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24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含解析).ppt,共(107)页,5.941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8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十四课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课标要求政治认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科学精神:运用辩证思维能力,深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积极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公共参与: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努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核心素养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思维导图内涵: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
部①________特征文化是人类②的产物文化要通过③呈现出来一般到个别功能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文化是民族的④和⑤_____精神现象社会实践载体血脉灵魂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主要内容:核心⑥、中华⑦、中华⑧等特点:源远流长、⑨________
_精华当代价值是中华民族共同的⑩,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态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__________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博大精
深精神标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以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作用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永远的_________弘扬和培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
践中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丰富爱国主义精神火炬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课时精练课时精练核心考点三核心考点三核心考点二核心考
点二核心考点一核心考点一核心考点一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文化的内涵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广义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提醒区分意识形态的文化与非意识形态的文化,主要是看它是否带有阶级性质。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带有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文化没有阶级性。
(2)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①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
联系①区别: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②联系: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通过载体呈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
文化的内容2.文化的功能引领风尚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教育人民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社会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推动发展文
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民族复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
的伟大提醒文化有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分。先进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考向一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典例1(2021·湖南高考)2020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外参观者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承人展示的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等赞不绝口;来自意大利的55个世界文化遗产被浓缩成5个主题,通过五面氛围大屏展示,给观众带来一场全方位的意式审美体验。中外文化遗产在进博会上的展示说明①不同文化凝结着各自民族的智慧②文化的价值在于不同文化的
交流③文化与经济的交融增进了文明互鉴④文化的内涵因现代科技而不断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向探究强化关键能力√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价值任何时候都是为人服务的,文化价值在于其发挥作用,但其价值不在于交流,②说法不科学。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其内
涵应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技仅仅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仅仅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革,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变式1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的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渺的江河湖水,
于山岭、坡岸、水际中点缀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以艺术的形式充分展现了我国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千里江山图》是画家社会实践的产物②群山冈峦、江河湖水也是一种文化③《千里江山图》体现
了独特的民族文化④文化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③√群山冈峦、江河湖水是自然风光,不是文化,②错误。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④错误。考向二文化的功能典例2(2021·浙江6月选考)春节档电影回归大银幕、博物馆展
览持续上新、剧院舞台好戏不断……各地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驱散了就地过年的万千游子内心的寂寞与焦躁,让他们体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由此可见,文化①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②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③能让人产生归属
感、获得感、幸福感④能转变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优秀文化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故②不选。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深远持久,未体现文化转变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故④不选。变
式2为了在党史教育中更好地学习“沂蒙精神”,山东临沂市按照“小学讲故事,初中讲历史,高中讲精神”弘扬沂蒙精神的思路,全学段、一体化设计党史教育地方课程。将党史教育与弘扬沂蒙精神紧密结合,推动党史教育进教材,构建党史教育临沂新模式。对此,正确的理解是①该举措
有利于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②教育是影响革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③革命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④革命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②错误,教育是影响革命文化继承和
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④错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易错矫正规避认知误区易错点一混淆文化与文明提醒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训练1在学习“文化的本质与功能”内容时,张同学认为文化与文明是一回事。下列观点能够反驳该同学观点的
是①文化与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②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③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④文明都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与文明的区别,而①③强调的是二者的联系,不符合题意;②④强调了
二者的区别,符合题意。提醒易错点二误认为文化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训练2中国共产党第十
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基于①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
旗帜,文化强民族强②文化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③它能够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支撑④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②错误,文化有
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应为优秀文化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④错误,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返回返回核心考点二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中华文化的形成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创造主体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
不息创造得来的形成过程内部因素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外部因素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
和合、求大同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拓展比较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别角度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的角度来说的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的角
度来说的侧重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联系两者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的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原因表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
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恵民利民等思想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
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醒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
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考向一内容和特点典例1(2021·山东高考)据考古研究,从史前文明开始,中国文化发展的区域分布逐渐呈现一种分层次的向心结构,就像一个“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其周围的甘青、山东、燕辽、长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
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层花瓣,花心辐射花瓣,花瓣保持自己的活力,花心花瓣不能分离。由此可见①创新是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②文化上的凝聚力是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③中华文化的统一性是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基础④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博大
精深的原因之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考向探究强化关键能力√材料并未体现“创新”与“中华文化生命力”的关系,①说法不符合题意。文化繁荣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也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应该是地域文化的繁荣,③说法错误。方法技巧源远
流长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变式1(2020·山东高考)透过下图可以看出①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创
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文物是中华文化文脉赓续、博大精深的重要物证③作为“活”着的历史,文物对研究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文物在博物馆的展出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①不符合题意,图片展
示的是不同时期的文物,没有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④说法错误,文物在博物馆展出能够使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不能丰富和拓展中华文化的内涵。考向二当代价值典例2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
、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与“上海精神”相通的“和合”理念正在成为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这告诉我们A.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B.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
家传承和发展的根本C.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D.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变式2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甲骨文书法和甲骨文实物走出象牙之塔,使学者的研究成果走近大众、走向世界,在普及传播中坚定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展现了中国风采。这表明A.文化包容性推动着其他民族对中华文化的理解B.走向世界才能显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C.文化交流必须重视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D.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文化传承的客观要求√
A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文化包容性推动着其他民族对中华文化的理解;B说法错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非只有走向世界才能显示出来;C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重视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易错矫正规避认知误区源远流长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
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易错点一混淆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提醒训练1“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描绘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性B.博大精深C.异彩纷呈D.源远流长√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
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易错点二误认为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提醒训练2《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
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是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B.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C.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A项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传统思想既
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全部继承,B项说法错误;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必须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D项说法错误,排除。返回返回核心考点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
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
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提醒①“转化”是在已有基础上做出顺应时代的变革与完善;“创造性”则是在前人没有的条件下从无到有的新创、新建;“创新性”是在已有基础上新的发现、发明、
创造;“发展”是在已有基础上的向前开发、拓展、延伸,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②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需要在前人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思想理论,创新价值观念,并通过理论成果和文化产品的传播,教化国人,进而确立并形成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理念。正确理解“
转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的内涵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基本内涵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劳勇敢、自强不息表现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2)地位作用①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
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时代特征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拓展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区别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以改革开放为核心拓展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联系①两者作为中国精神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民族精神是时
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③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4)具体要求: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
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政术语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依据“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
神之源。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考向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典例1(2020·全国Ⅲ)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注重敦亲睦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理念。
我们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就是要诚心诚意同邻居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携手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共享发展成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①彰显了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生命力②表明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取决于时代的变迁③增强了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信心④是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向探究强化关键能力√②错误,传统文化能否焕发生机取决于是否立足于社会实践,是否适应时代的变迁。③错误,这一周边外交理念增强了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信心。变式1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现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金朝(公元122年)。以“市阁凌霄”之美誉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近年来,保定市对大慈阁进行保护性开发,对其周围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建成了集休闲、旅游观光、购物为一体的大慈阁广场和步行商业区,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开发性
保护大慈阁的文化意义在于①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④更好地体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③表述错误,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④不是开
发性保护大慈阁的意义,排除。考向二民族精神典例2(2020·海南高考)海南省昌江县陶凤交,28年来带领一帮姐妹历尽艰辛,靠肩挑手抓,在荒漠里种下338万株木麻黄,形成一片海防林,打破了外国专家“棋子湾流丘不能种树”的论断,创造了
一个绿色奇迹。陶凤交及其姐妹被称为“绿色娘子军”,她们所展现的精神①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②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③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④是中华文化的精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绿色娘子军”所展现的精神是28年前形成的,“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
到了一个新水平”的说法不符合题意,③排除;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④错误。变式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
源,将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这表明伟大建党精神①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③是中华民族锐气不减的原因④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②错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
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③错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历久弥新、永不泯灭。易错矫正规避认知误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赋予其新时
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当今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易错点一混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醒训练1当前,文化数据已成为最重要的
文化信息资源。2021年1月,我国发布了《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在统一规范文化数据平台的服务与监管等诸多层面提出了系统、严格要求。这一标准体系的发布和实施①为文化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和流通提供了平台②有利于规定各种文化的形式、内容、风格和性质③是有效推进文化发展的新
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举措④有利于盘活文化基因库,促进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①错误,我国发布《国家文化大数据标准体系》,并没有为文化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和流通提供平台;②错误,上述举措并没有规定各种文化的形式、内容、风格和性质。中华民
族精神永不泯灭,但具体内容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易错点二误认为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永恒不变提醒训练2习近平总书记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不断取
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材料反映了“红船精神”①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②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先进性和时代性③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④产生于社会主义实践,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A.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③错误,“红船精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精神动力,但不能提供智力保障;④错误,材料强调精神的反作用,未强调“红船精神”产生于实践。返回返回一、选择题1.随着近年特色小镇建设热的兴起,文旅特色小镇游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做一
回小镇青年,来一把精神还乡”,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极具民俗特色的精致小店、原汁原味的地道美食……让人们感受到小镇文化的独特魅力。这说明特色小镇文化①对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②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③反映了小镇人们的生活实践④决定特色小镇的经济社会发
展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①错误,传统文艺对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④错误,特色小镇文化影响
特色小镇的经济社会发展。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2.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共商共建共享的倡议不断吸引着新的参与者。回望历史,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条条大路曾把亚洲文明紧密相连,厚重的文
化底蕴是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文化基础。放眼当下,根脉相通的文明对话必将汇聚起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①融通的文明对话丰富了文明交流的内涵与形式②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②错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
力;④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能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要认真做好推
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这说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①让“汉族语言”成为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语言②发挥教育功能,消除各民族间交往交流的障碍③更好地发挥文化的纽带作用,促进民族间的和睦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
认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①错误,各民族一律平等,不能让“汉族语言”成为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语言;②错误,“消除”说法
太绝对。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4.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文化具有的功能是A.经济转型、区域合作、自主创新、扩大开放B
.生态保护、依法治国、社会治理、从严治党C.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D.深化改革、社会保障、脱贫攻坚、乡村振兴√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
15151616171718185.在学习“什么是文化”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某班快乐小组内部对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下列对二者关系理解正确的是①文明包含所有的文化,是文化的总和②文化和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③文化和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
④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
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下列属于核心思想理念的是①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②天地和气,万物自生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④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
1718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③不符合题意,“功崇惟志,业广为勤”强调志向和勤奋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属于中华传统美德;④不符合题意,“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说的是人如果善良的话,虽
然福事没有到来,但祸事也会远离的,没有涉及核心思想理念。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7.“它包罗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也包罗了中西艺术接触后所发出的光辉……成为人类思想领域中的一种
最高表现。它总结了中国有史以来的艺术创造意识,也吸收了印度艺术的精金美玉,类化之,发挥之,成为中国伟大传统的最高标准,它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发扬。”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敦煌文化①是不同文化汇聚交融的优秀成果②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
特质③是古代中西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④充分体现中华古代文化的综合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③不符合题意,敦煌文化总结了中国有史以来的艺术创造意识,也吸收了印度艺术的精
金美玉,但不一定是古代中西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④不符合题意,充分体现中华古代文化的综合性的是中国古代科技。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8.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孔子的仁、礼,孟子的性善论、仁政学说,荀子的性
恶论与礼治说,董仲舒的儒学思想,程、朱的理学思想,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等,这些是构成传统思想的重要内容。由材料可知,儒家的仁政、礼治等思想A.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B.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理念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D.是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的基
础√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A不符合题意,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但材料强调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思想理念;C不符合题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D说法错误,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而不能说儒家的仁政、礼治等思想是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的基础。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9.中
国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在现代世界演绎着其合理内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等。这些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滋养的伦理品质,不仅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架构起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而且在世界各地产生
了共鸣,对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重要价值。材料说明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解决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③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④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A.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内容。③夸大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
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0.对西方文化包容、宽容可以,纵容不值得提倡。学习西方文化、了解西方文化也要讲方式、讲方法,不能丢了中华文化这个“根”,忘记了老祖宗的“本”。这警示我们①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②优秀传统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③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不相容,要区别对待④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要固守不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③说法错误,东西方文化可以
相互吸收、相互借鉴。④说法错误,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但不能固守不变。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1.(2021·福建
高考)近年来,中国杂技将“木兰从军”的感人故事、《西游记》的奇妙情节、《梁祝》的经典绝唱等融入表演中,实现从“技”到“剧”的转化,又借助现代舞美音乐,把形象美、动作美、情感美、精神美集于一身,摆脱了“单一技巧表演”的刻板印象,深受国内外观
众的喜爱,在国际比赛中屡获大奖。中国杂技成功的秘诀在于①继承传统,提高了技巧的难度系数②古为今用,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③锐意创新,丰富了节目的表现形式④面向世界,博采各国优秀文化成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
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中国杂技成功的秘诀不在于提高了技巧的难度系数,而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故①不选。材料并未涉及面向世界,博采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故④不选。故本题选C。1
12233445566778899课时精练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2.2021年6月12日,河南卫视推出端午特别节目《洛神水赋》,其创作灵感来自曹植的辞赋名篇《洛神赋》,舞者通过水下舞蹈的方式,使作者笔下的神女宛若重生,追忆端午起
源的传统文化。该节目惊艳四座,不少观众直呼“爱了”!从《洛神水赋》受热捧中获得的启示是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②传统文化的创新要以群众是否热捧为基本标准③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④
主创人员创作灵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②错误,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唯一标准;④错误,继承是优秀传
统文化传承的前提。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3.甲骨文表情包的设计者将甲骨文字转化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动物,再配上时尚的网络用语,整组表情就像是一套五彩的、可爱的甲骨文动
态识字卡片,让每个甲骨文字的图案意义跃然眼前。如今,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这启示我们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
1617171818①汉字书写和传承了中华文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使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③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
,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④要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传统文化的内涵,为其注入时代精神,增强通俗性和趣味性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④错误
,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形式,但不能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4.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
塞罕坝机械林场进行视察,察看林场自然风貌,看望护林员,实地了解林场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精神①是民族
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丰富和发展②是推动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④为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提供智力支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223344
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④错误,塞罕坝精神为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
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5.20世纪,先辈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搞出了中国的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今天,我们发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
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一次次遏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两弹一星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①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时代表现②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变的共同追求③都是中华民族永远高擎的精神火炬④都体
现了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②错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而不是不变的共同追求;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高擎的精
神火炬。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1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讲到,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再到防汛抗灾第一线,无数英勇无畏的背影在祖国大地
“逆行”,他们不畏生死、无惧困难,他们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和弘扬者。中国精神是①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②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③中华儿女战胜困难的精神动力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
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中国精神有利于我国各项事业取得成功,但不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①排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不是中国精神,④排除。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
1515161617171818二、非选择题17.“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近期又引发广泛关注。此次新发现的是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如图)1122334
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三星堆的新发现在考古界引起强烈震动,一经发布立刻登上网络热搜,引起广泛讨论。1122334455667788991010课时精练111112
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中国网友评论美国网友在Reddit上表示日本网友在ANN的报道下评论5000年文明一脉相承,延续至今,人类唯一。时间会告诉我们结局,中华文明不可或缺。我总感觉三星堆
和中美洲出土的遗物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之处……人类之间的交流是否从未停止过?它们很漂亮,非常迷人,就像一扇通向古老过去的窗户!中国有很多有趣的历史和文化。(1)运用哲学与文化中文化部分的知识,请你谈谈如何看
待三星堆新发掘文物引发中外网友热议的现象。112233445566778899课时精练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答案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展示
文化具有多样性。③有利于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让人叹为观止的精美文物又一次揭开“迷”人三星堆的神秘面纱。有人认为:“有史料佐证的历史才是真实的历史。”请你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12233445566778899课时精
练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强调了史料实证的认识方法,有其合理性。②史料有真伪之分,对掌握的史料
要进行甄别和辨析才能去探寻真实的历史。这是因为认识具有反复性,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历史真实面貌的展现有一个过程。③历史并非依赖于史料而存在,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随着实践的深化,认识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将会发现更多历史。18.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
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1223
3445566778899课时精练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某班拟召开“传承建党精神,书写时代华章”的主题班会,请你围绕主题写一份简短的发言稿。要求:①运用哲学与文化
知识。②紧扣主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112233445566778899课时精练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
18答案(1)建党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有利于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把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122334455667788
99课时精练(2)传承建党精神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定文化自信,做建党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时代
精神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18返回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