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19课第2课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与1切从实际出发(含解析)

PPT
  • 阅读 5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5 页
  • 大小 4.248 MB
  • 2022-12-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19课第2课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与1切从实际出发(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19课第2课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与1切从实际出发(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19课第2课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与1切从实际出发(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19课第2课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与1切从实际出发(含解析)
(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19课第2课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与1切从实际出发(含解析)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免费文档,您可以免费阅读】
/ 7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部编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19课第2课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与1切从实际出发(含解析).ppt,共(75)页,4.248 M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8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九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课标要求政治认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精神:理解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和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对改造世界有不同的作用,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公共参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

客观规律的关系,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课时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核心素养思维导图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①、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能动地②客观世界能动

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③____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④_________目的性反映实践前提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与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

尊重物质运动的⑤,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⑥________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⑦_________客观规律与时俱进结合起来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正确发挥

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考查课时精练主观题热考点核心考点二核心考点一核心考点一1.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认识世界目的性意识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自觉选择性能动创造性改

造世界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具体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统一提醒正确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内涵不

同性质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想”“做”“精神状态”提醒正确区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联系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

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影响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客观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相互制约的

。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能动性能制约客观规律,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3)尊重客

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4)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

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考向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典例1(2021·天津高考)古往今来,中国人爱牛、敬牛、颂牛,或咏之、或绘之、或塑之。在唐朝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

“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像牛一样耕耘奋发,是中国人精气神的具体体现。这种对牛的认识A.来源于对牛的主观感受B.是客观物质性活动C.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D.是对牛形象的直观反映考向探究强化关键能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排除。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对牛的认识属于主观活动

,不属于人的实践,B错误。人们对牛的品格的认识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C正确切题。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人对牛的认识并不是对牛形象的直观反映,D错误。变式12021年4月2日,浙江大学经过反复试验研制出的仿生软体智能机器鱼,凭借其仿效深海生物的奇特构造,

在万米海底按指令完成了45分钟扑翼运动。这佐证了①人的意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而具有能动创造性②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③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①错误,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所以能反映事物的本质;②错误,人的意识能够通过指导实践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考向二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典例2(2021·广东高考)冰壶被

人们喻为“冰上国际象棋”,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作为一种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投掷性竞赛项目,它要求队员融为一体,机智应对,不仅考验参与者的体能,展现动静之韵,更考验参与者的智慧,展现取舍之道。由冰壶运动之美可折射出的哲学之思是①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

化影响整体的功能③人的自主选择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基础④实践水平的提高取决于认识水平的提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冰壶运动要求队员融为一体,不仅考验参与者的体能,更考验参与者的智慧,展现取舍之道,表明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部分影响整体,

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实践水平的提高,④错误。故本题选A。变式22021年7月5日,全球首颗晨昏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E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风云三号E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提升我国在气象

预报预测,应对气候变化、环境生态监测、空间天气预警等应用层面的能力,完善我国现有气象业务观测体系,同时,将在社会经济、海洋动力、大气探测等研究领域有所应用。这表明①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造福人类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③卫星发射成功基于对规律的创造

性认识和改造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卫星发射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②错误,人的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不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③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故选B。易错矫正规避认知误区提醒易错点一

误认为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训练1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100年来,因初心不改而朝气蓬勃,因矢志不渝而一往无前,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一条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道路,创造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由此可见①

实践能将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促进目标的实现③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创造出新的东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②错误,意识不具有直接现

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错误,意识不具有主动创造性,人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创造出新的东西。提醒易错点二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割裂开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训练2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我

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要求各地各部门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这表明实现“双碳”目标①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②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③要发挥新发展理念对实

现“双碳”目标的决定性作用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关于自然环境的新认识规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③错误,要发挥新发展理念对实现“双碳”目标的指导作用;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形成关于自然环境的新认识规律”说法错误,④排除。返回核心考点二1.图示法理

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点精讲夯实必备知识提醒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这是两种不同性质和地位的作用,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受前者的制约;两种作用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颠倒,否则会导致形而上学或唯心主义错误。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两个依据: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②尊重客观规律

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2)四个要求: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③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3)两个结合:①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②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

起来。(4)两个反对:①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②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提醒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法要求: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变化

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拓展提升一般说来,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两个原理,一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二是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可结合下图来把握:全面把握辩证唯物论原理时政术语当代中

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考向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典例(2021·全国甲卷)习近平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

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把握规律、做好工作的前提②只有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才能推动实践发展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④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人有意识地建构的A.①

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向探究强化关键能力√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社会历史中的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变式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通过这次人口普

查,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方面情况,将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开展人口普查必须①根据人的主观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到行动的依据③坚持真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④把握矛盾普遍性,寻求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A.②③B.②④C.①③D.③④√①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能根据人的主观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④错误,承认矛盾普遍性,把握矛盾特殊性,寻求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易

错矫正规避认知误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易错点一误认为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提醒训练1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

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这表明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③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④正确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A.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①错误,正确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③错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而不是正确的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而不是客观符合主观。易错点二误认为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提醒训练2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涌现大量的热词、新词,这些凝练个性的词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代表了一定社会阶层的民意和情绪,清晰记录下这个时代的发展脉络和感知这个时代的公众情绪。这反映了①物质和意识的不可分离性②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社

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加工改造的结果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可以离开人的意识独立存在,①说法错误;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说法

错误。返回主观题热考点非选择题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考查热点缘由: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强调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强调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更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因此,把握主观能动性的知识非常重

要。设问方式体现类结合材料,说明××是怎样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意义类结合材料,运用主观能动性的知识,说明××精神对××的作用辨析类结合材料,运用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对××观点进行评价措施类结合材料,说明××是如

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2019·全国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

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①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典例剖析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

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

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

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

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10分)【解题流程】获取信息调用知识审设问知识限定: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设问指向:说明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题目类型:原因类审材料信息点①:传统村落承载

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信息点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认识世界角度看,增强文化自觉,有利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从改造世界角度看,增强文化自觉,有利于避免破坏性开发,把保护、传

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写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文化自觉,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自觉地加以保护和传承;克服错误观念,避免破坏性开发,把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

。答题术语如何运用主观能动性、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1.如何运用主观能动性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

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2.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载人航天赓续发展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

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

人飞行任务,进一步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克服太空失重的状态,驻舱生活并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

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热点加练结合材料并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载人航天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答案(1)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2)神舟十二号实现了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3)载人航天发射成功,航天员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返回

一、选择题1.“科幻小说是科技时代的文学,很多人对它的预见性津津乐道,而这并不是它唯一的功能。科幻小说描述了很多种未来,很大的作用就是让我们避免一些坏的可能性,选择一些好的未来。”这表明①科幻作品可以指导人们

创造不存在的世界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未来③科幻作品的虚构应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④成功的科幻文学作品应坚持虚构远离真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345678910课时精练√①错误,科幻作品属于意识,正确的意识可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但不能指导人们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④错误,成

功的科幻文学作品的创作应当坚持虚构与真实的统一,而不是只要虚构不要真实。12345678910课时精练2.2021年9月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召开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通报发布会。通报称,3号坑发现的带有

神树纹的玉琮前所未见,在玉琮上清晰地刻着一棵通天神树,确切地证明,几千年前三星堆的先民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能和千里之外的文明沟通,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互相交融的发展过程。考古工作者能根据现时的考古发掘找到当时的历史踪迹,这说明①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揭示事物

内部本质与规律,逐步解开社会历史之谜②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三星堆遗址可以反映古蜀人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③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有助于三星堆考古工作还原历史真相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能根据现时的考古发掘找到当时的历史踪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

④12345678910课时精练√③错误,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12345678910课时精练3.2021年8月19日,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在拉萨隆重举行,汪洋出席庆祝大会并强调,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巩固发

展西藏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确保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体现了①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密不可分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③意识可以引导客观事物的发展④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345678910课时精练√

①错误,物质不依赖意识;③错误,意识可以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不能引导客观事物的发展。12345678910课时精练4.毛泽东说:“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

的联贯起来的思索。”这说明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对战场各种因素的科学判断是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③事物自身固有的规律性是军事行动的依据④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2345678910课时精练√12345678910课时精练②错误,

客观存在的实际是军事行动的出发点;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认识世界,不是改造世界。5.2021年对中国航天来说,又是一个发射高峰年。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披露的宇航任务计划:空间站开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多颗风云卫星将上天、年发射次数有望突破40次„„中国航天的发展A.表明

规律作用的发挥受到人类认识水平的制约B.意味着正确认识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C.表明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事情就能取得成功D.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结果12345678910课时精练√A错误,人类认识水平要受到规律的制约;B错误,“正确认识规律

”属于认识,不能成为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C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12345678910课时精练6.2021年7月29日,自然资源部在北京组织召开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在轨交付仪式,卫星正式交付自然资源部投入业务化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海

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化运行能力基本形成。双星将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上交通运输、南北极调查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数据服务。这表明①人类可以通过创造条件实现对规律的利用②人类可以创造规

律服务于自身的实践活动③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让科技造福于民④人类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建立新的人为事物的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345678910课时精练√②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④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

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主观需要建立联系。12345678910课时精练7.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

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这说明①治理水患利用水资源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②掌握和尊重客观规律才能避免行动的盲目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运用条件超越客观规律④根据规

律的特点正确运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2345678910课时精练√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本意在于强调想问题、办事情要尊重和利用规律,没有强调办事情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③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条件也不可以超越客观规律。12

345678910课时精练8.2021年7月21日,在西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实地察看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雅鲁藏布江水系是难得的一块绿地、绿肺,它的生态还很脆弱。要以保护为主,保护住这一块“净土”,一起把这件事情做

好。这说明①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②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③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④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随意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345678910课时精练√①错误,认识规律有利于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②错误,认识自然规律

是利用自然规律的前提。12345678910课时精练9.漫画《深入基层》主要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A.急于求成,不重视量的积累B.无所作为,忽视发挥主观能动性C.虚于形式,不坚持从实际出发D.盲目实践

,违背客观规律12345678910课时精练√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

精神之源。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的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乡村振兴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不是简单喊口号就能实现

的,12345678910课时精练需要一个关键的“魂”,建党精神就是这个“魂”。弘扬建党精神,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途径。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怎么攻坚克难、处理好这些问题难题,用好建党精神尤为重要。在推动乡村

振兴的过程中,所有共产党员要大力弘扬建党精神,率先示范,做好表率,不负组织的期望,不负人民的期待,让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材料,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知识,分析建党精神在乡村振兴中所起的作用。12345678910课时精练答案(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弘扬建党精神,激励共产党员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针对新情况、新问题

,提出攻坚克难、解决问题的措施,朝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

标。建党精神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弘扬建党精神有利于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2345678910课时精练返回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