言判断中,当且

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3.正确运用选言判断(1)含义: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2)构成: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

叫作选言支。用来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联结项。(3)种类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判断依据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并存(相容的选言支)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不相容的选言支)联结项“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

就是……”成立条件真至少有一个选言支真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假没有选言支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4.正确运用假言判断(1)含义: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

(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条件判断。(2)结构:前件、后件、联结项。[提醒]假言判断的联结项主要有“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3)种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逻

辑要义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

该种情况联结项“如果……那么……”“只要……就……”等“只有……才……”“除非……才……”等“当且仅当……”等真假判断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不一定假前件假,后件必假。没有前件,就一定没有后件前件真,后件必真;前件假,后件必假考向一正确运用联言判断典例1中国共产

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一语句表达的是()A.假言判断B.关系判断C.联言判断D.选言判断答案C解析这个语句可以分解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可见这一语句表达的是由两个

性质判断构成的联言判断。变式1我们奏响的时代凯歌强劲而响亮,我们绘就的发展蓝图绚丽而辉煌。与以上复合判断形式一致的是()A.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B.2021年我国羊肉价格继续“羊贵妃”模式C.要么武松把老虎打死,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D.只要我们全党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实现伟大的目标答

案A解析题干中的复合判断属于联言判断,与其相符合的只有A项;B项属于简单判断;C项属于选言判断;D项属于假言判断。考向二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典例2下列语句表达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的有()①实验若不成功,就失败②甲去或乙去③

不仅他不会,而且你也不会④或去或不去,岂能犹豫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解析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有而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的选言判断,①④正确。②是相容选言判断,③是联言判断。变式2甲:我认为,这次被选派出国的,要么

是张三,要么是李四。乙:我看并非如此。乙的意思相当于()A.张三和李四或者都被选派出国,或者都不被选派出国B.选派张三出国,不选派李四出国C.张三和李四都不被选派出国D.张三和李四都被选派出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知识。不相容选言

判断的负判断,并非:要么p,要么q=(p并且q)或者(非p并且非q)。故选A。考向三正确运用假言判断典例3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①前件真,后件就真②前件假,后件就假③后件真,前件

真④后件假,前件假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D解析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要求可知,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即“前件真,后件就真”“后件假,前件假”,故答案选D项。②③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变式3下列判断中不包含充分必要条件的是()A.当且仅当竞争对手推出投标时,小李才会报一个较高的价位B.为防止圆管内流动的水结冰,则需要且只需要保持圆管内壁面的最低温度在某一温度以上C.方老师只有生病或有急事才不来上课D.人不

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答案C解析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即“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其逻辑形式是:当且仅当p,才q。A、B、D都符合“当且仅当”的特征。易错点一不能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提醒当联言判断用单句表达时,在形式上与关系判断很容易混淆。区别联

言判断和关系判断的方法,是将单句变成复句看是否成立,联言判断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关系判断变成复句后,两个分句都不成立。训练1“关爱学生和严格要求都是一个好老师应具有的素养。”这一语句()①是复合判断中的关系判断②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③是

简单判断中的选言判断④为真的前提是各支判断都为真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易错点二对联言判断的真假认识不清提醒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

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训练2“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它来源于实践。”下列关于联言判断的逻辑判断正确的是()A.该联言判断是真的B.该联言判断是假的C.该联言判断只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题中三个联言

支的断定都与认识相符,因而该联言判断是真的,故选A项。易错点三对选言判断的真假认识不清提醒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训练3一个相容选

言判断是真的,它的选言支则()①至少有一个是真的②可以都是真的③可以没有一个是真的④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

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选言判断就是假的,①②符合题意,应入选。③④不是相容选言判断的要求,应排除。易错点四对假言判断的真假认识不清提醒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

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训练41784年,著名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

写道,火星表面的黑暗区域是海洋,而较明亮区域则是陆地。赫歇尔推测,火星上肯定有智慧生命存在,它们或许与我们地球人差不多。赫歇尔的理论流行了一个多世纪,甚至其他一些天文学家也附和称,在一些颜色较亮的区域可以观测到植被。如果下列

各项为真,哪项最能支持赫歇尔的推测()A.有智慧生命存在的地方必定有海洋、陆地B.凡是有植被的地方必定有智慧生命存在C.凡是有海洋、陆地的地方必定有智慧生命存在D.可以观测到植被的地方就可能有智慧生命存在答案

C解析赫歇尔的推测是:因为火星上黑暗区域是海洋,而较明亮区域则是陆地,所以有智慧生命存在,若要支持此推测,就要说明海洋和陆地是智慧生命存在的充分条件、前提条件。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

件,故A项说法错误;C项肯定前件可肯定后件,正确;B、D两项并不是赫歇尔的推测,故均与题干无关。主观题热考点有关“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的命题原因类分析××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措施类如何避免××判断错误甲要举办课外兴趣小组聚会,他对乙

说:①“如果我请你,你一定要来。”对丙说:②“只有我请你,你才来。”对丁说:③“如果我请你,你就来;而且只有我请你,你才来。”事后,甲邀请了丙,而乙和丙都来了。请运用假言判断逻辑性质回答:来的是否该来,没来的是否不该来?为

什么?解题流程获取信息调用知识审设问知识限定:假言判断逻辑性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内涵设问指向:来的是否该来,没来的是否不该来题目类型:原因类审材料信息点①:“如

果我请你,你一定要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信息点②:“只有我请你,你才来”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信息点③:“如果我请你,你就来;而且只有我请你,你才来”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写答案(1)甲对乙说的是充分条件。如果

乙受到邀请就应该来。现在乙没有受到邀请,他可以来也可以不来。(2)甲对丙说的是必要条件,如果丙没有受到邀请就不应该来。现在丙受到了邀请,他可以来。(3)甲对丁说的是充分必要条件,如果丁受到了邀请就应该来,如果丁没有

受到邀请就不应该来。现在丁没有受到邀请,所以不应该来。(1)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2)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

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3)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

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4)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5)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

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6)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这种条件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关系。有个憨汉拿着

一根细而长的竹竿要进城去。他来到城门口,立起竹竿,城门太矮,进不去;横着竹竿,城门太窄,还是进不去。没有办法,他只好放下竹竿抽烟。城里的县官听说了这事,感到十分惊诧,他卖弄地说:“真是笨蛋!把竹竿截成几段不就可以拿进城里

来了嘛。”(1)憨汉的做法涉及什么判断?(2)上述材料中的憨汉和县官在思维上犯了什么错误?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错误?答案(1)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属于选言判断。憨汉的做法,涉及了选言判断。(2)①憨汉和县官犯了选言支不穷尽的错误。除了材料中提到的三个选言支之外,还有一个选言支,就是

把竹竿一端指向城门,竹竿呈水平状态,顺着竹竿进城,而这个被遗漏掉的选言支恰恰是唯一正确的选言支。②要避免这种错误,应该: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课时精练一、选择题1.下

列关于“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概念揭示的是事物的所有属性B.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C.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概念D.一个概念只可用一个语词来表达答案B2.作为“思想”这一属概念的种概念,“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外延间的关系是()①相容关系②不相容关系③矛盾关系④

反对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C解析“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是不相容关系,②正确,排除①;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是反对关系,④正确,排除③。3.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定

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A.在实践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加工制作B.恰当地使用比喻C.划分的方法D.种差加属概念答案D解析“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这是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故正确答案为D项。A项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C项是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均不符合题意。B项违背了下定义不能用比喻的逻辑规则。4.“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种定义()A.正确,是对儿童本质属性的

反映B.正确,遵循了必要的逻辑规则C.错误,没有概括儿童的外延D.错误,违背了逻辑规则答案D5.以下命题属于恰当判断的是()A.这是新职工宿舍B.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C.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D.一旦吸烟

,就会患肺癌答案B解析A项判断不明确;C项概念搭配不当;D项关系断定不准确。6.“高二年级所有的同学都是山东人。”这个性质判断的主项是()A.高二年级的同学B.高二年级所有的同学C.同学D.高二年级答案C解析这是一个性质判断,它由量项、主项、联项、谓项构成。“高

二年级所有”是表示性质判断范围的量项,“同学”是主项,“是”是联项,“山东人”是谓项。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A.两个联言判断B.第一个是联言判断,第二个是选言判

断C.两个选言判断D.第一个是性质判断,第二个是关系判断答案A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个并列复句,属联言判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个并列复句,亦属联言判断。A正确。8.下面属于假言判断的是()①在中国,人民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②只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③国家要独立,民族要复兴,人民要幸福④只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就能从容面对一切复杂局面和风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①③属于联言判断。9.依据前件、后件所反映的事物情况之间存在的条件关系不同,假言判

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下列判断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是()A.如果骄傲自满,学习成绩就会下降B.全国人民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共克难关C.鲁迅既是文学家,又是思想家D.一

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答案B解析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要求可知: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B项为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符合题意。A项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C项为联言判断,D项为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0.下列语句属于选言判断的是()①语言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②生或死,这是一个问题③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④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①属于联言判断;②④皆为选言判断;③是简单判断。本题选D项。二、非选择题11.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齐国有一个姓黄的老相公,很讲究为人谦逊。他有两个女儿,长得国色天香。有人赞赏他的女儿,但他却常常说:“小女相貌丑陋,不足挂齿。”长此以往,众人都信以为真。因此,黄公二女丑恶之名远播,到了婚嫁年龄,没有一个人来上门求亲。卫国有个人死了老婆,无钱再娶,便跑到黄

家求婚。等到婚礼完毕,揭开头巾一看,竟然是绝代佳人。消息很快传开了,人们才知道黄公过于谦虚,存心把自己的女儿说丑。于是,二女儿便有许多名门望族来争相提亲了。(1)上述人物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判断?(2)如何正确认识上述一系列的判断?答案(1)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题中人物对黄公二

女美丑都形成了自己的判断。(2)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上述一系列判断都是对老相公女儿是否漂亮的肯定或否定判断;其中,认为其女丑陋的是假判断,赞赏的、争相提亲的都对之有了真判断;就是否漂亮进行的判断属于性质判断;认为黄公二女丑恶的属于全称肯定判断。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