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25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

PPT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3 页
  • 大小 4.871 MB
  • 2022-12-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25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25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25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25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25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10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25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含解析).ppt,共(103)页,4.871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84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二十五课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课标要求政治认同:认同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科学精神: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

鉴;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外来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吸收有益文化成果。公共参与:自觉尊重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念,做中外文化传播的友好使者。核心素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思维导图民族文化前提含义: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①________地位:是一个民族生

存与发展的②__________特征: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③和灵魂意义发展本民族文化的④__________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态度:尊重差异,理解个性,⑤,求同存异基础独特标识精神根基核心内在要求相互借鉴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意义:文化发展的⑥_______

__态度:加强相互交流、⑦、相互借鉴文化交流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为世界⑧作出贡献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⑨______________盲目照搬⑩的全盘西化论错误观点正确态度面向世界,_________立足国情,___

______重要动力相互学习文化发展繁荣文化复古主义西方文化博采众长交流互鉴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时精练课时精练核心考点三核心考点三核心考点二核心

考点二核心考点一核心考点一核心考点一1.文化具有民族性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含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核心和灵魂价值观表现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的差异地位、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

族的独特标识。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文化具有多样性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原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

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态度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提醒文化多样性不同于文化多元化,前者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即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形式、内容各具特

色,后者主要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上说,倡导文化发展方向、指导思想、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拓展①文化民族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文化民族性凸显了民族文化的个性,即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民族文化越丰富、

越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越明显。②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民族性: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可以做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化民族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考向一文化的民族性典例1(2020·天津高考)徜徉古镇杨柳青,声声古琴音从青砖灰瓦

间溢出,沿运河两岸流淌,一幅隽永的文化长卷就此舒展。石家大院等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孕育了大院文化;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声名远扬的木版年画,滋养着吉祥文化。杨柳青古镇独具特色的文化①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③借助传统建筑和

传统工艺得以传承④在世代相传中从未改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向探究强化关键能力√②说法错误,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

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变式1甘肃省明确到2022年石窟寺重大险情全面消除,分类开展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工程、30处中小石窟寺抢救性保护工程。之所以保护石窟寺是因为①既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也要尊重

本民族文化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①说法错误,认同的应该是本民族文化;④不符合题意,提升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题目构不成因果关系。考向二文化的多样性典例2(20

19·全国Ⅱ)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

同努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故③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前提,不是途

径,故④错误。知识拓展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不能认为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第二,不能认为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第三,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和尊重本

民族文化并不是对立的,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第四,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反对排斥其他民族文化或者盲目崇拜其他民族文化的错误倾向。变式2世界上的每个民族和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正是包容万象的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

年的5月21日设立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彰显人类文明的魅力②文化因多样而精彩,因交流融合而不断发展③维持文化多样性离不开承袭各民族传统文化④中华文化要在与世界文明对话中保持优越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③错误,各民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

糟粕,不能直接说承袭;④中“保持优越性”说法错误,因为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易错矫正规避认知误区易错点一误认为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化是一回事提醒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

质上说的,各种文化中既有优秀的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训练1首届“多元文化下的汉语国际推广与孔院办学”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举行。与会专家

和学者共同探讨了在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推广与孔院办学对多元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有针对性地对当前孔院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有同学看了此新闻后认为,文化多元化就是指文化多样性。这一观点①承认文化多元化与文化多样性存在密切联系

②混淆了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文化的性质③承认文化多元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肯定了文化多元化能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③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④说法错误,文化多元化

包括各种性质的文化,不一定都能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提醒易错点二误认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训练2习近平总书记在20

21年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倡导: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和美之美,在于合异”。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

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为此,必须①坚持求同化异,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中渐趋融合②坚持海纳百川,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③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

文明繁荣进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①错误,应该是坚持求同存异,而不是“求同化异”;③错误,我们应该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返回返回核心考点二1.文化交流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原因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意义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正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

,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才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措施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拓展提升①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

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④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有关文化交流的时政术语拓

展提升⑤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原则,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⑥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

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有关文化交流的时政术语2.文化交融原因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意义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②通过文化交融,

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③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提醒①文化交流侧重于文化的传播,通

过一定的方式对外传播;文化交融侧重于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融合发展。②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和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和发展。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关系拓展①尊重文化多样性,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

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②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③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

化的长处和精华,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促进文化交流与交融的措施考向一文化交流典例1(2020·全国Ⅲ)2019年4

月,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因火灾受损。11月,中法双方签署文件,决定就巴黎圣母院修复等开展合作。双方商定在2020年确定巴黎圣母院保护修复合作的主题、模式及中方专家人选,同时明确双方将就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保护开展技术与科学交流及培训项目。中法开展文化

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促进中法文化交流互鉴③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④推动中法文化在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向探究强化关键能力√①③不符合题意,巴黎圣母院、秦始皇陵兵马俑本身已经存在,材料说的是中

法文化的交流合作,没有改变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因此无法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没有体现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知识拓展把握文化交流的两个注意点(1)文化交流不是文化霸权,也不是文化渗透,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2)文化交流

是双向的,既包括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又包括外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变式12021年7月17日,作为第十五届中法文化之春重点文化艺术项目的“从库尔贝、柯罗到印象派——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光影世界真迹展”在中华世纪坛盛大开幕。为了让

中国观众有更好的艺术体验,举办方利用多媒体工具设置了声光影全景的特效环节,让大家体会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文化交流①有利于中法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共同发展②作为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繁荣文化③实现了中法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④借助大众传媒的传递、沟通等功能而锦上添花A.②

③B.①④C.①③D.②④√②错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者是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③错误,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强调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而不能说实现了中法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考向二文化交融典例2(2020·天津高考)武术在中国历史悠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青

少年喜爱。2020年1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将武术列入第四届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是武术首次成为奥林匹克系列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有利于A.提升中国体育影响力,引领世界体育发展B.讲好中国故事,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C.坚守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保持中华文化的

特性D.拓宽中华文化传播渠道,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A项中“引领世界体育发展”说法错误;B、C两项不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意义,没有体现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保持中华文化的特性。变式

22021年3月,匈牙利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网络平台上推出“旗袍魅力:共同设计一件匈牙利风格旗袍”活动,该活动先展示旗袍的历史渊源、装布特色,然后邀请当地网友选出中意的花色和工艺,最后由当地设计师据此制作出具有匈牙利风格的中式旗袍。该活动

①有利于促进中外服饰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②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保障当地民众基本文化权益③旨在吸收世界服饰元素推进中华服饰文化的创新④体现中国服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②错误,文化事业提供公共文

化服务,满足基本文化权益,题中活动并不是文化事业;③错误,题中活动推动中匈服饰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并不是为了吸收世界服饰元素推进中华服饰文化的创新。易错矫正规避认知误区文化交流不会消除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反,加强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从而有利于体现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易错点一误认为文化交流有助于消除文化差异提醒训练1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

动会在北京开幕,使得北京成为第一个既主办夏季奥运会又主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如果届时你有幸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在与外国来宾的交流中应该①学会欣赏不同的文明,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②认同不同的文化存在差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③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世界文化的作用④努力消除文化差异,推动

多元文化一体化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③中“引领世界文化的作用”说法错误;④中“消除”说法绝对。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融合,但不是“日趋同一”。易错点二误认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提醒训练2不同文明接触往往成为人类

进步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学习希腊,阿拉伯学习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学习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又学习东罗马帝国。明治维新前,日本学习借鉴中国;明治维新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世界。中国从印度引入佛教,之后中国佛教影响东

亚、东南亚大片区域。可见①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融中走向趋同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文化的世界性决定了文化的民族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①中文化趋同的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文化的民族性是

由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不是由文化的世界性决定的。返回返回核心考点三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反对错误观点①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②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保持开放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

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原因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表现中国共产

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举措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拓展正确对待外来

文化相互尊重尊重文化多样性,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加强交流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

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反对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促进融合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拓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包容开放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开放的心

态,积极吸收和借鉴一切外来的有益文化成果立足国情立足国情、交流互鉴,促进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守立场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反对错误反对文化复古主

义和全盘西化论考向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典例1(2019·全国Ⅰ)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

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

创新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向探究强化关键能力√②中“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说法过于绝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发展,而不是融为一体,③错误。知识拓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区别(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继承,这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主要侧重于民族文化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即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主要

侧重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变式1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老一辈艺术家们秉持“不重复自己,不模仿别人”的创作理念,将西方动画技术和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画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动画形式:水墨动画,创作了《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山水情》等中国水墨动画

影片,以独特的美学意境和隽永的东方哲思引发世界惊叹,使中国水墨动画影片走向世界。这告诉我们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②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文化交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推动作用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①

②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考向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典例2(2019·天津高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孟子》;

提起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篇。这启示文化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①立足当代现实,反映时代呼声②继承优秀传统,奉献文化精品③传承经典文化,摒弃流行文化④弘扬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③中“摒弃流行文化”说法错误。材料说的是要反映时代呼声,

④强调的是要弘扬革命文化,与题意不符。变式2文化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各民族的文化是相互联系的,有着共同的东西,也有不同的东西,这为我们进行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但是,我们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还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

成果。而这种学习和借鉴不是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而是要有选择,要服从于本国民族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这说明①文化交流过程中应尽力避免文化冲突、对立②对待外来文化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③既要吸收外来文化,也要继承

民族优秀文化④要将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吸收进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①说法错误,文化交流并不是要“避免文化冲突、对立”。④说法太过绝对。易错矫正规避认知误区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

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易错点不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提醒训练鲁迅先生在谈到如何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说:“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段

话告诉我们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必须A.坚持拿来主义,全盘吸收B.坚持排外主义,全盘否定C.辩证对待,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D.区别对待,吸收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文化√A、B、D说法错误,错在“全盘吸收”和“

全盘否定”,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C符合题意,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应该辩证对待,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返回返回一、选择题1.我们崇尚海纳百川的胸襟,但更应守护好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两年,我国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大

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我国重视民族节日,这是因为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②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③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④我国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普遍规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

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①错误,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④不符合题意,我国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普遍规律与题意无关。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

1718182.“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说明文化具有A.传承性B.民族性C.包容性D.多样性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3.太极拳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传统武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

理念为核心思想,结合易学、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太极拳吸纳中国古代的太极理论,对立双方在不停地运动中保持平衡,逐步形成具有深刻哲理性、充满辩证思想的独特运动理论。太极拳①极富中华民族文化特色②蕴含着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③是中外

文化交融的产物④以独特魅力被世界各国认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题中体现的是太极拳传承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未涉及中外文化的交融,③不符合题意。太极拳“被世界

各国认同”说法过于绝对,④错误。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4.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点的《你好,李焕英》已经在全球上映。《Hi,Mom》作为《你好,李焕英》的英文名字也颇有深意,不仅完美地解决了因中外文化

意象不同所导致的理解鸿沟,同时从整个剧情延展角度来讲,李焕英泛指天下所有母亲,而每位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你好,李焕英》的全球上映反映了①中外文化意象不同所导致的理解鸿沟是完全可以消除的②人类情感是共通的,母爱则是人类情感共

通的最好连接点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华文化能够走向世界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并培育好、发展好世界文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①说法错误

,“完全可以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④说法错误,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并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5.2021年5

月3日,国家大剧院首度采用卫星信号传输技术,让中俄音乐家相聚云端,举行了一场气势恢宏的音乐盛典。《红旗颂》《保卫黄河》《奥尔良少女》选段《马捷帕》等中外名曲的轮奏让大屏内外的观众同频共振,掌声雷鸣。可见①国人越来越认同外来优秀文化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

是世界的③科学技术让文化插上了翅膀④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创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

818①错误,要认同本民族文化;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创新。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6.牛年春晚歌舞节目《节日》汇聚了非洲歌舞

、西班牙响板舞、阿根廷探戈、俄罗斯民俗舞以及中国的红绸舞,以独特的感染力感动了五湖四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歌唱家刘玉婉认为,歌舞艺术作为没有语言壁垒的艺术载体,有着开展公共外交、弘扬丝路精神、促进民心相通

的先天优势,搭建歌舞艺术交流平台,中国艺术家责无旁贷。材料表明①中华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②文化创新要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③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④加强文化交

流与融合,要突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①错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

因;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突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7.第十六届文博会在“云端”开幕,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壁垒,吸引了全球30个“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的文化企业和产品参展,近万名境外采购商参与采购。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国外文化产品也走向中国市场,为全球文化交流夯实了基础。“云上文博会”的成功举办①说明了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决定因素②传递了中国自信,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③发展了文化事业,有利于提高国

家文化软实力④加强了国家间的沟通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①错

误,科技创新有利于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但不是决定性因素;③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发展的是文化产业,而不是文化事业。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8.

2021年5~6月,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献上“遇见法兰西”系列音乐会,多个维度呈现法国音乐的魅力。通过这样一个系列音乐会,可以感受法国音乐的精妙、热情与精湛的技艺,可以体会法国独特的人文气质与哲学思考。这充分说明A.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

人生的追问和思考B.文化交流能强化文化认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C.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加强文化交流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A

不符合题意,材料与哲学的起源无关;B错误,文化交流不一定能强化文化认同;C错误,正确的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

1415151616171718189.2021中国牛年,英国推出了牛年邮票,它的主票采用焰火图案,副票则由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设计的生肖图案和英国5个城市举行中国新年庆典、唐人街装饰等元素的照片组成。由此可见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

的②文化传承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世界各国都能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④不同民族文化在借鉴中实现文化创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与文化传承应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无关;③错误,世界各国都能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说法过于绝对。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0.4月9日,2021“东亚文

化之都·中国敦煌活动年”在敦煌市开幕,此次活动年将全面展示敦煌文化底蕴和文旅资源优势,搭建中日韩文化交流网络,展现东亚历史文化,加深东亚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互信。此次活动的开展①丰富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途径②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有利于全面继承

和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④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中外文化交流

,没有涉及全面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华文化;④不符合题意,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的是文化遗产。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1.开放是一种自信,分享是一种胸怀。2021年3

月31日起,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对全球开放,“中国天眼”成“世界天眼”。FAST的开放将吸引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来研究FAST相关的科学问题,这必将带来有创新的科学思想和观测方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各美其美,尊重世界文

化的多样性②合作共赢,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③美美与共,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④交流互鉴,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文化认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

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①不符合题意,本题重点在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不是文化的多样性;④不符合题意,本题重点在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不是文化认同。112233445566778899课时精练1010111112121

3131414151516161717181812.2021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100周年。为了使中国及全球观众了解古人类发展进化的重大历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法国国家电视集团合拍纪录片《北京人:人类最后的秘密》,运用中法两国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手段,重现亚洲直立人——“北京人”

的史前故事。中法合拍纪录片①有助于加深中法两国文明间的交融互鉴②增强了中法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认同③能够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④通过国际化表达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

15161617171818②说法错误,每个国家认同的都是本民族的文化,而不是其他国家的文化;③说法错误,中法合拍纪录片并没有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

31414151516161717181813.“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学习外来文化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基②各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互相尊重,借鉴融合对方的文化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④文化

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②错误,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学

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④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态度,没有体现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4.一些外国影片多次在我国创造高

票房收入,但我国影片却还没有真正走出去。一位电影工作者指出:“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讲中国故事,但要在别人的市场上、别人的影院里被真正接受,仅有自信是不够的。”这说明中国电影要把中国故事讲出国门,需要①把握外国观众心理,以他们

的思维方式传递他们的价值观②加强中外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理解和尊重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借鉴外国先进的电影技术,把电影技术作为突破口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

4141515161617171818①错误,中国电影要把中国故事讲出国门,传递的是中国的价值观,而不是传递外国的价值观。④错误,中国电影要把中国故事讲出国门,电影技术只是手段而已,并不是突破口。1122334455667788991

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5.面对复杂的“全球化”浪潮以及多变的国际环境,要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使其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点的独立品格,是民族文化交流面临的

重要任务。从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的角度看,为完成这一重要任务,我们要①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②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③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①错误,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民族文化;④是从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的角度阐释的,不符合题干设

问的要求,与题意无关。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6.马克思认为当资本将世界连成一体的时候,它将以自己的面貌改变整个世间。它送

来的只是鲜花和面包吗?不,历史证明那不过是对民族精神进行外科手术之前的麻醉剂,其目的在于迫使弱小民族认同新的主子。这启示我们①对待外来文化应坚持“洋为中用”②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离不开外来文明③只能让外来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附庸④对待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A.

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②错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离不开外来文明”说法绝对;③中“附庸”说法错误。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

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国内首套英文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丛书,为中西跨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更多外籍人士参与到阅读中,更深层认知欣赏中国的优

秀传统文化。比如,为了让更多外国人明白成语“覆水难收”,书中借用了英文谚语“无需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描述《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地位时,比照了《蒙娜丽莎》在西方绘画史中的知名度,其重要性一目了然;讲解“三十六计”时,既诠释了古人在战场上使用的谋略11223344556677889

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和计策,也谈到这些计策在当代政治、商业、体育以及日常生活之中的应用……这些颇具新意的表达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读者理解中华文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提供了新视角。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该套丛书对我

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112233445566778899课时精练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答案(1)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用英文谚语翻译中国成语,在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相互借鉴,促进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走出去。(2)丛书翻译过程中不断创新,在东西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既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又融入时代元素,进而促进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互动,进而促进世界文化大繁荣。1122334455667788

99课时精练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郭沫若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马克思见孔子”的故事。112233445566778899课时精练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

617171818孔子: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马克思先生,你来得真难得,真难得!你来到敞庙里来,有什么见教呢?马克思: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所以在你的思想普遍着

的中国,我的主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孔子: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马克思: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

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孔子: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

”,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是一致的吗?112233445566778899课时精练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马克思: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

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殖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殖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孔子: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马克思:我不想在

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是一致的……——摘编自郭沫若《马克思进文庙》112233445566778899课时精练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运用文化

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与孔子超越时空的对话的理解。要求:①观点鲜明。②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全面论述。③知识运用准确、贴切。④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⑤字数在200字左右。112233445566778899课时精练1

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答案(1)从中华文化的角度,思考怎样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2)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角度,思考优秀传统文化怎样融入时代特点和要求,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3)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角度,思考怎

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返回返回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