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04细胞的代谢

DOC
  • 阅读 6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07.500 KB
  • 2022-12-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MTyang资料小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04细胞的代谢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04细胞的代谢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2.0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2.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清单:04细胞的代谢.doc,共(5)页,207.500 KB,由MTyang资料小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29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4细胞的代谢一、酶1.产生部位:活细胞产生(活细胞都能产生酶,特例?)可作用于细胞内(光合作用酶、呼吸酶)或细胞外、体外(唾液淀粉酶、消化酶)在适宜条件下也可发挥作用。※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够产生酶的细胞不

一定能产生激素,酶和激素都是有机物。2.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量是RNA(原料分别是氨基酸、核糖核苷酸)3.功能:催化作用(1与4),只改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改变反应平衡(图2),反应前后其本身数量

和化学性质不变。4.特征:a、高效性(3与4)b、专一性(图3)c、作用条件较温和(图4)5.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6.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图5)二、ATP1.ATP的组成和结构(1)ATP的组成:1分子核糖、1分

子腺嘌呤、3分子磷酸,简式:A—P~P~P2、细胞中ATP的来源(ATP还可以来自磷酸肌酸的转化)(1)植物:光合作用(叶绿体)和细胞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动物、微生物:细胞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3、细胞中ATP的去路(1)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类囊体薄膜)产生ATP,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2)呼吸作用产生的ATP,用于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4、ATP与ADP的互相转化不是可逆反应(1)催化剂不同(2)反应场所不同(3)能量的来源和去向不同三、细胞呼吸1、概

念: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2、有氧呼吸过程(反应物主要是葡萄糖,脂肪,氨基酸也可以作为反应物)第一阶段: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6H2O6C

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6O2+24[H]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总反应式:3、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C2H5OH+2CO2(植物、酵母菌)2C3H6O3(乳酸)(动物,马铃薯块茎,玉米胚,甜菜块根

,乳酸菌)总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4、酵母菌(兼性厌氧型)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糖类作为反应物)(1)CO2>O,O2=O只进行无氧呼吸(2)CO2>O2>O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进行(3)CO2=O2只进

行有氧呼吸(4)CO2=酒精只进行无氧呼吸(5)CO2>酒精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存在A—腺苷,P—磷酸基团~—高能磷酸键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含量相对稳定(合成和分解都快)实质: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5、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内部因素(遗传物质确定):旱生<水生阴生<阳生(2)环境因素①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②氧气浓度(氧分压)A点只进行无氧呼吸,D点只进行有氧呼吸AD段(除A点)有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减弱B点是E点CO2释放量的2倍,E点表示有氧呼吸CO2释放量=无氧呼吸释放量B点CO2释放

量最少,有机消耗量最少6、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目的是抑制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其原理:先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3、花瓶经常松土,促进根部

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元素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细胞酒精中毒5、慢跑:防止剧烈运动产生乳酸四、光合作用1.过程光反应水的光解:H2O2[H]+1/2O2(类囊体薄膜)ATP的合成:ADP+Pi+

能量ATP暗反应CO2的固定CO2+C52C3(叶绿体基质)C3的还原:2C3+[H]C5+(CH2O)★总反应式:CO2+H2O光能(CH2O)+O2叶绿体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内因:色素(光反

应)、酶(暗反应)、叶龄、叶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2)外因: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矿质元素、水净光合:O2释放量、CO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增加量)总光合作用:O2产生量(生成量)、CO2固定量(消耗量)、有机物产生量(制造量、生成量)净

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①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A: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只进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补偿点AB段(除B外)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BC段(除B点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C:光饱和点,此时影响作用的主要因素是CO2浓

度②二氧化碳浓度(与光照强度曲线类似)③温度(酶的活性,影响暗反应贮藏水果:低氧,低温(4℃)、适宜的湿度贮藏种子:低氧,低温、干燥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总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糖(消耗CO2)的量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CO2吸收量(糖的积累)呼吸速率:O2消耗量、CO2产生量(生成量)、有机物消耗量★光照下C

O2的释放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黑暗下CO2的释放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呼吸作用(最适温度30℃)④矿质元素(N、P、K、Mg)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矿质元素越多,光合速率越快。超过一定浓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反而因渗透

失水而使光合速率下降。⑤水水是原料、缺水(干旱、正午)会导致气孔关闭,限制二氧化碳进入叶片★温度高→蒸腾作用增强→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3)多因子对光合速率的影响P点之前: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为横坐

标所标示的因子Q点: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不是横坐标标子的因子,而是三条曲线标示的其他因子五、从不同角度分析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途径和措施①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提高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正其行,通其风,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矿质元素)(农家肥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②延长光照时间补充光照【①晴天:采用无色透明薄膜②阴雨天:点红光或蓝紫光灯】③增大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④提高净光合作用速率白天适当升温,晚上适当降温(昼夜温差)★夜温过低会导致植物夜间新陈代谢过弱,不利于物质合成,细胞分裂等生理活动

的进行,会导致相对生长过低。六、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二氧化碳补偿点、二氧化碳饱和点的变化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相关曲线的分析a点:凌晨3时~4时,温度降低,呼吸酶酶活性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b点: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消耗CO2;bc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空气中CO2仍在增加;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空气中CO2含量不变;c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空气中CO2含量下降;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

闭,出现“午休”现象;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ef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fg段: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八、有关有机物情况的分析(1)积累有机物时间段:ce段(净光合>0);(2)制造有机物时间段:bf段(有光照时);(3)消耗有机物时间

段:og段(有呼吸作用时);(4)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点(第二个补偿点);(5)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SP-SM-SN。九、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的变化曲线图(1)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

机物总量增加;(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或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呼吸作用释放的CO2)(2)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3)如果N点等于M点

,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4)CO2含量最高点为c点,CO2含量最低点为e点。十、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下,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曲线图(1)如图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原因

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或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呼吸作用消耗的O2);(2)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3)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4)O2含量最高点为e点,O2含量最低点为c点。十一、用线粒体

和叶绿体表示两者关系图5图6表示O2的是②④⑥;图中表示CO2的是①③⑤。图6中:ob段:只有呼吸作用应有③④;bc段: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应有①②③④;c点: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应有①②;ce段:呼吸作用小于光合作用应有①②⑤⑥;e点: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应有①②;ef段:呼

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应有①②③④;fg段:只有呼吸作用应有③④。十二、植物叶片细胞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变化曲线AB段:夜晚无光,光反应不能进行,叶绿体中不产生ATP和[H],三碳化合物不能被还原,含量较高。BC段:随着光照逐渐增强,叶绿体中

产生ATP和[H]逐渐增加,三碳化合物不断被还原,含量逐渐降低。CD段:由于发生“午休”现象,部分气孔关闭,CO2进入减少,三碳化合物合成减少,含量最低。DE段:关闭的气孔逐渐张开,CO2进入增加,三碳化合物合成增加,含量增加。EF段:随着光照逐渐减弱,叶绿体中产生ATP和[H

]逐渐减少,三碳化合物被还消耗的越来越少,含量逐渐增加。FG段:夜晚无光,光反应不能进行,叶绿体中不产生ATP和[H],三碳化合物不能被还原,含量较高。十三、植物叶片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变化曲线图AB段:夜晚无

光,光反应不能进行,叶绿体中不产生ATP和[H],三碳化合物不能被还原成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含量较低。BC间段:随着光照逐渐增强,叶绿体中产生ATP和[H]逐渐增加,三碳化合物不断被还原成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CD段:由于发生“午休”现象,部分气

孔关闭,CO2进入减少,五碳化合物固定合成三碳化合物减少,含量最高。DE段:关闭的气孔逐渐张开,CO2进入增加,五碳化合物固定生成三碳化合物合成增加,五碳化合物含量减少。EF段:随着光照逐渐减弱,叶绿体中产生ATP和[H]逐渐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成五碳化合物越来越少,五碳化合物含量逐渐减少。

FG段:夜晚无光,叶绿体中不产生ATP或[H],三碳化合物不能被还原成五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含量较低。十四、细胞内C3、C5、[H]、ATP、ADP、(CH2O)的变化(瞬时的)。CO2的固定过程中合成

C3的量保持不变,C3的还原过程中消耗C3的量增多,因此剩下的C3减少.C3与C5变化总是相反;ATP与ADP变化也总是相反的

MTyang资料小铺
MTyang资料小铺
原创资料,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经过精心整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资料。
  • 文档 28312
  • 被下载 11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